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育儿

再微小的事情上采用第三法,都是在培养孩子的创造力

2017-03-20  本文已影响195人  追风筝的爱弥儿

P.E.T复盘4楼


       有一天放学回家,看到孩子在书房里面捣鼓了半天,还没开始做作业,原来他一直在对着书包左翻右翻。

        我就问:“你在找什么吗?”

        儿子说:“找语文作业本,找不到了。”

        这种事情经常发生,儿子继承了我对常用物体位置记忆模糊甚至遗忘的特点。当然,确实现在儿子书包里的各种书和作业本很多。

        于是,有时候,在书房的前半个小时,他就在找书和作业本。以前,也会经常催他,或者手把手告诉他怎么收书包便于找书,不过效果甚微。这次,当我又想催他或帮他时,我戈登了一下,我想试一下第三法。

       我问他:“你觉得找不到东西时有什么感受?”

       儿子说:“着急啊,很麻烦!” 

       我说:“我也觉得。今天我们一起想个什么方法,让你收拾书包和在书包里找东西又快又方便,好不好?”

       儿子说:“好啊。”

       我和儿子把书包倒空,一起看了下。

       我:“这个书包里面有几层?”

       儿子:“有两三层,最外面还有个袋子”

        我:“我现在也没有太好的点子,那你觉得怎么安排会方便点呢?”

        儿子想了想,说:“我把主课的书放外里面,副科的书放外面。”

        我:“那作业本呢?”

        儿子:“当然和主课的书放一起啊。”

        过了一会,儿子又说:“不行,作业本大小不一,和主课的书放在一起经常混不清,交作业收作业的时候很麻烦。”

        然后又说:“副科的书不怎么拿出来,还是把副科的书放里面。”

        我问:“但是你里面只有两层,作业本放在哪里呢?”

        儿子说:“那就放在外面的袋子呗。”

        他拿最大的作业本去比划了一下,发现外面的袋子小了。

        然后,他又说:“那就换个三层的书包。”

        儿子就去拿了个其他书包过来看,里面都是一层或两层,所以不行。

        过了一会,儿子说:“我想到了,拿大点的文件袋把所有作业本装在一起就好了。”

        我说:“这个主意不错,不过家里没有适合的文件袋。”

        儿子说:“那我们现在去文具店买吧。”

        说实话,当时第一反应是不想为了买个文件袋专门出去跑远一趟,真想说第二天帮你买一个回来。不过,第三法坚持到这了,就继续坚持到底吧。让他自己去文具店挑一个。

        于是,骑着车带着他,专门跑到文具店,就为了买个文件袋,正好门口放着一些“猴子”牌的文件袋在促销,还挺漂亮的,儿子一眼就看中一个,于是就买回来了。

        然后,他就用新文件袋,按照他自己的方法,又花了10分钟仔细分类整理完毕,然后得意的看着整理的结果。

        再接下来一周,他很主动地使用他整理书包的方法。并且很兴奋地告诉我,现在他放学前收拾书包已经是班上最快的了,充满了自豪之情。

        其实,儿子收拾书包的方法,以前我们可能也教过类似的。不过别人教的方法,不如自己想的方法,执行力那么强,因为他会体会到一种创造的成就感。


关于P.E.T.第三法与创造力培养

        我们经常说,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很重要。但当学校教育沉溺于拥有标准答案的知识性教育时,对于面向开放问题解决的创造力的培养,就只有靠家庭教育了。

         创造力其实很重要,它可以让一个人克服对未知的恐惧。对于过分习惯有标准答案的知识型学习的人来说,如果有一天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碰到了很多开放的问题,比如研究生要做研究,生活中要处理一个棘手的问题,工作中要去指定一个业务拓展计划等等,都是没有标准答案的,需要运用创造力。

        但培养的有效途径是什么?让很多家长苦恼,似乎总觉得需要一些高深的大脑开发理论、做中学理论、STEM课程教育、研究性学习等等,才能培养创造力。当然,这些理论和课程都很好,但毕竟很难由家长经常实施。

        以前有段时间,我也会选一些孩子感兴趣的课题,和他一起去做研究报告。记得最成功的一次,是和孩子一起研究“为什么猎豹不是豹?”这个问题起于孩子有一次看英文动画片时,里面将猎豹和普通的豹当成不同种类的动物,而且英文单词也不一样,孩子自己有动力想搞清楚。当时,我就和他一起做了一次可能称得上研究的任务。先用头脑风暴天马行空罗列了一堆可能的原因。然后制定并实施了研究计划,包括:去南京图书馆查了一堆猫科动物分类的中英文书;去有猎豹的动物园近距离观察猎豹和豹的形态斑纹差异,为此还专门跑到广州长隆和上海野生动物园,记录自己观察;在网上专门找了一个英文纪录片《非洲猫科动物》仔细看了几遍,写下一些相关要点;写邮件给动物学家咨询(不过没有回复,可能被当成垃圾邮件了)。最后,将所有素材进行整理分类和凝练,他亲自用英文写了一个章节报告(不过需要我的协助)。

         做完的收获当然很大,不过就是感觉这样的创造力培养和研究性思维训练,选题和实施都不是那么容易。因此,P.E.T.的第三法其实给我们创造了一种创造力培养的常态化方式。不是只有科学的、有一定难度的和有些高深的问题才可以培养创造力,生活中到处充满未知的问题,都可以用来培养孩子创造力,只是以前我们总是忽略,总是直接告诉孩子答案,而不让他们有机会在创造力方面去自我成长。

         因此,再微小的事情上采用P.E.T.第三法,都是在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只要你有心,就不会无力。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