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的重要,远超想象
2024-02-16 本文已影响0人
寒蝉萋萋
【郑重声明: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格物”格是个什么意思。听阳明先生一席话,胜读三十年书。
“格就是端正。纠正那些不端正的,让它们归于正道。”——《传习录》
端正内心,动也好,静也罢,格物这件事都得做,还要做好。心诚正心,方可修身。
宋朝廷不怎么样,君主越传承楼越歪。皇城还不如坊间热闹,曲儿都爱听,官家享受的待遇,寻常百姓家生活过得去的,一样也能进戏楼、茶馆里听,话本子里的趣事,看哪有听、演生动活泼。民间烹茶的技术并不比宫里的弱,三岁孩童巷子里玩耍,都能出口成章,对上两三个对子,作几句对仗工整的词。

汉以赋见长,唐诗更是语文课本里必须要背诵的内容。李白的“床前明月光”浪漫肆意,杜甫的“国破山河在”忧思大爱,白居易的“一岁一枯荣”平易通俗,李商隐的“蜡炬成灰泪始干”不甘坚持。他们学识渊博,每一个都是我们绕不开的“老师”。
宋名家更多了,唐宋八大家占了六席,苏家父子就拿了三个名额。苏洵教出了两个“学霸”儿子,苏轼豪放高产,才华不受宠更糟妒,天南海北的流放。弟弟除了要操劳朝堂之事,还要头疼怎么捞哥哥,殚精竭力,兄弟情义深厚,终没能再见一面。

若不是宋太祖的理念,“不追个人野心,深信孟子之道”,文化氛围不浓郁,《清明上河图》谈何而来,《千里江山图》怎会出现。
别不信,大秦帝国可是第一个统一的王朝,坑害了多少文人骚客,多少典籍,学说,艺术作品烧成了灰,研究起来出现了多深多大的一道裂痕,只能依靠猜想、推演,模拟出历史形态。
格物即“第一,推究事物原理。第二,纠正人的行为。第三,清末称西洋自然科学为“格物”。——Baidu百科
尊重自然,顺应自然,才能改变自然。环境塑造人,“心”指方向,努力向前冲,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