拼多多

2018-08-07  本文已影响0人  刘大宝_d341

创立只有3年的拼多多以3亿用户和新一代电商的名义在纳斯达克上市。这是“中国消费+新电商模式+美国资本市场”共同演绎的结果,但也备受争议,像一场“声誉的滑铁卢”或者“王者荣耀”的游戏,无数人在上面拼,为平台创造流水,也有许多人转发声讨,甚至将其视为“假货”“骗子”的代名词。因为股价下跌,拼多多上市不久就在美国遭遇集体诉讼。在中国公司IPO的历史上,评价如此极化的情况从未出现过。

拼多多模式的三个特点

关于拼多多模式,有人说是仿品集市,有人说是假冒集散地,有人说是低价爆款,有人说是超高性价比,有人说是社交拼团。有人说满足了“五环外”需求,有人说是四到六线城市消费者的狂欢,有人说是经济增速下行的必然。有人说抓住了“微信人口减去淘系人口”的空白并充分利用了微信社交链,有人说用拼单聚合订单、反向整合供应商规模化定制、降成本后带来低价,有人说是拼多多创始人黄峥学了师傅段永平的电视广告之道,他还是个技术天才一路有贵人相伴,等等。

最近我也尝试使用拼多多购物,发现它有几个特点:

一、与其说拼多多针对的是特定消费人群,不如说针对的是每个人都可能参与的消费场景。

二、拼多多的撒手锏不只是低价,还有拼低价过程中的冲动与快感。

三、与其说拼多多是在和阿里、京东的竞争中找到了缝隙市场,不如说是用新玩法创造了新市场。

因为以上三个原因,造成了拼多多的流量是电商中效率最高、成本最低的流量。拼多多产生一个活跃买家所需的销售和营销费用,在2017年只有阿里的1/8和京东的1/9。随着用户基数扩大以及社交娱乐红利的边际效应递减,拼多多的获客成本在快速上升,但相比起来仍有很大优势。这是拼多多过去三年狂飙突进、在看似被巨头封死的地方能杀出来的关键。对阿里和京东来说,可怕的不是拼多多拥有它们之外的缝隙市场,而是苦心经营多年的主流用户可能被拼多多吸走。现在只是初级阶段,是品牌不那么敏感的产品,但未来呢?如果拼多多不断进化,会不会有一天真正成为电商王者呢?

同样,拼多多目前还只是初级阶段,有很多让人诟病的地方,东西质量差就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毕竟追求走量的效果,还要价格最便宜,在众口难调的当下确实需要很长的路要走,至于未来能发展成什么样子,谁都说不好,但它同时具备社交的功能又为日后发展拓宽思路。决定的因素很多,还有待我们慢慢发现。

至于拼多多现在被冠以山寨的头衔,仍能获得如此众多的用户,原因如何,请听下回分解。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