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的父母,都在做孩子的“定海神针”》

2022-09-03  本文已影响0人  暖暖小乐乐

和文化心理咨询中心

王建花原创分享第923天第1005篇

咨询累计:本周32次,总1309次

【咨询感悟】

前两年,一位来自宁海中学的赵启琛考生,因“高一常考倒数第一的男生考入清华”的新闻上了热搜,大家都很好奇他是怎么逆袭的。

提起自己从刚开学时总是倒数,到现在以705分的好成绩被清华大学录取,赵启琛说,妈妈对他的影响特别大。

他谈到妈妈时充满了感激:

“我妈从不因我的成绩不理想而责骂我,在我迷茫失落的时候,她总是不断地鼓励我、支持我。”

他的妈妈说:

“他考砸了,就找我发发牢骚。我就安慰他,给他拥抱。我也没别的办法,就这样一直宽慰一直宽慰,一天天就过去了。”

正如赵启琛所说,逆袭的秘密,其实并没有多么高深,没有高人指点,也不是获得什么高考秘籍,而且来自父母的坚定支持。

我又想起那位花了上千元的烟花,只为庆祝孩子“考了7分”的爸爸。

他在接受采访时坦言:

“他上次考0分呢, 已经有进步了。前两天刚刚考试考57了。”

“他有时候考试不认真去做,现在特别认真,他自己激励自己。”

孩子从0分到7分到57分的进步,离不开父亲情绪稳定、正向的陪伴和鼓励。

观察越来越多的教育案例可以发现:

智慧的父母,都在做孩子的“定海神针”——不管孩子表现如何,能够保持高度稳定、正向乐观的情绪,积极看待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问题,相信孩子的潜力。

比如在孩子调皮捣蛋的行为背后,看到他旺盛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再来想办法做出正向引导,而不是一味地压制、否定孩子;

在孩子遇到困难、受到挫败的时候,用理解和鼓励,增添他的勇气和自信。

信任、鼓励和支持,永远是孩子茁壮成长最好的养料。

我们常说,教育孩子,是父母的一场修行。保持一个良好的情绪状态,就是其中最基本和关键的修行之一。

具体来说,需要家长学习自我反思,通过向内觉察和实际行动,安放好自身的恐惧或焦虑,提升自己的安全感和价值感,活出人生的乐趣和意义。

摘录于作者钱志亮

2022.9.3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