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宝常在,传承不息
通常来说,传统的文化层面对于人民是概念化的,这似乎离我们很远。《中国文房四宝之墨言》却不走寻常路,让一部承载文化传承的纪录片说“墨“的故事,由浅入深,雅俗交演,让古老玄妙的文化传统,具体生活化,拉近我这位观众与“墨”的距离。
泱泱大国,五千年的文明传承,记载了一部可歌可泣的中华史诗,在惊叹历代先民高超智慧与呕心沥血的奋斗的同时,我不由得,开始思考一个沉重的问题:中华文明传承的介质何在?
节目开始了。
“诗词书画在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这自然离不开其承载物……而墨能言世间万物。”正如节目标题所写,“墨言”,这是我一开始就注意到的地方,古语有云:流水无声,寻去疑无。而墨性水寒,如何能言?
我的思考逐渐从嬗变的角度,抽丝剥茧,凭靠着大脑里模糊的“墨”印象,微薄的历史知识,开始设想一个“美丽的新世界”。
深入节目,我了解到,古代上等好墨,“落纸如漆,万载存真”,好的书画作品,浓淡变化丰富,空灵剔透,清静雅致,好的书画家,对墨的要求,达到“光清不浮,湛湛然如小儿一睛”,传统书画中所表达都是书画家内心深处对人生、命运、世态、天地万物的认识。对于书画家而言,学习书法,笔法与墨法互为依存,相得益彰,缺一不可,书画作品中即使是淡笔,也是用浓墨写的,差别是在蘸墨的多寡,而不是墨的浓淡。正如节目所说“墨法浓淡之间,承载着中国人民的哲学思想和情感表达。”这大概是墨之所言。
随着节目的推进,我认识到一个人,胡开文,他是徽州制墨业的创始人,在他的带领下徽墨呈一支独秀之势,后代均延用此老字号,因制墨手艺出众闻名书法画界,可谓传奇。
同时,徽墨独领风骚的秘密以及徽墨的历史和艰苦制墨作业环境,也在《中国文房四宝之墨言》故事中娓娓道出,徽墨制作配方和工艺非常考究,选用名贵的中草药和八九道工序下千锤百炼,其传承人在高温下作业,八斤沉重的大锤,千百下的敲打墨锭,十年如一日,只为一锭好墨,让我明白什么是工匠精神。
墨锭的选用我也学习到很多,第一,质地坚细,第二,色泽黑亮,以黑得泛紫光为最上乘,纯黑次之,青光又次之,第三,胶质适中,墨的地方种类有很多,内涵更丰富,徽墨完全满足上述条件,难怪,世间墨锭如此之多,惟徽墨称宝。
然而,当徽墨传承人谈到徽墨未来的时候,我明白,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圆珠笔、钢笔、墨水,等一系列化工产品涌入文化生活,制作繁琐和原料考究的非遗徽墨,逐渐淡化人民的视野中,传统文化的结晶,将逐渐不为人知,无价的瑰宝需要延续下去,优秀的文化应该代代相传。
作为祖国的一分子,我们有责任和义务肩负起自己的历史使命,传承文房四宝,弘扬传统文化,让我们的瑰宝代代相传,让墨宝伴随着华夏文明,越走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