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随想(3)萌心:语文教学的内核 ——以《
萌心:语文教学的内核
——以《散步》教学为例
栖霞区教师发展中心 戴志梅
翻阅第四期《江苏教育》(中学教学版),一篇题为《萌心语文:语文回归情怀的实践性建构》的文章赫然入目,引起我浓厚的阅读兴趣。作为语文教师,我关注当下纷繁的语文流派,喜欢黄厚江的本色语文,尤爱王君的青春语文,本色语文回到语文教学的本真,青春语文尽显语文教学的活力,而萌心语文带给我全新的感受,让我回到语文的原点重新审视语文教学的真谛,“萌心”,有本真的味道,有活力的气质,更是语文教学的内核。
雅斯贝尔斯说过: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撼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颗心灵唤醒另一颗心灵。语文教学更是如此,萌心语文对此进行了很好的诠释,强调“核心问题就是语文灵魂的坚守,以灵魂摇动灵魂,唤醒智慧,烘焙情怀。”
让语文课变得有灵魂,真正做到灵魂撼动灵魂,实现学生对文本情感的真正体验,这期间需要一系列的连续性“动作”才能完成,文中也给予了秘钥:首先,萌心语文需要把学生的需求放在第一位。其次,萌心语文需要精神感染,但力避道德的附庸,追求丰厚多彩的语文味。再次,萌心语文必须遵循文本学习的规律。”
回忆前段时间前我所听过的《散步》一课的教学就具有这样的特点。
一、听读课文,感受景美
没有繁琐的导语,授课教师曹老师只出示了一幅充满亲情意味的全家照片,用缓缓的语气说道:“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享受着亲情,描绘精美画卷的课文。”教师用投影展示下列词语“熬、嫩、霎、拆、粼粼、背” 让学生先读,然后教师出示正确读音。学生读得很好,获得了曹老师的夸赞,在轻松愉悦的音乐伴奏下,出示思考题“用笔画出美景的句子,写出美在哪里?”曹老师范读课文,带领学生走进美妙的文本,感受美好的旅程。教师读得投入,学生听得专注,等教师一读完,学生那一双双慧眼都不约而同地找出了文中的美景,例如“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同时,也都从听觉、情感等角度对美景的句子进行了赏析,其中一个学生回答很完整,他说道:这些景物描写,生机勃勃,表达了喜爱,为下文一起散步做铺垫。
二、朗读课文,感受人美
在感受景物描写的基础上,授课教师进行了总结,指出了景美,人更美,很自然引入“赏析人物”教学环节,出示思考题“认识一家四口,分别用一个字来概括一家四口的性格特点,从文中找理由。”指明一位学生朗读课文,并配乐,在学生朗读的同时,其他学生都认真做批注。学生的朗读专情、深情、流畅,极具感染力,让听的学生流出了感动的泪水。在“用一个字概括一家四口”环节,师生共同探讨,达成了一些共识:我,是一个孝顺的孩子,担心母亲身体,能为母亲熬过冬天欣慰;母亲,是一个慈祥的老人,对孙儿及其疼爱;妻子,是一个贤惠的女人,给丈夫留面子,呵护儿子,尊老爱幼;儿子,是一个机灵的孩子。在共识基础上,师生一起进行了高度提炼,分别用“孝、慈、贤、灵”归纳出了我、母亲、妻子,儿子的性格特点,用四字短语“和睦融洽、幸福美满、喜乐融融、互敬互爱” 夸赞了闪耀着浓郁亲情的家庭氛围。
三、研读文本,感悟生命
授课教师继续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深度研读,出示问题“找出文中蕴含着作者对生命思考的语句。”学生自由读读课文,找到相关句子后,先进行批注,然后交流。有学生答道:文中描写了很多景色,有动有静,有声有色,是作者热爱生命的体现。也有学生答道:文中用春意盎然的景色,表现生命的旺盛。更有学生这样答道:嫩芽,是生命的勃发。教师及时肯定了学生的回答后,进行了进一步的点拨,说道:生命是永不停息的,生命是代代相传的,只有更强毅力的人才能拗过去,我们怎样对待这样的生命呢?从以上我们学习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了文中的“我”对母亲的尊重,对生命的尊重,母亲是衰老的生命,需要善待;儿子是幼小生命,需要呵护,“我”和妻子是成熟的生命,肩负责任。整个生命是如此地美好。
四、再读课文,欣赏文美
最后,师生一起欣赏了本文的语言美。教师直接指出文中对称的句子多,让学生去文中细细找寻,然后慢慢体味表达效果。聪慧的学生,迅速找了出来,例如,“前面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等,师生一起反复读这些对称句,体会了强烈的韵律美,真的是优美的句式,更能表达浓浓的亲情。最后,教师用对称句进行了小结:散步就像一曲感人肺腑的歌,尽情颂扬了亲情的美好。散步就像一幅精美绝伦的画,深刻展现了生命的价值。
萌心语文指出“语文需要贴近学生心灵行走,追求有温度的阅读;语文,拓展视野,开悟心智丰润情感,提升素养;语文,让心灵舒展,让生命升华,让灵魂通透。”纵观这节课,发现和萌心语文的教学主张高度契合。
一、文本解读有梯度,符合文本学习的规律
本节课分四个主要环节开展教学:一是听读课文,发现景美,认识景物描写的作用,同时引导学生心存美感,走进文本。二是朗读课文,认识人物。由景物的赏析,转向人美的赏析,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美德。三是研读文本,感悟生命,
通过文本语言的朗读,从作者不经意的描述中,捕捉作则对生命的思考,体会哲理,自读课文,启发思考,边读书边批注,摘录的重要语句投影下来,进行深入探究,逐步深入理解对生命的四个层次思考“尊重生命,保护生命”的责任。四是再读课文,欣赏文美。转向文本语言美的欣赏,情感、理趣,还有独特的语言表达,朴素不失温情,简单富有哲理,对称性语句,句式美,韵律美。这四个环节,层层递进,构建了对文本的深刻理解
二、课文朗读有温度,符合阅读学习的章法
八年级学生,无论是文本解读能力,还是学习思维能力,都在提高,朗读则是提高其学习能力的一个重要突破口。本文是篇清新淡雅的散文,描述的是家庭成员间的小故事,表达的是浓郁的亲情,适合朗读,因而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涵咏,成为本节课重要教学手段,通过朗读,引导学生理解文本对中华民族的赞美,引导学生透过语句,捕捉作者内在的情感,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品位。本节课中,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在朗读的时候,都能读出深情和感动,因为朗读,能够传递传递灵魂中某种神秘和感动,是师生间的交流,是作者和读者的交流,达成了高度的一致,有了默契后,教师深情的读,才有学生专注的听,才能推进对文本学习的深度理解。这一切,都是朗读的魅力,读出了温度,读出了感动,读出了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