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录】好电影就是把一种文化套路玩到极致
对话录是将每个人的人生经验凝练为对生活的赤诚,通过表达,与另一些人的思想交相辉映,尽管有争锋,有不理解,但都不约而同地展现了对人生的不断探索,以及各自人生中顿悟时刻来临下的体悟与把握。
——【对话录】之我见
Dialogue proceedings
对话录
听到好的声音,耳朵会怀孕;
听到深刻的思想,认知会提升,视野会拓宽,格局会变大;
好的声音加上智慧的思想,不光是耳朵,连大脑都会怀孕,从而繁衍出更多人间智慧!
由《流浪地球》电影引发思想共鸣,探讨不同文化国度下影视的思想见解!
未知者:
《流浪地球》火了,据说《疯狂外星人》也是根据刘慈欣《乡村教师》改编的,很多人说找不到原著的影子。从看《三体》的时候我就觉得大刘一定会火!
沧淹:
他的作品没怎么研究过,只知道他是老乡,在山西娘子关电厂任计算机工程师。他应该属于理工科出生那种,对这种天地万物感兴趣,而且有研究,可以说他是超政治的。
现在有些人是老想玩儿政治,但他不玩儿,也不玩儿文化,就像诗词歌赋这些东西,他玩的是未来。或者说玩儿的是未知、自然宇宙这些内容,更着重于强调普世价值。
未知者:
说的很对,确实很喜欢大刘的小说,文字真实不矫情,能让我怀着一颗敬畏的心去阅读。读他的作品,你会感觉处于三维空间中,而自我可以在不同时空穿梭。
沧淹:
对啊,比较真实,理工科人的思维是直的,而学文科的人都是拐弯的,他总会粉饰一些东西,夸张的成分多一些,所以他们的文章中会大篇幅出现暗含和隐喻。而理工科不会,会直得来,更切中事物本质。
用孔子的话来说,就是文胜质则史,质胜文则野,他的内容就是质胜,路子比较野,但是这个野也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比较直,能够直击人心。而文胜的东西,粉饰太多,历史感更强,是一种拨开云雾见天日的感觉。
未知者:
历史盲,没怎么深入研究过。
沧淹:
你文学内容看得多,不太研究这些内容,就像你没看过《水浒传》,但大部分人和故事情节你还是知道的,施耐庵笔下的江湖和金庸笔下的江湖不太一样。
金庸的文太多了,历史东西太多了,家国大义,像乔峰、郭靖,精英色彩非常浓重,金庸某种意义上就是学院派,而施耐庵笔下的江湖就不一样了,就拿宋江来说,也最多就是一个押司,相当于县里面的小干部,而其他人都是手工业者,杀猪的,摔跤的,但是他们也有英雄情怀。
未知者:
确实是,很多电视、电影都切中了一部分人的需求,不可能每个人都喜欢,有表扬的就会有批评的,只要不是故意找茬就行了。
沧淹:
就像这几年比较火的影视,《人民的名义》玩儿的就是政治,切合当下反腐这个主题;《百鸟朝凤》玩儿的是传统,就是传统失落带来的凄凉感、悲伤感;《平凡世界》玩儿的是人性,人性当中那种美,那种纠结,那种挣扎。还有像《白鹿原》这些文学作品成功的背后,都可以分析它的核心要素。
陕西这些作家就像陈忠实,陕西关中一带,八百里秦川,他们的作品比较浑厚,像写史诗一样,《白鹿原》就是从清朝晚清一直写到了文革,时间跨度比较大,和当地的地理环境有关系,也和官学,和当地人文环境有关系。同样喜欢写史诗的俄罗斯人,作品都是大部头,一写就好几十万字的那种。
未知者:
那国外那些大片呢?
沧淹:
好莱坞那些大片,全是这种套路,玩儿的就是普世价值。他们的主题就是人类、生物与非生物、生命和非生命、人类与机器这种东西。他们不玩元明清,也不会和李白有什么关系,基本上不会玩儿历史。因为他们历史本来就短,作品也多和历史环境、人文环境有很大关系。
所以说,在分析两个国家这个影视创作走向的时候,也没必要说中国人就谈《甄嬛传》,因为这和中国的历史有很大关系,中国历史太丰富了,而美国没有什么历史,他就只能创造了。而咱们不用创造,因为历史太多了,从中拿取一点,就够我们发挥了。
王小波早就评价过好莱坞大片,他们也不是完美的电影标准,他们也会落下窠臼,当反复拍一个系列,就像《速度与激情》一直从1拍到了8,拍多了老是一种套路,也就缺少一种新鲜感,所以说任何优势发展到一定程度也会成为劣势,会成为包袱。
未知者:
观点很新颖,整理出来也可以作为不同文化制度下的影视思想见解。看来真的是好电影离不开好套路,好套路也可以得人心!
记录每一次心动
用笔写下每一种情愫
你我都值得更好
欢迎分享转发
2019更多原创精彩文章:
■
2017年一个字的年终状态,2018用万字来书写!
■
不努力拼搏,背井离乡干啥,来做卧底吗?
■
2018一整年读完76本书,我从中获得了什么
■
送给迷茫的追梦少年——致小弟
■
练车可以熄火,人生只能加油!
■
不计划好这一年,如何计划好这一生!
■
观影笔记 || 你看见的,就是你心中的答案
■
箱庭游戏——你前半生遇到的人决定了你的一生
■
回家的路:每一次离开都是为了更好地回归!
▼更多精彩推荐,请关注我们▼把时间交给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