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次贷危机和中国的三聚氰胺
从2016年下半年开始,中国的房价又开启了一轮空前的涨价潮,高房价再次成为老百姓热议的话题。面对高房价,人们心态迥异,有人看涨,有人看跌。在看跌的众多理由里,始终有一个声音占有相当的支持率,就是中国的高房价已经严重泡沫化,中国可能随时会迎来诸如美国2008年次贷危机一样的系统性危机。这个问题让很多人焦虑,不仅是那些炒房的,还有那些筹钱准备买房的。那中国到底会不会发生中国版的“次贷危机”呢?
不可否认,中国目前的房地产市场,和美国本世纪初的房地产市场极为相似,都有两个基本特点:1. 房价持续上涨,吸引众多投资者纷纷进入这个市场。但是购房者真正的自住或是出租的比例很小,新房空置率很高。“泡沫化”严重。2. 商业银行的主要经营收入之一,是给房地产公司的项目开发贷款,以及给购房者的购房贷款。说明相关金融体系系统性风险很大。
初一看,我国的房地产市场似乎离次贷危机并不遥远,但是,这种推断只是看到了美国次贷危机的一个表象,对于危机爆发真正的底层逻辑,缺少足够的了解。
正如通常所说,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事实上,导致次贷危机爆发的风险,也不是一两年累计形成的。这一切还要从“歧视”开始。
从历史以往看来,美国的购房率就一直很低,银行对贷款购房人的信用资格审核非常严格,不轻易放贷。所以,能够贷款买房的人,在总人口数中,所占的比例并不大。上世纪60年代开始,美国全社会出现了轰轰烈烈的平权运动,人们开始关注少数裔族群,逐渐发现,他们在社会生活中,受到了各种各样的不公正待遇。而在不动产行业里,表现的尤为突出,他们的购房率低,获取购房贷款异常困难。渐渐的,这一情况被越来越多的人重视。1991年,各个商业银行的房贷数据被公布,数据显示,在各个银行的房贷发放中,存在着明显的向白人倾斜的状况。于是银行被推到了舆论的浪尖上,他们被批评进行了种族歧视。随后在1992年,联邦储备局波士顿分行出了一个所谓的科学统计报告,表示明确确定商业银行对弱势群体进行了歧视。尽管很多专业人士表示报告的很多数据不科学,报告的事实依据不充分等等,但是大众却对报告深信不疑,强烈要求政府对弱势群体予以特殊的照顾,要求银行给他们发放更多的贷款。
如果弱势群体也能贷款,银行必须降低放贷标准,也必须要承担更大风险,银行不愿这么做,因此一开始,即便呼声很大,弱势群体获得贷款的比例依然没变。这时,美国政府出手了,他们一方面“威逼”,向银行施压,要求银行不得歧视弱势群体,必须放宽对其贷款的要求,同时表示一旦查出有歧视行为,就要采取集体诉讼的手段,向银行开巨额罚单。另一方面,政府也开始向银行“利诱”,让有政府背景的两家房地产公司—房地美和房利美,去收购商业银行的购房贷款合同,政府变相接盘了所有购房合同的违约风险。
这下,银行看懂了,既然政府要求银行取消歧视,且承担了所有风险,那银行就没什么好担心了。银行贷款政策随机转向,银行开始争相鼓励各个阶层的人购买房产,尽量宽松的发放贷款,甚至出现了完全不需要审核资质即可放贷的情况。还有银行请电影明星来做广告,鼓励人们去购房。这些做法也刺激了房地产行业的短期繁荣,美国的房价在上世纪末,本世纪初经历了一波连续上涨的行情。这使得更多人相信,投资房地产,有利可图。于是,雪球越滚越大。
不过银行很明白,这些贷款是“有毒”的,一旦房价停止上涨,或是贷款人的还贷出现问题,市场的繁荣将无法为继,贷款违约将大量出现,因此他们本能的采取了各种手段,将这些“毒债务”通过各种各样的形式,包来包去,将风险一再的转移。于是这些风险就像击鼓传花一样,不停换手,只是不知道谁将是最后一个接手。另外,银行还坚信一个原则,即所谓“大而不能倒”的原则。他们相信做的越大,政府就越不不会让他们出问题,到最后,政府肯定会出手相救。于是,这些银行就更加肆无忌惮。
最后的结果,我们都看到了。
