唠家常

2025-01-04  本文已影响0人  住在黄河几字头

周末来父亲这儿,听父亲唠一唠家常,感觉时间过得很慢,挺放松心情的。

大姐做的饭好吃,每次做的饭大家都吃得很多,很香。烩酸菜,炒猪肝,羊杂碎,荞面个团儿,土豆炖羊肉……都是农村饭,都是小时候爱吃的饭。大家围方桌而坐,有的坐在床沿上,有的坐在板凳上,孩子够不着,就坐在椅子扶手上,边吃边聊,你一句我一句,吃的热气腾腾,聊得心里暖融融的。聊农村的过去和现在,聊老人,说孩子……吃一顿饭,感觉时间慢悠悠的,不着急,不慌张,不催促,不吼喊,平平静静,慢慢悠悠。

吃完饭,抹桌子,洗碗。大姐洗碗,我擦,一个一个粗瓷大碗,白瓷碗,蓝道道,和小时候吃饭的碗一样,在清水里淘洗干净,擦干净,摞成一摞,拙朴踏实,白亮白亮的,一大摞碗放在门箱柜里,整整齐齐。干这些活,都是一边干一边说话,不规划,不着急,以唠嗑的节奏干活,不紧不慢,你做这,我干那,最后扫地收尾,不知不觉干完了。吃喝收拾完,坐下来闲聊,这才是真正的聊天开始。

几个人围坐在桌子周围,嗑着瓜子儿,剥着花生,也不午休,热热火火唠家常。聊农村养老,主要还得靠儿女;聊一个远亲的近况,聊在我们村上山下乡知青的都混得挺好,都可有钱了;聊村里人都进城了,连大夫也没有了,有个头疼脑热,看病买药都成问题了,政府最后给一些懂医的村里大夫赚工资,留下来服务周围的村民;也聊谁家闺女学习好,考上了公务员,单位伙食可好了,顿顿有肉;聊老家二爹80多岁了,住进了养老院,可好了,定点给吃饭,有人给洗涮,冬天有暖气,不用回家烧炉子,最主要的是便宜,一天才花12块钱……

你一句,我一句,不知不觉,太阳西斜,瓜子皮嗑了一大堆,花生皮剥下一堆,就像一堆泡沫。烟灰缸堆满瓜子皮,父亲夹着一支烟,不时弹一下烟灰,烟袅袅升起,就如同我们聊天的节奏。要不是旁边放着几个手机,好像回到了过去,回到了小时候。

今天天冷,太阳下去了,玻璃上蒙了一层雾气。想起来小时候的冬天,吃两顿饭,上午一顿,下午一顿,下午吃完饭,早早就天黑了,喂完牲口,窗户外用棉帘子堵上,家里15瓦灯泡才亮起。母亲把火炉子烧的红红的,旺旺的,家里暖暖的。炕上热乎乎的,一家人坐在炕上聊天,母亲坐在炕头上做针线,长长的灯线,吊着一个灯泡,照在母亲的头顶,母亲在灯下做针线,纫不上针,就喊我过来纫针,那时候日子过得慢,一家人聊天说话,天天在一起。

我没事干,常常盯着橘黄的电灯泡,看灯泡发出的温暖的光,数着里面的灯丝,细细的。有时候灯泡闪了,灯灭了,我照着手电,母亲拿着灯泡,来回的对付,让断开的灯丝连上了,灯泡又亮了。没记得写作业,只记得一家人要么安安静静的聊聊天,要么大家不说话,各干各的,一晚上的时间好长好长,都该睡觉了一点都不困。

每次一去父亲那儿,就在这种不紧不慢的干活中,有一搭没一搭的聊天中,放松心情,好像又回到了农村,回到了小时候。唠一唠家常,养一养心,过一过慢生活,什么也不干,就披星戴月出发,心满意足回家。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