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伪心理学”说不,一部科学扫盲史书。

2017-07-15  本文已影响0人  王悟冥


犯错是为了最求更好


科学家们发现,可证伪性原则的一个最具解放意义和最有用的启示是:在科学上,犯错并不是罪过。

科学的本质就是“在公众面前犯错”,当数据与理论不符时,通过对理论进行不断的修正,科学家们最终构建起能更好地反映世界本质的理论。

其实,对比我们个人。

我们每个人在犯错之后,都会有以下几个应对方法。

层次从低到高分为

1,把这个错误的罪魁祸首归咎于其他人或者归咎于外部环境。

2,没完没了地寻找一些合理说法来为自己先前的错误辩解。

3,意识到这个错误是自己的责任,但是却推脱责任。

4,承认自己犯的错,迅速采取周到的措施,把这个错误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减到最小。

而从1到4这四个层次,是我们在个人发展中都会经历到的。最后,我们都会走向4。

图片来自网络

当我们能够达到第4层次时,我们在遇到我们的信仰与观察到的事实相冲突时,我们最好是调整信仰而不是否认事实和坚持错误的想法。

物理学家罗伯特•奥本海默认为:每个人在训练自己的推理能力时都要学会这一点,当他回顾过去时会说:“这个问题我当时没想明白”。生活中的我们也需要这种脸不红心不跳地说:“我当时搞错了。”的能力。

在科学中犯错是正常的,对于科学进步来说,真正危险的是人类拥有的一种避免让其信仰暴露在可能被证明是错误的情境之中的固有倾向。

科学,也包括我们人类自己面对个人问题和社会问题时,应该趋向让自己的理论信仰接近事实,而不是让事实符合自己的预期。

如果假设通过了某些实验的检验,该理论就得到了某种程度的确证;如果假设被实验证伪(被证明是错的),这个理论就得做出某种程度的改变,或者被一个新理论所取代。

科学中犯的错误是为了逼近真理。

在科学实践的这一面,科学家侧重于已知事实的前沿,而忽视那些已经被充分证实的问题(所谓的公理:如地球是自转着的,同时围着太阳公转)。

科学进步正是通过试图在已知的前沿减少不确定性这一目标,科学家们才总是强调未知的事物而非已知事物。

科学进步一定是趋向于精确,旧理论中的事物与新理论中的事物是同一类别,但是旧理论中的事物一定是包括新理论中的事物的。

比如,原本我们人类认为地球是一个平面,球体曲率为0,一个世纪后,另一位哲学家埃拉托塞尼斯指出,地球的球体曲率是0.000126度/英里。然后我们又发现了地球并非是球状的,而是扁球体。

这个世界上,有很多理论知识都是待更新,趋向于完善的。同样,这个说话,对应我们任何人的人生都是一样的,职场小白,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年龄的推移,综合能力越来越强。

我们成长过程中的个人认知的更新。

都是如此。

一个被证伪的预测说明,原有理论要么应当被抛弃,要么需要进行改变以解释不一致的数据。正是通过这种由被证伪的预测所引发的理论修正,像心理学这样的科学才能逐步向真理逼近。

操作主义与本质主义


科学的独特优势并不在于它是一个不会犯错的过程,而在于它提供了一种消除错误的方式,它能不断消除我们认识的错误。

科学理论里的概念必须立足于可观测事件,或与可观测事件相关联,而这些可观测事件是可以被测量的。这就是操作主义者所执行的标准。

操作主义将概念变为公共性的,人人都可以观察到的,而并非是个人所观察到的。这样不仅能实行实用化(针对每个人都适用),而且可观测、调整与处理。

在科学领域里,定义一个概念靠的是一系列操作,而非单独的行为事件或任务。

所以,操作主义也可以让我拥有非常棒的知识,有些事情虽然我没经历过,但我依然可以通过用相关知识来分析具体事例的经验来做为我的个人体验来提高自己,达到一定高度还可以来传播与共享。

与操作主义者相对的,就是本质主义者。

他们认为从内在本质或者本质属性的角度对现象做出最终解释的理论,才算得上是好的科学理论。

他们喜欢问科学家

“物理学家真正地理解地心引力是什么吗?”