了解以上情况之后,我们再来对照我们国内目前的情况,房价的确还在不停的上涨,但是商业银行对贷款的发放控制的非常严格。尤其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所有银行还提高了房贷的基础利率。所以, 贷款人出现大规模违约的风险并不大,在这点上,中国的市场基本面,和美国次贷危机之前是有本质区别的。因此出现中国版的“次贷危机”可能性并不大。
不过本文的目的并不仅仅是想回答上面这个问题,而是想通过这个例子来揭示一个经济学的一个基本概念—歧视,以及对歧视的错误对待,所可能带来的问题。
经济学里,歧视不是一个贬义词,它是一个中性词。我们的社会有一个基本现实,就是资源的稀缺性,由于稀缺性的存在,导致了人们在分配资源时,必须要进行选择;而一旦要面对选择,就必然要设定选择的标准;而一旦有了选择的标准,就必然出现区别对待,这种区别对待,实质就是歧视。所以有稀缺,就必然有歧视。通常情况下,歧视规则的形成是市场自发的,并不需要人为干预。比如拍卖行里的艺术品拍卖,遵循的是价高者得的规则,这就是最基本的价格歧视。但如果我们对合理的歧视进行错误的干预,就往往会产生严重的后果。
从美国次贷危机的形成过程,我们可以看到,商业银行的购房贷款作为一种稀缺资源,人人都想获得,银行为了规避风险,制定了一系列选择的标准,比如足够高的信用等级,足够多的固定收入等等。这里,银行的确采用了资格歧视的手段,他们歧视的本质,针对的是那些经济实力不足的人,这和申请人的肤色,原籍没有关系。恰巧的是,能够达到这些标准的购房者,多半是白人,少数族裔人群往往达不到。而人们和政府都只看到了表象,得出了错误的结论,认为银行对少数族裔进行了歧视。
倘若让这个误解继续存在,不去改变原有的规律,那也就罢了,但是美国政府却做出了错误的政策,要求银行放弃所谓的“歧视”,而这恰恰破坏了银行筛选客户的标准,最终导致了次贷危机的爆发。
所以,通常情况下,我们需要尊重市场,通过自然竞争去形成的合理的价格歧视规则,刻意地去改变,有可能会出现好心办坏事的局面。我们大家所熟知的三聚氰胺事件,就是另一个典型案例。
先说说标准,我国最早的关于鲜乳卫生相关的标准,是卫生部在1977年颁布的《鲜乳卫生标准》,该标准并没有将蛋白质含量,菌落总数等相关指标进行规定。1986年,农业部颁布了《生奶收购标准 》,首次明确了蛋白质含量不低于2.95g/100g,菌落总数不高于50万个/ml的标准,但蛋白质含量并不要求强制执行。2003年,卫生部更新了1977年的《鲜乳卫生标准》 。对鲜乳的要求与1986年农业部的要求一致,但标准要求强制实施。我们看出,我国政府对鲜乳的标准要求是逐渐提高的。
因为历史原因,中国的奶牛基本都是广大奶农散养,大规模集体化饲养的比较少。因为饲料,奶牛品种的原因,奶农们对提供的鲜奶,在品质上并没有太多的办法来改善。所以如果奶牛产的奶稀了,他们就卖便宜些,如果牛奶浓,价格就卖高些。消费者这边也一样,如果预算充分,就买好一些贵一些的,预算不足,就买稀一些,便宜一些的。所以市场本来就自然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价格歧视规则。它既保护了奶农的生存权,也让消费者能够自由选择,让更多人喝上牛奶。但是,在2003年的强制标准出台后,原本的价格歧视规则不管用了,新标准使得很多奶农无法生产出满足标准的生奶,他们只能将不合格的鲜奶倒掉。与此同时,奶制品企业却面临收不到鲜奶,经营受困的局面。这就让制造三聚氰胺的不法分子有了可乘之机。我们说,在生存问题面前,道德问题不是问题;在暴利面前,道德问题不是问题。雪球越滚越大。直到2008年9月11日,三鹿奶粉事件爆发。
通常我们认为,食品安全标准定得高一些,对广大消费者是一种保护。但是这个例子也再次印证,错误对待歧视规则,好心也会办坏事。2010年,卫生部颁布了乳业新国标,新国标中,将蛋白质含量从原本的2.95g降低到了2.8g,菌落总数从50万个,降低到了200万个。这个标准的出台,救了很多的奶农,也给企业送了绑。是一个好国标。虽然新国标颁布后,招来了众多的质疑和责骂,但是我们要看清本质。
最后,想问一下看文章的您,在您的平时生活中,是否也有见过类似的错误对待歧视规则,好心办坏事的案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