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从兵需要多长时间?
2019-12-26 本文已影响0人
周言昨日
每个朝代均有不同。
夏、商、西周时期,士卒由奴隶主和平民充任,奴隶不能服兵役,只能随军服杂役。据《周礼》,西周时服兵役者有“正卒”(正式兵役)和“羡卒”(后备兵役)之分。春秋中后期,逐步允许奴隶从军和充当甲士,并已出现群县征兵制。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为进行兼并战争,竞相扩编常备军,普遍实行群县征兵制。秦国规定凡17岁男子需要向官府登记,称为“傅”。傅籍后,从23岁起,守卫京师—年称“正卒”;守卫边防一年称“戍卒”。秦统—全国后,沿袭前制,更趋完善。西汉初年,凡20岁的男子都要向官府登记,从23岁起服兵役两年:—年在本郡县服役,学习骑、射等军事技术,称“正卒”;—年守卫京师或戍守边郡,称“卫士”或“戍卒”。另一说认为,服这两年兵役统称“正卒”。服役期满转为后备兵,随时准备应征,至56岁免役。汉武帝时,除实行征兵制,兼行募兵制,招募善骑射的壮士从军。三国初,主要实行募兵制。后因战争频繁,人口减少,募兵困难,改行世兵制。士兵之家列为兵户。兵户世代出兵,父死子继,兄终弟及。两晋时盛行。隋、唐这两朝前期,主要实行府兵制。此制始于西魏,至隋、唐逐渐完善。唐朝府兵3年简点一次。一般21岁入军,61岁出军。宋朝盛行募兵制。元、明和清朝前中期,主要实行世兵制。元初规定15岁以上,70岁以下的蒙古男子“尽佥出兵”。后因兵源不足,又规定汉人20户出一兵。凡当过兵或“壮士及有力之家”定为军户,世代为兵。清朝,凡16岁以上的八旗子弟,“人尽为兵”,世代相袭。清末士兵在常备军中服现役3年后,转为续备军和后备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