“我的意思是真正。”

“‘地心引力’这个术语的真正含义是什么?”

“它的内在本质是什么?”

“说到地心引力时最终所要表达的意思是什么?”

“说到底,它究竟是什么?”

“世界是如何开始的?”

“生活的意义是什么?”

但是,科学家的目的是解释现象,而非对措词进行分析。在所有的科学学科里,进步的关键在于放弃本质主义,接受操作主义。

在电影《超体》里主角露西在得到全部人类的知识后所说,

人类认为自己与众不同,所以把人类存的理论完全建立在他们的独特性上,个体是他们的度量单位,但其实不然,我们运行的所有社会体系,不过是一张草图,我们只知道一加一等于二,可是一加一根本不等于二,世界本没有数字也没有字母,我们把我们的存在塞入人类的框架体系当中,使之便于理解,我们建立了一个体系,以便忘却原本难以理解的体系。

这句话完全诠释了操作主义与本质主义的关系。

操作主义不是心理学所独有的,它是所有科学门类的特征。

正如毛泽东说过一句话,实践是检验理论的唯一标准。

心理学和其他科学门类一样,正在试图不断地完善其操作性定义,使理论概念能够更加准确地反映真实世界的原貌。

我们的亲眼所见并非为真?——个案研究


在心理学中,有一个心理学信息消费者的原则是:个案研究和见证作为评估心理学理论和治疗的证据是毫无价值的。

什么意思呢?

就是说在一个理论,在某个人身上验证成功了,这个人符合了,也不能代表这个理论是正确的。这时候,针对这个理论,只有这一个人的研究是毫无价值的。

因为个案研究和见证叙述都是所谓的“孤立事件”,缺乏必要的比较性信息,不能证明某一特定的理论或疗法更优越。

这在媒体心理学领域是一个惯用的套路,脱口秀节目和通俗心理学图书中充斥着基于作者临床经验的心理学理论。而且在我国,关于江湖郎中的骗术也属于个案研究,江湖郎中总能找到一些病人愿意为他们做见证,这些病人总是发自内心地告诉别人,他们自己的确认治疗中获益匪浅。

而只有当我们收集的证据排除了其他可能的解释时,科学才能进步。

个案研究做为一种孤立现象,也属于一种鲜活性例子。因为你听别人说的就好像是真的一样,或者你亲眼见过,所以你的行为受到了鲜活性例子的影响,这就是鲜活性效应。

当面临问题解决或决策情景的时候,人们会从记忆中提取与当前情景有关的信息。人们倾向于利用更容易获得的、能够用来解决问题或做出决策的信息。对可获得性造成强烈影响的一个因素,就是信息的鲜活性。

有很多人,看到一个大学生毕业之后去干“原本他做为大学生不应该干”的职业,所以认为上大学无用。

尤其是前几年的北大中文系的陆步轩毕业之后卖猪肉,新闻一爆出,引起了巨大影响,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大学无用与读书无用论在人们心中更加根深蒂固。

在9•11恐怖袭击事件之后,乘飞机出行的人数锐减,因为人们害怕飞行。当然,人们还要继续外出旅游,而不是待在家里。他们只是改为其他方式出游——大多数情况下是自驾游,虽然统计学告诉我们自驾游要比飞行的死亡率更高。

人们都有这样一个倾向:即使能够获得更为精确的信息,人们的判断也常常受到某个突出例子的影响。

尽管见证证据在检验理论时是无用的,但心理学研究指出,由于鲜活性效应,这类证据经常被人们过分地倚重:对于更为生动、并因此在记忆中更容易提取的证据,人们更相信这些见证证据。

对大多数人来说,见证证据就是一种格外生动和鲜活的信息,因此,人们在验证某一个心理学主张的合理性时,会过度依赖这类证据。事实上,理论主张是否合理,是不能用见证叙述和个案研究的证据来判定的。

实验方法的核心就是操纵和实验。


如果一个人拿着一根细绳在他的头顶上绕圈,绳子的另一端系着一个球。画一个圆来代表从上方俯瞰这个球的运动轨迹。然后想像在某一旋转瞬间,细绳断了。你的第一项任务是用笔画出这个球飞出去后的运行轨迹。

如果你是一名轰炸机飞行员,如果你正在高空高速飞向目标(假设没有空气阻力),那么你是在到达目标地点之前,还是目标的正上方,或者是在你经过目标之后?

