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21 人生模式
这本书介绍了十几种有关人生模式的认知科学工具,认为人的行动不是靠意志力,而是靠动机。换句话说,最新的认知科学重新解释了人的行为模式。
这些新的解释可以切实地帮助我们提高行动力。这本书有两种最有代表性的方法,来告诉你怎么把这些认知科学工具借鉴到你的生活中。这两种方法都跟行为模式有关。
首先,第一种方法,这也是提高行动力的根本原则——找到自己的内在动机;
第二部分,有一个具体好用的工具,名字叫WOOP。
第一种,找内在动机。这是提高你人生行动力最根本的原则性方法。
动机就是我们行动的原因。从来源看,人的动机有两种:
一种是外在的,一种是内在的。一般我们会觉得,不管是外在的还是内在的,只要能够让我们行动起来,就是好的动机。
但是,问题其实没那么简单。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外在动机有时候反而会阻碍我们行动。你只有找到自己的内在动机,才能真正提高人生行动力。
20世纪70年代的时候,美国心理学家德西第一次用实验证明了这个观点,彻底改变了人们对动机的认识。在心理学领域,这个观点叫“自我决定论”。
这里我带你简单回顾一下德西的这个实验。在实验中,德西安排AB两组实验对象玩一个游戏,一共要玩三天。每天,德西都对实验对象说,你需要玩三次,玩到第二次的时候,他会离开实验室10分钟。他离开之后,玩家可以选择继续玩,也可以选择干别的。德西会在第二天的时候,给A组里继续玩游戏的玩家1美元的奖励。这就是两组实验对象唯一的区别。
那实验的结果呢?第一天,AB组差异不大;第二天,A组玩得更久;第三天,发生了大逆转,拿到奖励的A组玩了更少的时间,没有拿到奖励的B组反而玩了更长时间。
实验的结果告诉我们,德西给A组玩家的奖励,反而伤害了他们玩游戏的动机。根据实验和后续的研究,德西得出了一个结论:我们都希望做事情是因为自己想做,而不是不得不做,这是人的天性。外在规则,哪怕是奖励,也一样会伤害人的这种天性,所以好的动机应该完全由自我决定的动机。
你可能觉得,这个道理也太简单了,不就是Follow your heart吗?但是现实中,我们其实很难确定自己做事情是不是真的遵从内心。比如说,我好好学习、认真工作,到底是发自内心想这么做,还是因为这样做能给我带来“奖励”,比如挣更多的钱,或者得到社会的认可?我们很难把外在奖励和内在动机完全区分开。换句话说,你以为做一件事是自己独立决定的,实际上却是外在因素引导的结果。
想要Follow your heart,前提是要找到内在动机。所以,认识了内在动机到底有多重要之后,你还需要另外一个关键能力——分辨内在动机和会影响内在动机的干扰项,也就是“外在规则”。
按作者的说法,需要你分辨的,大概就四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人只是为了外在奖励行动,说得直白一点就是追求名利。但是,一旦没有名利的诱惑,他做事的动力就消失了。
第二种情况,有的人甚至会觉得外在规则和他内心的想法是矛盾的。最典型的矛盾就是,究竟该为钱工作,还是为兴趣工作呢?这种矛盾会带来痛苦。
第三种情况,人误以为自己的行为是发自内心,其实还是受外在规则的影响。但是跟第二种人相比,第三种人一般不会感到矛盾。比如,中国古代有个传统,鼓励忠臣给皇帝提意见,叫作直谏。所以古代就有大臣故意给皇帝挑毛病,皇帝气得要杀他,他还很高兴,因为这更体现他就是个忠臣,甚至能千古留名。这个官员很可能认为直谏是遵循他的内心,但他行为的理由实际上是“直谏才是忠臣”,这是一种评价,也是一种外在的奖励。一旦这种外在的奖励没有了,也就是说他就算做了直谏的行为,别人也不觉得他是个忠臣,他很可能就不会再这么做了。
最后我们来看一下第四种情况。这种情况最有迷惑性。这种人的行为,表面看起来完全是为了自己,但是其实不是,他们只是欺骗了自己。因为当他们实现目标的时候,感觉到的往往不是满足,而是幻灭。
我来举个例子。美国作家杰克·伦敦有一部小说叫《马丁·伊登》,故事的主角马丁就是第四种人。马丁是个青年水手,他偶然认识了一位上流社会的女孩罗丝。他来到罗丝的家里,就像刘姥姥进大观园一样,被屋里的陈设、书籍、艺术品震惊了。他突然领悟了知识和美的力量,被那种审美的、智识的生活深深吸引了。他开始发奋自学,学习文化知识,学习上流社会的生活方式。他想要成为跟罗丝一样的人。
为了给罗丝讲述他的冒险经历,他开始写作,把写作当成表达自我、实现自我的方式。他甚至为了写作拒绝了罗丝的帮助,没有到罗丝爸爸的律师事务所做律师。看起来,马丁的努力上进,马丁的坚持写作,完全是因为他自己内心的渴望。但是,马丁最后实现了他的理想,他成了当红作家,他却彻底幻灭,最后跳海自杀了。
马丁为什么会幻灭呢?
