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建立一个陌生领域的知识体系轻松冥想--投稿俱乐部

轻松冥想微课笔记:采铜教你建立个人知识系统

2016-05-14  本文已影响380人  Kidult

分享时间:2016-05-13

分享嘉宾:采铜

本次微课的主旨问题:

在知识获得越来越没有门槛的时代,我们如何才能建立不可替代的竞争力?

采铜老师给出的方法是:

用自己的视角组合知识,构建出一个独特的知识体系。

一、用主旨问题来筛选材料

** 主旨问题 = 信息筛选器 & 思考中枢 **

想一想,你在接下来一年或者几年内想要解答的主要问题是什么?比如,采铜老师经常思考的主旨问题包括:

有效的思维方法有哪些?

如何进行快速、高效地学习

如何培养一个人的创造力

主旨问题,可以作为思考、阅读的中心和锚点,把零散的知识有机组合起来,形成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

用主旨问题筛选信息,意味着:

二、用“随机漫步法”引入异质信息

长期围绕主旨问题筛选信息会产生一个弊端:视野窄化。我们可以通过引入异质信息来解决这个问题。

随手翻开一本杂志,逛书店,图书馆,看展览,结识新朋友……这些都是“随机漫步”方法。

异质信息的引入,对固化的知识系统带来冲击和启发,也可以激发创造力,找到新的问题解决方法

采铜老师建议:80%的信息用主旨问题筛选,20%来自随机漫步,是比较好的信息输入的配比。

三、用“八面受敌法”提取专门信息

但卑意欲少年为学者,每一书皆作数过尽之。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尽取,但得其所欲求者尔。故愿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如欲求古今兴亡治乱、圣贤作用、但作此意求之,勿生余念。又别作一次,求事迹故实典章文物之类,亦如之。他皆仿此。此虽迂钝,而他日学成,八面受敌,与涉猎者不可同日而语也。 —— 苏轼

阅读有什么好方法,如何提高阅读质量,这是很多朋友关心的问题。采铜老师的方法是,读书要读多遍,每一遍找一个特点的角度去关注(很可能与主旨问题相关),而且只专注在这个角度,“勿生余念”,求得“片面的深刻性”。如果不是有意识聚焦,收获可能就比较表面。

很多朋友都读过「如何阅读一本书」这本经典,里面提到了四种层次的阅读,采铜老师对它做了补充:

除了阅读书籍等文字类材料,我们还可以观察周遭,从所有可能的材料里只抽取出所需部分,这就形成了“泛主题阅读”。

四、通过在行动中反思获得默会知识

默会知识(Tacit knowledge): 较难用语言表达或通常不用语言来表现的知识

知识体系不仅仅包括外部输入,还有个人经历中通过反思获得的默会知识。所以我们也要重视行动之后的反思。不论成功失败,都常常做反思和小结。

野中郁次郎的知识螺旋,把隐性知识、显性知识相互转化:

五、用“打散再组合”原则构建知识系统

个人知识系统需要大量的碎片,系统是在碎片基础上构建的。

将知识碎片改造成统一的规格:卡片,然后再重组、分类、排序。

一个知识(电子)卡片应该包含三个要素:

核心思想:“打散再组合”

采铜老师有一套厉害的个人知识仓库管理方法:用表格做索引/目录,用笔记软件做仓库。

Excel表格方便鸟瞰、排序、管理,整合,长篇内容和多媒体内容用 Evernote 仓储。表格软件和笔记软件之间用编码“通信”。

小结

采铜老师对“如何建立个人知识系统”这个问题做了精彩的分享:

怎样建立个人知识系统.png

其他摘录

思考时给自己提根源性问题。比如,个人核心竞争力是什么?如何建立核心竞争力?互联网时代,获取知识没有门槛。建立独特的知识体系。知识体系的独特新可以作为核心竞争力。

提问本身是一种能力。对某个领域研究比较深,就会提很有洞察力的问题。提问以及对问题的解答是相互促成、逐渐深入的过程。

将知识碎片提取出来,再构造。如果还保存在原先的整体里面,就不可能整合起来。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