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道德经》之乐17
原文: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之誉之;其次,畏之;其下,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太上”是最高明的智者。有点像“上德”的表述,都是指极高的境界。
“下知有之”,历史上有一些分歧。很多皇帝注解《道德经》时,都用了“下知有之”,但也有版本是“不知有之”。皇帝们大多数还是希望老百姓是“下知有之”:你可以不知道我有哪些作为,但不能不知道我呀!而“不知有之”则是连皇帝姓氏名谁都不知。按老子的说法,最高的治国境界应是“不知有之”。
“其次,亲而誉之”,也就是德治。最高的境界是道治。刘备非常看重德。他的身边的人才,也就“人和”了。人心所向,团结一致。而比德治差一点的是礼治。礼乐制度最典型的代表是周文王。他国家的老百姓相互谦让,长幼有礼,遵守着一套严明的礼乐制度。
“亲之誉之”中强调德治和礼治,至今仍是人们所提倡的。不过,想要维持国家的稳定和富强,单纯地德治也不够,还需法治。
战国时期秦国出现了商鞅变法,便是法治。靠法律来治国。比法治再下一等的,是刑治。最典型就是白色恐怖。它不讲法律,完全靠酷刑来让老百姓屈服,像文字狱便是代表。
本章看似讲治国,其实也可以引申到治家。比如,现代教育中经常提到对孩子要引导。这个引导便是道治。遵循小孩子的成长规律,引导它,便是无为而治;亲之誉之,是家长把自己做好,做成闪光的榜样,孩子自然会学你;畏之,孩子怕你,这种怕或许是威严,但现在太多的家长是有问题的。畏之下,这种家庭出来的小孩,要么极端叛逆,要么极度自卑;侮之,更可怕。家长恶言恶语相对,孩子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会长成什么样,可想而知。如果身边有小孩得抑郁症,那一定不是孩子的问题,一定是家长出了问题。
每一个孩子自出生,他(她)们是多么可爱、多么天真无邪?每一个孩子都是天使。可慢慢长大后,有的变成了魔鬼,为什么?是原生家庭出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