如果你拿着一个与地面平行的步枪从肩膀高度向前开火(假设没有空气阻力),你现在从枪管中射出一发子弹,初速度是600m/s,那么子弹落地需要多长时间?

以上三个问题,如果要实验的话的也好实验。要么是在实验条件下直接进行控制;要么在自然情境下观察,以便比较各种可能的解释。

所以,对一项问题的答案的寻求,科学家们需要了解这些问题在实践时存在的各种情况。

科学思维的理念就是比较、控制和操控。

科学的不断发展需要尽量减少对一个问题的各种不同解释,对这些解释进而验证,排除那些不可证伪的解释,然后在进行精挑细选,选出一个能够解释最多的符合可证伪标准的解释才可以。

而在比较、控制和操控中,有一个能够排除那些可以被归因为被试本身特征的解释的程序,这个程序就是随机分配

随机分配是一种将被试分配到实验组和控制组的方法,以保证每个被试有同样的几率被分到其中一个组。

这个程序有两个优点1。一个是在任何实验中,样本的数量越大,随机分配越能平衡两组所有其他的无关变量

(变量:在实验中实验者所操纵的、对被试的反应产生影响的一些在数量或质量上可以改变的事物)。

随机分配和控制共同组成一组真实验。

直觉物理学,就是普通人对物体运动的观念。有趣的是,这些观念通常与物体运动的实际情况恰恰相反。

第一个问题,当细绳被剪断后,小球会向与细绳垂直的方向直着飞出去(即圆的切线),而不是会沿抛物线飞出去。

第二个问题,轰炸机飞行员应该在目标之前投弹,而不是在目标的正上方投弹。

第三个问题,步枪射出的子弹落地的时间与子弹垂直落到地面的时间是相同的,而并非其他。

这是为什么呢?为什么我们的直觉会认为与答案与真实的情况相差甚远呢?

原因在于,大脑这部机器构造出来是用于生存的,而不是用来理解它自己的。因为这两个目的完全不同,大脑在没有接受科学知识时看这个世界是零散的,它必须把注意力放在它所必须知道的世界的一隅,以便于能够生存下去。

我们生活在习惯之中,对一些司空见惯的东西有着错误的认识。但是知道这个又有什么用?答案是没有,这章只是告诉我们,创造一种限定条件,进行科学的操纵控制和比较的重要性。

“这已经脱离了真实生活了。”


很多人认为科学实验没有价值,因为它是人为操纵在控制之下发生的,和“真实的生活”不一样。

在科学的可证伪标准中说了,看一项理论是否为真,就要看它是否符合可证伪标准,这项理论要对应着自然界的真实事件。

但是为什么自然性并非是必要的呢?

科学家专门设置一些非自然发生的条件,是因为只有这样才可以将决定事件发生的许多相关的变量区分开来,互相不受干扰。

但是,由于公众没有意识到创造特殊条件的重要性,各类科学家都曾遭到过误解。

“可惜这不是真实的生活”

“这是在特殊条件下发生的事情,与现实生活相差甚远。”

只有研究自然条件才能获得知识,心理学的实验研究是怪异的,还不足以成为一门科学。

有趣的是,在其他科学。诸如,化学研究,生物研究,医学研究等等,也都是在严密的控制之下进行的实验。但只有心理学的实验被大众误解如此之深。

许多应用研究的目的是把研究结果直接与生活中的特殊情境联系起来。对应用研究而言,预测必须是:研究与现实生活有“一对一”,亦被称为“类比”的关系,应用研究的结果必须都能直接应用。而研究目的是预测一个特殊情境下的特定行为。

大部分理论研究追求的是对心理过程的理论验证,而不是把研究结果推广到现实中的某一特殊情境中去。这种研究通常被称为“基础研究”。

应用研究的目的是把数据直接应用于现实生活,但是基础研究则专注于理论验证。

德国物理学家威尔赫姆•伦琴(Wilhelm Roentgen),他“发现了一件奇妙的事情,当他把荧光屏放在他的仪器附近时,荧光屏就会意外地发光”,结果他发现了自然界的一个新现象,他被称之为X射线。三个月后,X射线已经被人们用来检查骨折。