因为他发现他接纳的规则是虚假的,他觉得这一切毫无意义。他成名以后,出版社争都抢着要发表他以前被无数次退稿的作品;过去那些瞧不起他的人都来跟他结交;跟他分手的罗丝也回来找他了。小说是这么描写马丁的内心活动的:他还是那个马丁,这些作品还是那个马丁的作品。但是人们却因为名气,对他的态度完全不同。这让他受到了巨大的冲击。
你看,马丁把“成为和罗丝一样的人”当成了他人生的追求,他认为这个追求是自己想要的,是完全发自内心的,所以真正让马丁幻灭的正是这种自我欺骗。到最后,他已经区分不出来,他到底是为自己而活,还是为规则而活。
好,听完了这4种情况,相信你已经明白所谓的“外在规则”会成为一种什么样的干扰项了,通过排除这四种情况,你就能逐渐定位到自己真正的内在动机。接下来的问题就是,怎么在这种复杂情况下,确认你的内在动机呢?
答案是,找需求。
Follow your heart,说得直白一点,就是听从你内心真实的需求。
当代的心理学家已经建立了很多不同的模型来描述人的心理需求,其中最有名的大概就是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了。他把人的心理需求分成5种:生理、安全、社交、尊重和自我实现。
不过,按照马斯洛的这个理论,我们其实还是很难确认内在动机。比如说,我想当作家,但是我的能力还不能支持我靠写作生存,还解决不了温饱,那想要写作到底算不算我的内在动机呢?
这是因为在马斯洛的模式有一个问题,在他的模式里,满足不同的需求就像是爬梯子,得一层一层来。说得直白一点就是,得先解决温饱,才能谈自尊和自我实现。但是当代的心理学家已经证明,马斯洛的模型是错的,人的各种心理需求没有次序,它们同时存在,而且相互影响。
2005到2010年,心理学家埃德·迪纳调查了123个国家的10万多人。他们发现,贫民窟的一部分人虽然不满意贫困的现状,但是他们可以非常快乐,因为在家庭和朋友方面,他们很满足;同时,就算在非常危险的环境下,人们也可以感到快乐。总之,就算没有满足底层需求,人也会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也能感到快乐,感到满足,感到幸福。所以,今天的心理学家修正了马斯洛的理论,他们认为人的心理需求有三种:自主、胜任和归属,这三种需求之间是平等的。
所以,想要定位你自己的内在动机,或者说得鸡汤一点,想要听从你内心真实的需求,其实意味着你必须要有超越马斯洛理论的认识,你得知道满足心理需求可不是像爬梯子一样,先满足生存、解决温饱,然后才能够到自尊和自我实现。这些需求可以同时实现。
说到这,我来总结一下第一部分的内容:真正的内在动机应该不受外在规则干扰,满足人的基本心理需求。这样的内在动机,就会给你的行动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第二部分,确认了内在动机,一旦落实到具体行动,还是可能因为各种原因做不到啊。有一个提高行动力的具体好用的工具。这个工具叫作“WOOP”,包括两个认知工具:执行意图和心理比对。
先来说执行意图。
在讲执行意图之前,我想请你先思考一个问题:你会不会觉得自己定的计划总是很难实现呢?
我们定计划,经常是在新年的时候,你可能会这样写你的计划:今年我要考过CPA(注册会计师考试),或者今年我要减肥10斤。
这样的计划很难实现,其实不怪你,是我们大脑的工作方式决定的。要想理解这个问题,你需要先了解一点认知科学知识。
当代认知科学认为,人有三重心智。
第一重叫自主心智。这个心智的学习方式有两种:进化和内隐学习,比如一般人看到蛇肯定会害怕,这就是进化写在我们基因中的;再比如你学会了游泳,基本上就不会忘记,这就是内隐学习。
第二重叫算法心智,也就是传统所说的智力。
第三重叫反省心智,它是用来监控其他两种心智工作的,《思考快与慢》这本书管这层心智叫理商。
我们在生活里制定计划用的一般都是算法心智,但是算法心智能处理的信息量是有上限的,因为我们的认知能力有一个瓶颈,叫“工作记忆”。你可以把算法心智想象成一台计算机,工作记忆就是它的内存。它决定了我们阅读速度、注意力等等所有认知能力的上限。工作记忆的容量非常小,但是你每天要做的事情能那么多,狭小的工作记忆很难同时处理那么多事。所以,当你写下“我要减肥10斤”这个计划之后,大脑会觉得既然这件事不需要马上执行,就不用占用你宝贵的工作记忆:而且计划这个行为已经结束了,大脑就会把计划扔到深层记忆,相当于是放到“硬盘”里存起来。
这是大脑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可这样一来,你未来想提取这个任务就非常困难。
所以,我们就会借助GTD或者任务清单之类的记忆辅助工具。很多提高行动力的课程和书籍都会推荐类似的方法。但是这种辅助工具有一个弊端,它也是一种计划,所以大脑也会像对待其他计划一样,把它也丢到深层记忆里,你也一样会忘。
这就是为什么像“我要减肥10斤”这样的计划很难实现。
不过别担心,认知心理学家已经想出了办法。有一个认知心理学家,叫彼得·格尔维茨。他提出了执行意图这个方法,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格尔维茨觉得,大脑把计划扔到深层记忆,是因为它自动进行了脑补,把计划当成了过去的事件。既然如此,为什么不反过来利用大脑会脑补的这个机制,让大脑按照你想要的方式脑补,把计划看成未来的事件呢?
