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教而教

2018-06-22  本文已影响0人  韩忆

不「专心」而能学习,乃小小孩之天性,此天性维持愈久,是愈有智慧的表徵。

开聪明者,必「专心」--集中心力,才能学习,亦即用「意识」来学习,其所吸收资讯的能力就减弱了,而且资讯也不能进到生命的深处了。

所以,我常说,一个人自从开始用注意力学习时,就没有大希望了。

一个人初生到世界来,是老天的力量帮他在学习,所以一生重要的本领都在很早期时,不费力的完成了。大人必须「注意」才能学习,那是很笨的一种学习方式,这时老天己经不能帮他了,他只是用人的力量在学习,人的力量又有多少呢?

学校自小学开始,即很注意「注意力」的训练,有的幼稚园已经开始训练专注力,那是逼迫孩子早熟,是扼杀孩子的天真,恐怕弊大於利,所以我近来常警告家长和老师不要太拘束孩子,包括不要太要求孩子坐有坐相,站有站相,不要太要求孩子读书指字,不要太要求孩子及早认字,不要太要求孩子及早阅读,不要要求孩子及早作文等等。


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个要包本的孩子,我们要关照的不只是包本,你要在这里发现他的心有没有诚和明。不要让他用自己的聪明去处理,以后会骗呀,瞒呀,溜呀,都会出来。总是让他们得逞,再大一点,我们连沟通的时间和空间都没有。只要得到利了,习惯养成了,很难沟通的。

所以在这里有几层意思,第一个是对心性的了解;第二个读书的不容易;第三个做人成之道的不容易,修身不容易。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不要让他偏为利,如果他喜欢利了,就来不及了。当你发现这个的时候,不是用打的,不是用骂的。在包本三十万同时,让他们尽量温柔敦厚,你们要比孩子更机警地去察觉他的人心几微之处及时去导正他。如果他心性柔软,如果他可以沟通,那我恭喜你,你化解了一个孩子慧命在五浊恶世的灾难,你有功德。一个老师只要做到这一点,功德无量。这个比逼他完成三十万的包本一个形式上的利益更重要。要有这种眼光,这叫法眼。

我认为一个读经老师,不只是完成三十万的背诵量的一个累积,或者是孩子给你一个漂漂亮亮包本的成绩,你要导之以德,导之以正。回复到明明德,回复到明和诚。这条路会走的很扎实,绝对不是功利,绝对不是包本之利。

请你们务必要知道在读经的过程当中,你的几微之心要关照到德性,这个心要放在这里,不要只求你今天只是三百字或者是六百字的背诵量。通背三个月给我一个包本,这都不要。你要功利孩子就会给你功利,你要求了他会给你一个脸孔,而这个脸孔是虚伪的。你包完了三十万都是假的,这是心法。

我们的老师你们在这里是最幸运的,我在这里抛的,这都是我练了十年的功,这都是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你们在这里既然有心留下来,一定是疑人不用,用人不疑,你们一定要熟读,用心揣摩,不用像我走十年,可能两年三年就可以。这是站在我的肩膀上,你们对读经教育的实践和理论的把握。这是个难得的机会,请务必珍惜。(张丽华老师)


做一个有智慧的老师该如何引导一个孩子呢?从现实工作上来看,这个老师能不动就不动,能不讲话就不讲话,能不管理就不管理,这就是教学的最高艺术,这是「智慧的教师」的本色。一切让孩子自己管理自己,让孩子自己愿意学习。而这样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愿意学习,我们很容易就发现他会有一种自豪感!他觉得能对自己的人生负责,是一件荣耀的事,他的现实表现是从内心发出来的,不是用一个被要求的自己去激励现实的自己,也不是用一个被规范的自己来责备自己。他的光明好学的自己跟现实的自己是合而为一的,这其中有一种深度的满足感、安全感,也就是幸福感。(王财贵先生)


所以老师的特质是不容易养成的,一个精神力不够的人,平常就无精打采的人,你做什么事也不行,当然也不能当老师。要做老师,就是要信念饱满,精神昂扬,你要自觉你是来教孩子的,你是要带领孩子生命成长的,你要念兹在兹,有这样的自我觉醒。如果你还不能够像菩萨一样,所谓‘随缘赴感靡不周,而恒处此菩提座’──诸佛菩萨随著众生的因缘而感应亲切;靡不周,没有不周到的,要不怎么叫观世音,怎么说闻声救苦呢?但他的有感斯应,救苦救难,却不需要跑来跑去,他永远只是端坐在菩提座上,也唯有他永远坐在那里如如不动,才能应感四方无不周到恰好。一个老师教学,能做到这样不动声色而应感全班,应该是最高品质了。但是这很难得的,这是个理想。


你可以说教学是很艰难的,因为孩子的个别差异那么大,尤其送来这里的学生,跟在别的学校一样,有一部分是很好教的,有一部分是很头痛的,世间本来就如此,你不必惊讶。假如你知道人性是光明的、向善的、好善的,“民之秉彝,好是懿德”啦,假如是这样,而且又有了一些经验,应该就无所恐惧,所谓“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他就远离颠倒梦想,你的心就很平和。老子说,“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夫亦将无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这才是教育工作者一种最深刻的、最本质的一种修养,也可以说是教师的特质。(王财贵)


经典教育最大的优势,即在于所学习的内容所具备的润化之力(可参考2014年采录文《学什么比怎么学重要得多——清华最年轻博士生的读经之路》),这种润化之力一定来源于生命状态的往来,即季谦先生所谓的“与古圣先贤相往来”的状态。这种生命状态的启发,应在于心灵的开放和心灵的流动。在心灵的互动当中,孩子的生命接受了老师的引导,接受了经典的洗礼。而老师在这种心灵的互动当中,真实具备了能够引领孩子的能力。在这个基础上,给予孩子以真实的信任,必然能够激发孩子向上的力量。而如果老师或者家长并未进入孩子的心灵世界,盲目引导的效力可能很有限;如果太过勉强,有可能会伤害到另一颗心灵;而如果不了解儿童心理的秘密,也有可能障碍污染到孩子的心。故而以为,施教者的信心应基于师生间能够流淌的生命往来,明白所引导的方向,无论是对于老师,还是对于家长而言。


王教授对读经教学的状况和境界提出了一些进阶:“一个人做事,很认真,固然已经很好了,但有没有更好的情况呢;《中庸》引《诗经》表示应进一步为予怀明德,不大声以色;那么不大声以色,就是完美了吗,不是,《中庸》更进一步引了德輏如毛,輏是轻的意思,一个有德者的德,要像羽毛一样,使人几乎感觉不到压力;这景况,已渐渐接近庄子说的逍遥了,但是《中庸》依旧批评它,说毛犹有伦,羽毛轻是轻了,但它还有一个图样形状可以捉摸,要真逍遥,还要再进一步,到上天之载,无声无息,有如上天的运行,广大高明而却毫无声息,毫无痕迹,到此境界,至矣,达到极点了……从用一些力气,到几乎不用力气,到完全不用力气,完全没事情一般,老师要向这里琢磨他的教育智慧。”

我们教育的最大责任,是要让一个孩子养成自动自发自觉自治的能力,即使离开了家长离开了老师,依旧有不断的自我调理自我长进的能力…如果一个人从小常有光明发用的经验,常有幸福的感觉,这样的能力便能保持一辈子,当他现实的自己跟光明的自己有一种摩擦的时候,他会很快警觉,警觉了,便很快调整,永保光明、永保幸福。”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