药理学家霍华德•弗洛瑞(Howard Florey),他和一个同事一起研究抗菌机制。“青霉素是他们所研究的微生物之一,这种微生物是几年前才偶然发现的,但它的抗菌功能一直没有被发现。”

历史一再证明,试图控制科学发展方向只能阻碍发展进程而非促进。而急于让科学家解决实际问题,而不让其考虑“其他事情”(基础研究)的做法,被证明是最不切实际和目光短浅的。

在某一个实验得出的研究结果,不直接应用于某一特殊情境,而是应用于理论。这种理论,也许在将来的某一天,可以和其他科学规律相结合,共同解决某一特殊问题。

就好比,你卖东西一样,你必须备这些东西,总是会有人来买的,即便是过了好几天。唯一不同的是,这个理论没有保质期。

注意力有限加工理论,1985年-1973年就被验证存在。而在1997年,2001年,2005年,这个理论预测了移动电话的出现与使用确实是引发交通事故的一个原因。

心理学理论在咨询、教育、临床、心理治疗等应用领域,理论导向的基础研究结果也获得了大量实际应用。

经典的条件反射和操作性条件反射原理。

这些原理都是几乎都是从非人类被试的实验发展而来的,比如鸽子、老鼠,这些实验情境也都是高度人为化的实验室环境。

然而这些原理已经成功地用于解决人类各式各样的问题了,自闭症儿童的治疗、事实材料的教学、酗酒和肥胖症、精神病院的病号管理以及恐惧症的治疗。

比如,关于狗的研究为理解人类焦虑障碍的基本原理起到了实质性的推动作用。

许多人质疑心理学研究成果的代表性,他们过于关注研究的被试,而不关心实验设计的细节。

我们面临一个问题,有时人们叫它“大二学生问题”——因为大二学生在大量的心理学研究中被试,因此这些研究所得出的结果是否具有可推广性受到了质疑。

这个问题,心理学家们也非常关注。甚至要比被试的实验本身还要关注,然而事实证明,大二学生问题并不能算是一个问题。

原因有以下三点:

1,大二学生问题只能验证某个理论的一点,如果从其他人群中获得了相反的数据,那么这个理论就诚待更新。

2,在心理学领域里,就大二学生这个群里所研究的心理过程,都是非常基本的过程。(例如视觉系统)

3,许多研究结婚得到了重复,也能推广到不同社会经济因素、家庭背景以及早期教育经历的人群中去。

所有领域的应用型科学家尽最大努力使用最准确的信息,同时也会意识到这些信息有可能是错误的。

因此,心理学实验“不像是真实的生活”这个事实其实是一种优势而非缺点。

神奇子弹


人的行为是由多重原因决定的,但是我们总是想要去寻找那颗所谓的“神奇子弹”——即我们感兴趣的、造成行为的唯一原因。

心理学家希尔多•瓦茨(Theodore Wachs)以人们试图解释1998-1999年发生在美国的校园枪击案的方式为例子,指出,人们认为涉及的原因包括枪支容易获得、父母对孩子较低的关注、互联网、影视暴力、同伴影响和精神疾病。

瓦茨认为,“很少有人觉得校园枪击案激增是上述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任何解决方案都不应只针对某一个潜在的原因。”

人们常常忘记行为是由多种原因决定的,他们似乎要去寻找那颗所谓的“神奇子弹”——即人们感兴趣的、造成行为的惟一原因。

打破“神奇子弹”的生活!

