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法

如何有效对抗惰性

2018-12-07  本文已影响4人  吴海棠

                     

如何有效对抗惰性

曾国藩曾说过:"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

我们普通人没有天赋异禀,要想有所成就,只有勤奋刻苦,踏实肯干。可是,绝大多数人却因为懒惰,懈怠而做事半途而废,错失了很多成功的机会,导致一生庸庸碌碌,无所作为。

为了对抗惰性,人们也想出了各种各样的办法。

有的人制定了详细的计划,具体到每分每秒做什么,开始几天严格遵守,后来往往因为一些突发的小事打乱计划,从而导致计划搁浅,成了一纸空文。

有些人组队打卡,抱团互相监督。像现在很多人参加的跑步打卡,读书打卡,写作打卡等微信群,就是借助团体的力量,起到互相监督,抱团成长的作用。这个方法在一定时间之内,对于部分人也许有用,但是并不是在所有的时间对所有的人都有效。有些人一个月的读书打卡结束之后,就此把书本放下了,又恢复了原来的懒散状态。

还有很多人把每天要做的事情,按从易到难的顺序排列,一件一件做,结果越到后面人疲惫不堪时,却要做最难的事情,导致每天下班时都精疲力尽,心力交瘁。

想必大多数人都会这样,把最容易最喜欢做的事情放在前面去做,而把最难最不喜欢做的放到后面。表面上看来这样做没有毛病,也符合了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事物发展规律,但是我们会发现这样做的效果并不尽人意。往往那些最难做的事会被我们一拖再拖,久久都没有动手去做,于是那些事反而成了压在我们心头的沉重的包袱,让我们每天压力山大,闷闷不乐。

那么,怎么破解这种困局呢?

以心理学操作性反射的原则为基础,对于人类的行为方式进行观察后,心理学家提出这样一种改进方式,以纠正惰性生活方式,并由这种惰性生活方式的结束,而带来整个人生的良性改变,这就叫普瑞马法则。

按照普瑞马法则,人们把困难的事情放在容易的事情前面去做,把工作中不喜欢做的事情放在前面完成,这样不仅强化了工作能力,增强了效率,同时也让人们意识到,世界上没有什么不能完成的任务。同时会发现,困难的任务其实也没这么困难。

有个棚户区改造项目,换了几任领导,拖拖拉拉十多年也完成不了。每任领导来了,都强调先易后难。单位属性的房子拆了,临街的私拉乱建拆了,容易做工作的外围住户拆了,可再往里拆就难了。这样拖下来,群众意见很大,先拆的搬不到新房住,没有拆的也因为这里地势低洼,道路不畅,无法集中供暖等叫苦不迭。

后来新任领导改变策略,便先易后难为先难后易,专门针对反对意见最大的住户做工作。讲政策,动真情,极个别的走法律程序。一个月后全部做通了工作,那些一直观望的住户也马上签了拆迁协议。

这位新上任的领导就很好的运用了普瑞马法则,把前任领导们拖了十多年都没解决的老大难问题一举解决掉了,可谓智谋过人。

而历史上的宋太祖赵匡胤,却犯了和我们普通人一样的错误。

史载,北宋在北伐北汉时遇到了挫折,于是制定了所谓“先南后北,先易后难”的战略方针。可是等到统一南方之后,再回过头来北伐,北汉身后已站着一个强大的契丹。错失了北伐的最好时机,导致北宋在军事上处于被动状态。

很多时候,先难后易则事易,先易后难则事难。我国在1950年对大西南地区大规模的剿匪行动中,就制定了正确无比的战略方针,集中兵力,首先歼灭平原富庶地区大股土匪,而后逐步向边沿山区扩展,遵从了先主要后次要,先中心后外围,先难后易的顺序,从而在1950年全年的剿匪作战中,共歼灭股匪85万余人,缴枪40余万支,基本上肃清了国民党的反动势力残余,把蒋介石妄图重返大陆的美梦扼杀在了摇篮里。

其实,普瑞马法则的实质就是先拣硬骨头啃,把最难啃的骨头啃完了,其余的再啃起来也就如同秋风扫落叶,不费吹灰之力了。

那么具体的方法是什么呢?

首先,我们要用1到2天的时间,给自己做一个行为记录,把你通常每天要做的事记录下来,包括记录你所有的生活活动,这样即使粗粗的记,大约也会有几十件。

然后,把其中一些穿衣吃饭等必须完成的事情剔除,此后把剩余下来的事情按你的顺序排列,把你最不喜欢做的事情放在第一位,把你最喜欢做的事情放在最后一位。

最后,你就可以在此后的一周内行动了。每天一早起来,从你最不喜欢的事情开始做起,并且坚持做完第一件事情再做第二件,中间千万不能跳跃,一直做到最后一件你最喜欢的事情为止。

整个过程中开始会感觉有些困难,但是你只要花很少的力气稍稍坚持,按照次序一丝不苟的进行下去,最后会越做越轻松,心情也会越来越愉快。

对于改变惰性生活方式,这种方法很有效,特别是那些经常抑郁的人,这种生活方式将直接改变抑郁的行为。而且只要你坚持下去,通过结束惰性或抑郁的行为,就会结束惰性或抑郁的心理,让你心头的雾霾一扫而空,从此阳光灿烂。

如何有效对抗惰性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