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周 新媒体的采纳与扩散

2020-04-17  本文已影响0人  身为小白有自知之明

1.社会学习理论:Albert Bandura(班杜拉):人类行为是在某种社会环境下通过对他人观察和互动的学习结果。

将社会学习过程分为四个阶段:注意、记忆、再现和结果。(过程受主体的性格、身体特征和行为影响)

交互决定论认知、环境、行为三者交互影响。

社会榜样:个体往往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及其后果而进行重复或避免。(间接体验)

社会榜样学习分为三种学习来源:活榜样(真实的个体)、口头指引(他人对某种行为的描述)、符号(各种媒体符号,电影,电视。广播,网络等)

自我效能感:个人对于完成某项任务或实现某项目标的自我能力的一种信念(正相关)

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因素:直接体验、间接体验(自己看)、社会劝说(别人)、生理因素(自我效能感高则认为紧张等生理反应与自己的能力无关,反之类推)。

创新扩散理论:Everett Rogers(罗杰斯):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一个关于通过媒介劝服人们接受新观念、新事物、新产品的理论,侧重大众传播对社会和文化的影响。

认知特征(人们是否采纳这种技术会受到人们对这种技术的认知影响):认知优越性、兼容性、复杂性、可试验性、可观察性(技术创新的结果能够被人们看见的程度,引起人们的讨论)。

创新采纳的过程:罗杰斯认为有这些阶段:获知、说服、决定、实施、确认。

来自不同传播渠道的信息会影响人们对技术创新的采纳。

创新采纳的受众:是一项技术在一个社会中能否扩散的关键因素。

类型:创新者、早期采纳者、早期大众、晚期大众、滞后者。

理性行为理论(1975):态度如何有意识地影响个人行为 

主观规范:他人的意见,社会主流观点,社会舆论,社会气候,群体的压力。

感知行为控制:会受到自我信念的影响。同自我效能感。

计划行为理论:理性行为理论加上“感知行为控制”这个维度。

技术接受模型(TAM):1989,Fred Davis创立。以理性行为理论为基础,最初是研究用户对信息系统的接受。该模型揭示了个体所处的环境是如何影响个人的认知和信念,而信念又如何影响个人对该技术的行为态度和接受行为。

认为人们的态度基本上受到两种因素的影响:

感知有用性:认为某一项新技术可能带给我们哪些用处。

感知易用性:这项技术是否容易(与创新扩散理论的复杂性相对应)

权衡需求理论:2002,香港城市大学祝建华与何舟提出。认为每个个体都会权衡新旧媒体给他们带来的满足感,再做出决定。

感知流行与班杜拉的社会环境概念密不可分,同时与理性行为理论中有一个主观规范概念也相似。

感知流行:我们会感受到新技术在社会中的流行程度如何,在家庭成员中采纳程度如何,在主要的社会群体成员当中的采纳情况如何,以及同事、一般人的采纳情况如何,以此形成一种我们对这种技术的采纳行为的参考。

感知特征:与罗杰斯创新扩散理论中的感知特征基本一致,唯一区别在形象,罗杰斯用的是可试验性,原因在于形象更符合中国国情。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