它提醒我们不要过于依赖单一的原因解释。因为这个世界盘根错节,影响行为的因素也多样而复杂。

虽然说某个变量(原因)只是影响特定行为的众多因素之一,并且只能解释这一行为的一小部分,但并不是说这个变量就是无足轻重的。

首先,这一关系可能具有深远的意义。

其次,这一关系可能具有应用价值,尤其是当这个影响变量是可以进行人为控制的时候。

如果问题行为至关重要,那么懂得如何去控制其中一个哪怕非常小的原因也具有非凡的价值。

任何能够将机动车死亡率降低1%的因素都至关重要哦哦——每年都能挽救450条生命。将凶杀案发率降低1%,则每年能挽救超过170条生命。

总之,一个结果是由多重原因决定的这一事实,并没有降低任何一个与结果存在因果相关的变量的重要性——即使这一变量仅能让结果产生很小的变化。

造成一个结果的多个原因之间的相互关联影响并共同作用,导致了结果的发生。

在一项6~9岁儿童的亲社会行为的研究,检验了与儿童助人行为倾向(如,捐款给有需要的儿童)相关的心理因素。他们发现一些变量——如同情心、情感推理和关于金钱的知识等——单独作用时,它们和亲社会行为之间的关系很低。但是,当这些变量联合作用时,能够很好地预测亲社会行为。例如,具有较强的同情心、较强的情感推理并对金钱有所认识的儿童,捐款的数目是在这些变量上表现较低的儿童的4倍。

我们无数次听到,人们对一些容易引发情绪的话题——如犯罪的原因、财富的分配、对妇女和未成年人的歧视、贫困的原因、死刑的作用以及纳税标准的争论等,都在以让人觉得这些问题是简单的、单维的,而且导致结果的原因只有一个。

我们有时承认原因多样性,但是,我们在行动上却更多与单一原因的信念相一致。

爱荷华州一名63岁农场主的例子,这位农场主,经历了农业衰退并负债累累,失去了自己的农场。在感到还债无望时,他开枪打死了他借钱的那家银行的经理,随后枪杀了自己的妻子,之后自杀。

邻居和传统媒体的看法都认为,这个农场主是因为负债累累才会“崩溃”的。他被描绘成一位“勤劳的企业主,他顽强地与大自然、银行及芝加哥产品商人搏斗。他诚实而节俭,具备大多数美国人的优点——个体经营、自食其力,而且敬畏上帝。”

这看起来非常可笑,不论我们怎样认为这个农场主有难言之隐,都无法摆脱他杀人了这个事实。

我们利用单一解释来巩固已有的偏见。

不要陷入误区,认为某一特定行为只是由某一特殊原因造成的,因为“神奇子弹”会让你陷入单一思维的思考方式。

人类认知的要害


问:男人比女人高,对吗?

答:“对。”

问:“所有男人都比所有女人高,对吗?”

答:“错。”

把第一句问话正确地理解为“男人有比女人高的趋势”的意思,因为每一个人都知道,不是所有的男人都比所有的女人高。

这句话反映了一个概率趋势,不是一个在任何情境中都适用的事实。

我们所说的概率趋势是指有较大的可能性,但并非在所有情况下都必然如此。

但是,大部分公众都能意识到,医学的许多结论采用的都是概率趋势而非绝对确定性的表述。吸烟会导致肺癌并诱发其他健康问题。

吸烟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患肺癌的概率,但并非绝对。医学能够以很大的把握告诉我们,吸烟群体中的人比之相似的非吸烟群体中的人更容易死于肺癌,但不能告诉我们是哪一些人会死,这种关系就是概率。

但是,我们经常看到下面这样的场景。

一个不吸烟的人引用吸烟导致肺癌的统计数据,试图说服一个瘾君子戒烟,所得到的结果仅仅是对方的反唇相讥:“嘿,走远点儿!你看那个XXX,他从16岁开始,每天都要吸三包烟!他现在已经81岁了,看上去还很结实!”