你想想,假如你在追一部连续剧,它每周二晚上更新,到了周二的时候,你自然就会想起来要看剧,不需要有人提醒你。下周二晚上更新的剧集就是一个未来要发生的事件。这样的事件,大脑到了特定的时间、地点,就会自动提取出来。
所以,你要制定的计划应该像追剧,不是要看完整部电视剧,而是在下周二晚上的时候看最新更新的那一集。也就是说,你要给计划设定具体的时间、地点,把计划会变成一道指令,让大脑能够在未来那个时间、地点提取这道指令。
还是拿“我要减肥10斤”这个计划举例,你可以把它变成“如果周一清晨上班,我就去晨跑”。这个指令写的是未来,所以它就不会挤占狭小的工作记忆,大脑会自动采取一种多线程的方式来处理这个信息。当周一清晨来临的时候,你的潜意识会启动,提取出这个指令,你就能想起来:该去跑步了。就和你在周二想起来,我要看电视剧了,是一个道理。
这个方法真的有效吗?真的有效。它已经经过大量的实验验证。格尔维茨自己就做过一个实验。他在暑假的时候找到了一批中学生,给他们发了10套模拟考题,要求他们假期内完成。然后,他让其中一组同学使用执行意图的方法,在定计划的时候规定了具体的时间、地点,比如每天吃完早饭,在家里做模拟考题。另一半的同学没有。结果呢?没有使用执行意图的同学平均完成100题,使用执行意图的同学完成250题。差距还是很明显的。
你可能会说,就算我想起来要去跑步,很多时候也会因为太累了,或者被别的东西吸引了,没有跑成。这时候,执行意图的方法也没用啊。
确实,执行意图只能解决想起来的问题,想起来之后,还要让自己有动力执行,你就要用到第二个认知工具——心理比对。心理比对的意思就是说,一方面你要有计划,同时你要提前考虑到可能遇到的各种阻碍,让你先在心里先做个演习,这样就可以提高克服障碍的能力。
具体来说,你要先把各种可能出现的障碍列出来,然后在各种可能的障碍里,找出最关键的障碍。在找的过程中,你就要不断地追问自己,我到底为什么不能执行我的计划呢?这就相当于在预演这些困难。这样预演会帮你做好克服困难的心理准备。这就像看恐怖片,第二遍看的时候也就没那么可怕了。
还是拿晨跑举例子。我的目标是今年要减肥10斤,然后我用执行意图的方法定了一个计划——如果早上要上班,我就起来晨跑。接下来,我就要问自己,如果我要晨跑,我可能遇到的最大障碍是什么?可能是起不来,也有可能是起来之后有其他更重要的事情要做。我需要在心里预演一下这些情况,看看哪种情况更有可能发生。经过心理比对,我发现对我来说,没有晨跑最大的可能是起不来,所以我的计划就可以这样写:如果周一早上要上班,就算很困,我也要早起半小时,穿上跑鞋出去跑步。
这就是用到两种认知工具之后,制定出来的一个计划。也就是执行意图加上心理比对,它就是我们一开始讲到的,提高行动力的WOOP法。
WOOP是四个字母的组合:
W是Wish,愿望,比如想要减肥10斤;
第一个O是Outcome,结果,就是你想要达到的最终效果,如果计划是减肥,那结果可能就是“瘦”或者“健康”;
第二个O是Obstacle,障碍,就是你要预先评估的各种障碍,在我刚才说的晨跑的例子里,起不来就是我的障碍;
最后的P是Plan,计划,在你经过仔细思考、和心理比对之后,就可以按照一个固定的句式写下你最终的计划,这个句式就是:如果怎样,就算如何,我也要做什么。
当然,提高行动力并没有一个万能的方法。WOOP也只是基于我们目前对人类大脑的认识提出的一个可行的方法。但认知心理学家已经向我们证明,在做作业、减肥这些具体的事情上,它确实能够提高计划成功的概率,希望它也能对你有所帮助。
内在动机和WOOP的方法,这两个工具分别来自动机心理学和行为心理学的新成果。
这两个领域都属于认知科学。认知科学,就是20世纪以来人类在“认识你自己”这个根本问题上做出的新探索。它不仅是会引领我们思考深刻的哲学问题,也能够帮我们提高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