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舍离与整理054消零派

断舍离,就是要不停地“扔扔扔”?

2021-09-14  本文已影响0人  爱整理的沐七

由于人们消费水平和购买力的提高,物品不再是停留在物质需求的层面上,而是更倾向于追求体面的消费和渴求无节制的物质享受和消遣。在这种过度购买消费的后,让无数人迷失在物品囚牢中。

直到2009年“断舍离”这个理念进入中国,掀起了一股整理的热潮。

“断舍离”,这是由日本杂物管理咨询师山下英子在瑜伽修行中参悟的一种整理哲学。作者在瑜伽修行时受到哲学“断行·舍行·离行”启发而生成的思维方式。它以居所和心灵整理术的形式,提倡将瑜伽精神融入日常生活,为身边的杂物“减肥”。

随着这一概念社会认知度的提升,逐渐开始有一大部分人将其简单理解成“断舍离就是扔东西呗,图个痛快”。以为只要扔掉不必要的物品,就能开始新的生活。于是乎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实践者们总是在不停地扔扔扔。

我身边有一些朋友就是这种状态。对脏乱差的环境积怨已久,当接触到“断舍离”后,怀揣着一种报复性整理房间的行为,把家中的物品,衣橱里的衣服凡是能舍的都舍了。刚开始面对少而精的生活,自我感觉良好。可没等半个月,就感觉生活的方方面面缺失得严重,于是又去商场网店购买比之前还要多的物品堆进房间、衣橱。如此反复,就陷入了断舍离的恶性循环。

“断舍离”真的就等于扔掉杂物吗?

当然不是。“清理废弃物”只是“断舍离”的敲门砖。断舍离这三个字要结合的去看,而不是一味儿抓住“舍”字去做。

原书中的断舍离:“断,指断绝不需要的东西,即从源头上杜绝无用之物的进入;舍,指舍弃多余的废物,即对现有物品进行筛选和舍弃;离,则是指通过断与舍,最终达到脱离对物品执念的状态。”

山下英子始终坚持的观念则是:“断舍离并不是单纯地处理杂物、抛掉废物,而是在充满闭塞感的人生长河里唤醒“流通”的生命气息。”

这样说过于绕口了。作者认为断舍离不是单纯处理人与物品的关系,也不是清理掉一切无用之物。而是透过整理物品了解自己,整理内心的混沌,让人生舒适的行动技术。换句话说,就是利用收拾家里的杂物来整理内心的废物,让人生转而开心的方法。

断舍离的奥义不仅仅如此,其中的核心是:“一进一出原则”山下英子在书中反复强调:出,则进,进,则出的循环反复。两者相互依存,缺一不可。她提倡的断舍离生活,是按照自己的生活需求进行的改良,若只是一味的进,或一味的出,就变为了所谓的精简主义者和囤积狂。

它最大的目的是撼动我们根深蒂固的“物品价值观”,鼓励我们甩掉惰性,采取行动,促进生活和生命的新陈代谢,从而迎来焕然一新的人生。所以真的不要再盲目的扔扔扔了,而是要结合自身的需求和作者的本意,再去探寻出适合自己“断舍离”的方式。

我们该如何正确“断舍离”?

“断舍离”是对自己人生的整理。我们断的是物品,但其实,脱离的是执念。在物质上不盲目的断舍离,而是有选择性地舍弃。扔掉过期的食物、扔掉已经无法使用的物品、扔掉从未穿戴过的服饰.....

在心灵上适当降低欲望,减少物质欲望,避免陷入消费主义牢笼;放手一些令自己无法到达的执念;扔掉让自己心情糟糕的坏情绪无论是在生活还是思想上,都常做减法,拒绝堆积。减少不必要的物欲,以此来减轻人生负担。

要知道,在万物皆可扔的当下,扔掉只是堵,而不是疏。正视自己内在的需求,重塑购物价值观,可买可不买的物品就不要买,不适合的物品不要买,以“少买”来对抗这个物品泛滥的时代。

以上图片,来源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