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自己-8
早上阅读樊登解读的《高效休息法》,我有所收获。
反刍思维:已经发生过的事不断地想。你忘不了过去的事,你费心伤神。
所有幸福和喜悦的感觉,几乎都是来自于专注,专注的时候带来心流时间。
心理学的小技巧,如果你想养成一个好的习惯,最好的方法不是立一个flag(旗子),说我要养成一个习惯,而是给自己一个扳机,那个扳机就是如果发生什么事,我就做什么。我想恢复到产前体重,我一看到自己的手机照片就知道要少吃多运动按时睡觉。
睡觉的时候,是大脑进行清洗的时候,深度睡眠会分泌脊髓液。脊髓液起到了清洗大脑杂质的作用,睡眠很重要。
就寝和起床的时间要固定,为什么呢?因为大脑容易记住生物钟的节奏,大脑喜欢有节奏的事。
不要在床上看电脑或者手机,在床上看手机。因为大脑会误认为,床不是睡觉的地方,你在床上工作,大脑就会觉得床不是睡觉的地方。一旦睡醒就立即下床,同样的道理,你要让大脑记住床是睡觉的地方。然后拥有一个自己为了入睡而特有的生活习惯、仪式感,比如说穿上睡袍,这是你的仪式感;或者去亲一下孩子,这是你的仪式感;或者刷完牙,给自己找一个立即上床的仪式感。
对抗疲惫的方法:
第一个方法拥有一个随时切换开关模式的仪式。比如说,听完某首歌后开启工作模式,洗完澡后开启休息模式等等,这是我们说养成习惯的一个方法。
第二招,学会接触大自然。因为通过接触这种超越人类格局的非人工产物,把自己从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解放出来。为什么大家觉得钢筋水泥的丛林那么痛苦呢?就是因为这些东西都是人工造的。所以如果我们能够接触一些超越人类格局的非人工产物,能够让我们放松。
第三个就是你要接触美的事物,去看看美好的事物。美的感觉可以直接作用于大脑的奖励系统和外侧前额叶皮质。
第四个,培养自己埋头做一件事情的能力。下围棋可以埋头做,玩魔方可以埋头做,我们甚至写字也可以埋头做。但是长大了以后,做什么都是五分钟,十分钟,然后再看看手机,再干点别的。所以要培养自己埋头做事情的能力。
第五招——回老家看看。一般来说,成长的环境会让人平静,平静是焦虑的对立面。小时候那么宽的路,现在看起来一辆车都过不去。人都变老了,那个地方的节奏一下子就变慢了,这种感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