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下的农民工

阿莲

2025-02-26  本文已影响0人  巴蜀人家

农历的新年毕竟最像新年,村镇上不必说,就在这打工者聚居的简易板房区,也总显出一副忙碌又喜庆的景象来。空气中弥漫着廉价饭菜和鞭炮的味道,与建筑工地上扬起的尘土混杂在一起,让人沉重的心情又多了一丝希望。

阿莲便是这板房区里的一员。她自幼便没了父母,像一株无人照料的野草,在困苦中艰难长大。十八岁那年,经人说合,她匆匆嫁了人,婚后,接连生下两儿一女,为这个家增添了几分烟火气。

小强是老大,从小就懂事得让人心疼。七八岁时,便能帮着阿莲烧火做饭,照顾弟弟妹妹。小小的他,眼神里透着超出年龄的坚毅,总想着能多为母亲分担些生活的重担。妹妹小敏生性活泼,笑起来有两个甜甜的酒窝,她最喜欢跟着哥哥身后,在那简陋的家里跑来跑去。小辉是最小的儿子,虽然年纪小,却机灵得很,一双大眼睛总是滴溜溜地转,对周围的一切都充满好奇。

阿莲和丈夫是8年前怀揣着对美好生活的憧憬,来到广东的建筑工地打工的。起初,他们在烈日下、在寒风中,挥洒着汗水,靠着微薄的收入维持生计。后来,丈夫凭借着一股子干劲和几分机灵,带着几个老乡揽下些小工程。头两年,竟也挣了20来万。他们满心欢喜地回到老家,盖起了一栋楼房,那是他们努力的证明,也是对未来生活的寄托。

楼房修好后,阿莲和丈夫继续南下打工,丈夫有时候还可以包点小工程。孩子们在老家爷爷奶奶的照看下,也渐渐长大。

然而,命运却像是一个无情的捉弄者。公公突然身患重病,阿莲和丈夫心急如焚,四处求医。为了给公公治病,他们不仅花光了辛苦积攒的积蓄,还不得不四处举债。阿莲每日在医院、工地和出租屋之间来回奔波,身心俱疲。她看着病床上日渐憔悴的公公,满心忧虑,又想着孩子们和同样劳累的丈夫,内心满是无奈。

在阿莲和丈夫的悉心照料下,公公的病情却并未好转,反而日益加重。丈夫因长期的压力和劳累,身体也渐渐吃不消,可他依旧强撑着,想要为这个家扛起一片天。但最终,公公还是没能战胜病魔,遗憾离世。

还没等阿莲从失去亲人的悲痛中缓过神来,丈夫也突然身患重病。阿莲再次四处求医,可这一次,命运没有丝毫怜悯,花光了所有积蓄,还欠下一大笔债务,依旧没能留住丈夫。那一刻,阿莲觉得整个世界都崩塌了。婆婆也因为失去了丈夫和儿子,一夜之间,得了失心疯,在丈夫去世后的第二年的冬天,跑进山里,摔死了。

三个还未成年的孩子只有跟着阿莲,继续来到之前打工的工地上求生活。阿莲只能在工地的厨房里帮忙,工资微薄,还不让带孩子。在运气好的时候,小强有时候会去工地做几天小工,稚嫩的肩膀扛起了不属于他这个年纪的重担。每次阿莲看到他被水泥染灰的脸庞和磨破的双手,心里就像被刀绞一样。因为户口不在广东,小敏和小辉也辍学了,成天在街头巷尾游荡,饿了就捡些别人吃剩的东西,晚上就蜷回到工地的板房睡觉。阿莲无数次在深夜里哭泣,自责没能给孩子们一个安稳的家。

这样过了1年后,阿莲觉得这样也不是办法,继续在外打工,孩子们全部上不了学。经人介绍,阿莲就回到了四川老家,又嫁给了一个农村男人。但是这个男人不让阿莲带着孩子,三个孩子只有留在之前修好的房子里,独自生活。小敏和小辉继续上学,小强一边照顾弟妹,一边去当了修车学徒工。3个孩子的日子虽然难过,但是在邻居和亲戚的帮衬下,和在广东的日子相比,也算是有了很大改善。

阿莲再嫁后,本以为能寻得一丝温暖,可没想到,这个表面老实的男人竟是个家暴男,稍有不慎就对阿莲动手,尤其是阿莲回家偷偷看望3个孩子后,更是对她拳打脚踢,后来的婆婆也和儿子一起打骂阿莲。新的家庭,对阿莲来说,不是避风的港湾,而是更深的地狱。

再后来,阿莲又生下了一个儿子,取名小宇。小宇的到来,并没有给阿莲带来多少欢乐,反而让阿莲的处境更加艰难。阿莲每天天不亮就得起床,洗衣做饭,操持家务,稍有不慎,便会招来丈夫的打骂和婆婆的辱骂。她默默忍受着,只为了能给年幼的阿宇一个完整的家。可她的隐忍并没有换来一丝怜悯,反而让丈夫和婆婆更加肆无忌惮。

又到了年底,村里里有人在准备年货,偶尔传来几声孩子的嬉笑。阿莲却在昏暗的房间里,承受着丈夫的拳脚和婆婆的冷嘲热讽。她蜷缩在角落里,眼神空洞,心中满是绝望。

这一天,阿莲像往常一样,默默承受着丈夫的打骂。突然,丈夫一脚踢在她的胸口,她重重地摔倒在地,头磕在桌角,鲜血直流。婆婆在一旁不仅没有阻拦,还在一旁骂骂咧咧。阿莲躺在地上,气息越来越微弱,她的眼前渐渐浮现出孩子们的笑脸,那是她在这世间唯一的牵挂。

最终,阿莲在这个寒冷的冬天,在她三十五岁这一年,离开了这个让她饱受苦难的世界。她的离去,没有引起太多人的注意,就像一颗尘埃,轻轻地飘落,消失在茫茫人海之中。

阿莲娘家的人接到通知,三天后来到这萧瑟的山村奔丧。阿莲70岁的老父亲看着灵堂里阿莲那张黑白照片,手里的拐杖就要去打那黑心的女婿。大腿突然被3岁的小外孙抱住:“外公,别打我爸爸,我爸爸知错了。”老父亲的手顿住了,不禁抱住这可怜的孩子失声痛哭。最终,看在孩子的面上,阿莲的老父亲也没有对这家暴男怎么样,还给孩子留了两百块钱生活费。

送阿莲上山下葬入土为安后,村里的女人们悄悄议论。

“这女人,命可真苦啊!”有人叹息道。

“是啊,一辈子没过过一天好日子。”另一个人附和着。

可是,这些叹息和议论,对于阿莲来说,都已经没有了意义。她的一生,就这样在苦难中匆匆结束,只留下一段让人唏嘘不已的故事,在这冷漠的世间流传 。而她的孩子们,在失去母亲后,又将在这艰难的人世间,各自飘零,继续与命运苦苦抗争。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