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投稿(暂停使用,暂停投稿)读书

人是要有点精神的

2017-09-20  本文已影响0人  陈良的存稿
人是要有点精神的

我读了一个故事,故事的名为《寂静的小石湾》。

故事发生在明末清初,清军铁骑下江南,势如破竹,打到江阴,遇到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抵抗。接连损失三位亲王,大将十八名,死伤数万人,江阴城守了近三个月,最终城破,所有人被入侵者屠杀殆尽。

要知道,离这不远的那场著名的扬州保卫战,实际上只守了一天。

我最开始读到这个故事是在易中天《帝国的惆怅》,那一章他名为“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读夏坚勇先生的《湮没的辉煌》有感”。

他文中提到了一个叫阎应元的典吏(类似于现在的派出所所长),“六万义民面对二十四万清军,孤城困守八十一天,使清军连折三王十八将,死七万五千人。城破之日,义民无一降者,幸存者仅老幼五十三口。”阎应元作为义军领袖在城破后被俘,为了让他下跪,被清军刺穿了胫骨,“血涌沸而仆”。

南京距江阴仅一百公里,我从没去过,但此时却生出了想去的冲动。虽然我知道阎应元的坟茔已经随风飘逝,那场惊心动魄的战斗留下的痕迹已经是了无可寻。

在大历史背景下,小人物的命运常常是身不由己的。我们已经从很多文学作品和影视剧中看到了这一点,对小人物而言,活着是最大的目的也是奢望。“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是对明王朝的永乐帝迁都北京和崇祯帝吊死煤山做的概括描写。然而国家真正遭遇危难时,捐躯赴死以身殉国的人,往往不是这些高高在上的肉食者,而是生而寂静死也无名的草民。

因此夏先生愤慨写道:“太平盛世,天下是达官贵人的天下,可到了国将不国的时候,天下便成了老百姓的了”。这是对“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句话的最好注解。

像洪承畴这样的大官,身受崇祯皇帝的重恩。在闻到他被俘就义的假消息后,崇祯甚至亲自为他披麻戴孝,举国同哀。但他还是膝盖一弯降了清。这样的人在朝代更迭时出现的还不少,反而是那些身处底层的老百姓和那批处江湖之远的读书人奋起反抗,从容赴死,至死不渝。

这是何等的令人震撼!

夏先生对此解释:“之所以权贵们纷纷倒戈,而刘宗周,黄宗羲,顾炎武这些文弱书生却奋起反抗,就因为后者是文化人,他们所捍卫和祭奠的,不仅仅是一个张三或李四的王朝,而是一种根深蒂固的文化,而江南又一向是文化人成堆的地方,当此旧王朝覆灭之际,江南文化人自然成了送葬队伍中最为痛心疾首的一群。”

而易先生则认为,这恰巧是这些民间人士认死理的表现。正因为认死理,庄稼汉“宁肯脑袋不要,膝盖也绝不能弯”,黄道周之流才会临死前咬破食指写下“纲常千古,节义千秋”。如果是认活理(如“识时务者为俊杰”)就没什么了不起了。他把这种认死理的态度比作一种精神,正是这种精神让一个民族坚持的东西可以一直传承下去。

他们说的都有道理,但我想起了另一件事。我之前同我的好朋友彦名聊天,聊到了我们的高中老师。当谈到哪个老师对自己的影响最大时,他告诉我是我们的语文张老师。彦名对我解释,他从他身上看到了一个人信仰的力量。

我们的高中在当地算一个不错的学校,语文课不会被压缩,按照教学计划还会给我们讲一点课外的阅读材料,比如不太考的论语。张老师在讲论语的时候眉飞色舞,他是真正的喜欢这个东西。但是班上大多数同学在他的课上常常睡大觉或者刷理综。我朋友认认真真的听完了他每一次课,并且认为当时所有的人都不理解他,因为论语不考,实用性不大。但是因为他喜欢,我们又存在了太多对论语的误解,所以他想把自己的理解全部表达出来。即便他知道他讲的没有人在听,他还要讲。

彦名当时认定只有自己一个人听了进去,但听进去的其实不止他一个人。我至今还记得书上第六章,篇名为“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那篇讲到孔子一行人出城遇见一个守门人,守门人问子路:“你们是谁?”子路告诉他自己是孔子的学生。守门人回答:“就是那个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孔子吗?”当我第一次读到夏先生《寂静的小石湾》时,我就想起了这个故事,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下次有机会回学校时我一定不会告诉张老师,时隔多年还有两个学生在一次喝酒中谈起他,谈起他讲过的论语。

“的确,人是要有点精神的。”易中天在快结尾时写道。我很赞同这句话。这世上总有一些人在喊你去做你不愿做的事,小到下跪磕头,大到易服留辫,但总有一些人会站出来,用螳臂挡车的姿态去对抗整个世界的潮流。当有人拥抱这个庸俗的时代,也会有人对逝去的美好无法忘怀,他们像孔子,像王安石,像北岛也像海子,人类不亡,这种精神不灭。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