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别再拿“孩子很聪明,就是不用功”来安慰自己了
“孩子很聪明,就是不用功”,这句话很熟悉吧?
有时候是老师说给家长,有时候是家长说给别人。
不管谁说,潜台词都是——孩子成绩不理想。
老师说,是安慰家长,也是鼓励家长督促孩子用功。
家长说,除了掩饰孩子成绩不好外,言外之意是,只要孩子用功,成绩就会好。
先说聪明,也就是智商。
大家都知道,除了前后5%,90%孩子的智商都差不多。
但是老话说得好,孩子是自己的好。
大部分家长都认为自己孩子很聪明。
其实,大部分孩子只是聪明或者不笨而已,还没达到智商超高那5%。
大部分成绩不好的孩子,都是还没聪明到那5%的程度。
再说用功。
用功就会学习好,也是个不靠谱的论断。
用功这个概念本来就模糊。
怎么叫用功,恐怕很少有人能说的清楚。
学习时间长就叫用功吗?
恐怕未必。
不说假装用功,假装学习,其实神驰万里的。
就说真的学习的,投入和产出也不一定成正比,努力在学,学的头昏脑胀,学不进去了,还在硬学,能有好效果吗?
这么说,不是说孩子不该用功。
而是说,不要把问题都集中在不用功上。
要找对真正存在的问题。
我认为,学习成绩好坏主要取决于能力和习惯。
专注能力、记忆能力、理解能力、阅读能力、举一反三能力等等,哪方面出了问题都会影响成绩?
你知道你的孩子,哪方面有问题吗?
有意识的给孩子做过能力方面的训练吗?
如果,没有就别光埋怨孩子不用功了。
即使,能力没问题,习惯有没有问题?
能不能及时预习和复习?
能不能认真听课?
能不能不会马上就问?
是不是就喜欢学自己会的,不会的、不喜欢学的就不学?
你有没有想过改变孩子不好的习惯?
有没有办法改变孩子不好的习惯?
作为一个家长,如果你就是要求孩子用功,而不是对症下药的帮孩子解决问题,那么孩子成绩不好的主要原因就在于你。
盲目的努力,不一定会有好的结果。
牛顿再努力也跑不过刘翔,特朗普再努力物理也干不过爱因斯坦。
能力的训练是长期的,习惯却可以短期内见到效果。
要改变孩子的学习习惯,没什么窍门。就是死看死守。
1、言传身教,以身作则。
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
你天天喝酒打牌玩手机,怎么要求孩子用功学习?
2、严格要求,及时兑现奖惩。
要求具体,达到了马上奖励,达不到立即惩罚。
游戏为什么吸引人?好玩是一方面,最重要的是及时兑现奖惩,打好了有成就感,打败了还想再打。
3、循环往复,不断提高。
孩子习惯的改变肯定有后退期,遇到的时候,要重复以前的要求。
最后,请记住:
盲目的努力,不一定会有好的结果。
牛顿再努力也跑不过刘翔,特朗普再努力物理也干不过爱因斯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