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一个跑渣的自我成长
学生时代,体育的八百米测试是我最头痛的项目。之后的二十来年的时间里,我从不曾想过跑步,并根深蒂固地认为跑步是一项傻乎乎的运动。直到2014年某个飘雨的黄昏,独自在操场散步遇到了“冰点”,才逐渐改变这一看法。
“冰点”其时约四十来岁,身材苗条健美。她一个人在四百米跑道上刷圈圈,我看得有些头昏眼花了,才和她打招呼。她热情地告诉我她是马拉松运动的爱好者,已经在厦门马拉松,桂林马拉松、武汉马拉松等比赛中取得过骄人的成绩。
马拉松,是一个抽象名词。42.195公里,更只是一串模糊的数字。我问:“在这个操场上得跑多少圈?”冰点淡定地说:“四百米的跑道,得106圈。”
当时的我,跑两圈已经上气不接下气了。106圈!这简直是天文数字。我问她:“你上班,怎么会有那么多时间去外地参赛呢?”“只要你想去,没有去不了的地方。”她的话,充满着哲理。后来,我才知道,她为了量的训练,经常跑一个多小时去公司上班,甚至在单位午休的时候,她去附近公园里跑几公里。至于比赛,她则充分利用周末的两天飞。她真是用行动印证了她的说的话。
我气喘吁吁跟着跑了几圈,她气定神闲地边跑边分享跑者故事。原来:走出去,真的只在一念之间。
从14年开始,我陆续跑步。记得第一次跑三公里,用时半个多小时。后来慢慢提高到26分钟……24分钟,再到20分钟左右。很长一段时间,我摆脱不了自己定下来的三公里的魔咒。只要完成了3公里,我的意志就没有了,接下来再前行一圈半圈,都觉得是折磨,双腿灌铅似的沉重。即算在二公里半的时候,体力明明还挺好。可见,意志真是一个不可小觑的因素。当然,腿部力量没有跟上来,心肺功能还没有得到有效锻炼,也是最基本的原因。
2016年十月,在朋友的鼓励下,我报名参加了“南岳如飞”的越野赛。作为一个彻头彻尾的小白,对攀升的高度,难度,没有任何概念。赛前最多只练习跑了两、三次五公里,便直接上了38公里的赛道。因为实际的运动能力没有达到,自然是虐得不要不要的。记得最后五公里穿越无人的杉树林,虐得直抹眼泪。一个广州的选手追上来鼓励我说:“我是五十公里选手,摔了很多跤影响了我的拿奖的成绩,但一定要尽力呢。很快就会到了。”就这样,我咬牙坚持,最后获得了第二十名的成绩。
我的参赛屈指可数。后来参加天门山41公里越野赛,女子组第十一名完赛;崀山五十五公里野赛,因天热在三十公里处弃赛。赛道上见的风景,比我们平时在普通的游道上看到的更美。不同在哪里呢?赛道的风景,充满着野趣,可以与自然的山、水有亲密的接触。那么长时间的身心投入,你会很自然地融入其中。另外,十多个小时的独自穿越,是让自己心性成长的好机会。
因为贪恋赛道美景,因此尽管跑步成绩很渣,还是在努力坚持着运动。
南方春季和冬季雨水多,室外跑步在这两季里不得不中止很长一段时间。室内跑步机,我是不大喜欢的。因此,我坚持每周两次羽毛球训练。从刚开始上场打15分钟,就将手打得起了血泡,跑得大汗淋淋而要求下场的我,到现在能打两个来小时不觉得累。大概是跑步让体能得到了提高。自然,两者是相得益彰的。
今天,天气甚凉爽舒适。我独自在操场跑步,听着喜马拉雅里的诗歌讲座,迈动着轻快的步子。夜色里,鸟儿归巢,栀子花散发出迷人的香味。不知不觉中,十公里完成了,不再像扛一头牛那么累了。这样的配速,仍然是十足的跑渣,可终究还是进步了一点点,这大概是四年多坚持的结果吧。
我圈里的大神、小神不少。挑战八百里流沙的卡卡,在沙漠上经历了五天五夜的无人区奔跑,他点滴的记录让人感动;北大山鹰社分享的登珠穆朗玛的经历,写满了征服者的执着与智慧;圈里大家都叫“凌神”的跑友,听说刚开始跑五公里直说脚踝等各处不舒服,练习了一段时间后,一举摘取了国内好几个越野赛的桂冠;还有很多的跑者,坚持周跑、欢乐跑……她们无一例外,是一群热爱生活,意志力超强的乐观者。
对于我而言,大神小神都是我无法企及的。码字、看书之余,跑步是最好的调剂。我醉心于安静地跑一程,或思考或放空。跑渣的目标就是希望能坚持跑,并尽量不受伤便好。
世界那么大,我想用自己的脚步去量一量。
跑渣的配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