人们对此可能做出的推断显而易见:就是这一个鲜活性的例子已经推翻了吸烟和肺癌之间的关系。

由于有些人知道一个“某某人”与某个成熟的统计学趋势相左,这个趋势就会被人怀疑。

当我们面对和过去持有的观念相矛盾、同时又是强有力的证据时,无所不在的“某某人”总是会立刻挑出来否定这些统计数据。

实际上人们知道的不少,他们只不过顺手把“某某人”当成一种工具,把与他们观念相悖的事实给否决掉而已。

然而,“某某人”这一错误的争论模式之所以被应用得如此频繁,主要在于人们不知道如何处理概率信息。

决策心理学的最新研究发现,概率推理可能正是人类认知的最致命的要害。

另外,还有一个赌徒谬误。

想像一下你在掷一枚普通的硬币(正反概率各占50%),已经连续出现了5次正面。对于第6次,我们会更倾向于出现反面的概率要比正面要大。

这就是赌徒谬误——倾向于将过去事件和未来事件之间联系起来,而实际上两者是独立的,这一个结果并不会影响下一个结果。

就好比买彩票,其中中奖的几率都是一定,我们却给每期的彩票开奖后出现的号码排列组合,以求能够在下一次彩票开奖前,压中号码。

大多数机遇游戏都具备这种性质。例如,幸运轮盘的数字与之前的数字无关。

老虎机时,赢钱的机会是10%。某人头三次都赢了,那他下一次赢钱的机会还是10%,一点也不会变。

当然这一谬误也不仅仅只限于赌博游戏,它还存在于任何概率起着重要作用的地方。

我们都知道,怀孕生男生女的概率都是50%,但是有很多夫妻,他们都拥有在生了两个女孩之后,认为这回一定是个男孩的信念。但是生了两个女孩之后并不会增加第三孩子是男孩的概率。

赌徒概率也能运用个人精进之路。

比如说,我每天都不能做到早睡早起,同样,在我想起昨天乃至前天都没有做饭早睡早起时,今天我根本就不想再早睡早起了。但是,我之前没有早睡早起的事实,与我这一次想要早睡早起的信念无关。哪怕我之前熬夜多严重,也与现在我要早睡早起无关。

总之,心理学研究所得出的是和大多数学科一样的概率式的结论——大多数情况下会发生,但并非任何情况下都会发生。

只要明白这一点,我们就能知道在生活中,当我们在之前有过好几次不成功的体验并不会影响我们这一次的成功。

偶然性在心理学中扮演的角色


我们寻求身边事物的关系、解释及其背后的意义。

这是人类智力的典型特征,而且能够解释人类的信息加工和知识获得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令人惊叹的诸多能力。

而其中,偶然性和随机性的规律支配着生物进化和基因重组的机制,自然界发生的很多事情,都是系统性以及可解释的因素与偶然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当一件事取决于偶然性时,并不一定表示它是不确定的,只是说目前是无法确定的。

文中介绍了一个骗局。

你在某一天收到了一个短信,预测了今年世界杯哪一国的球队会赢。

虽然你不在意这个电话号码,但正好你是一个世界杯迷,所以在几天后,你看世界杯的时候,正好想起了这条短信,这一国的球队真的赢了。

你不相信,但是你有意识地记下了这条短信。

到下一次世界杯,又来一条短信,说这次世界杯哪一国球队会赢。

你在看世界杯时,就意识到要验证短信说的是否是真的了。然后,这一国的球队真的赢了。

你开始赢了,正好这时来了一条短信,不管是世界杯还是彩票,我们都能压中,只要你来。

正好你又是个资深彩民。

然后,你给短信的号码打了电话,电话那头一个甜美的声音让你忽悠地交了钱。

这种骗局其实就是骗子同时把两条短信的分别随机发给了成千上万的受害者。一条就是你接受的,另一条则是与你接受的短信不同的就是预测另一国的球队会赢。

而你正好同时是世界杯球迷,又是资深彩民而已。

每次都有将近50%的几率,能够俘获一半的人来主动打电话咨询。

这就是偶然性在现实生活中的例子。

人们有解释偶然性事件的倾向,这一现象在心理学的研究中称为错觉相关。因为人们倾向于看到我们所期望的联系。

我们运用自己原有的知识和期望以获得对世界万物的理解。在大多数的一般情境中,这种对于知识背景和记忆的运用让我们能够正确地阐释一些主张。

试图去解释偶然事件的倾向可能源于我们深切地渴望相信自己可以控制这些事情。这就是心理学家埃伦•兰格研究的控制错觉。

这个现象在生活中的买彩票事件中也有应用。

自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新泽西州发明了一种新的彩票售卖方式——就是我们现在普遍流行的让购买者可以自行刮奖或自行挑选号码。而这类参与性抽奖正是利用了当时心理学家埃伦•兰格的控制错觉现象

人们错误地相信我们的参与行为能够决定随机事件。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