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这里
助教班二阶段开始的时候,带着个人的混沌状态,心里闷闷的呆在教室里。我很吃惊自己写下的这个感受,因为我心里很安静,做到了与它们共存。
今天下午因缘际会的个案,让我照见了自己。一方在努力的付出,粉身碎骨的付出,只想求一点爱,但是对方就是不满足,于是无价值感、被抛弃感、求而不得又无可奈何的无力感就翻出来。好钦佩格格的勇敢与老师的真实,给我看见自己的机会,也庆幸遇到了一位好老师。
我在这里我在感情里的模式一直是这样的,一旦发现对方不能按照需要的给我,先会扮演受害者引起关注,一开始是有效的,几次以后对方疲劳了效果不明显了,我就再指责、抱怨……zuo到自己满意为止。并且打着的名义就是“我都那么爱你了,为你付出这么多了,粉丝碎骨的去爱了,你为什么就不能给我一点回应(报)?!”
我看到自己
1.付出是为了索要。所以我的爱也没啥伟大可言。看似用生命在爱,其实是想获得相应程度的回报。否则就可以名正言顺“审判”对方,即使是看瓜群众也会站在我这边,占尽道德优越感。
2.不想为自己负责。一次要不到,就再要,这样zuo不行,就那样zuo。对方还是不给,那我就恨,反正就是“你”的问题,你要为此付出代价,而不是我自己负责。
3.情感的执着。不仅仅是感情,与朋友或者社会交往,如果没有情感链接,就不想再继续下去。包括对老师也是这样,我难受了,是让你来抱我,如果不这样做,就会评判你冷漠,没有人情味,批判批判你让我又可以轻松的回避看自己的痛。与老师的互动只是一个缩影,所有的社会关系都是如此。一对一的功课就在这里吧。其实关系应该很简单,就是你在你那里,我这我这里,如此而已。
4.困在匮乏里。前几天助教群里也在讨论这件事。今天振平帮我屡教练信念时,更帮我看到自己活在过去的故事和因此形成的限制信念里,而且仅仅是一两次小事就能形成一个框,如果看不到就框住一辈子。当我从里面出来的时候才看到可能性好多!(再次感谢振平)
我在这里虽然我依然对自己不清晰,也不知道自己的使命是什么,她们还经常拿这个逗我,但心里静静的,这几天都是如此,不仅没有陷到这种情绪里,反而较之以往更踏实,我可以说,我是在这里的。哦,对,就是有点大人的感觉了,哎妈呀,就是这种感觉。
希望大家支持我,帮我早日看清自己,与身份统一。感恩,合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