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需要’的未必是用户‘要求’的
摘自 保罗·格雷厄姆《黑客与画家》
就像绘画作品一样,大多数软件是为人类用户准备的。所以,黑客必须像画家一样,时刻考虑到用户的人性需要,这样才能做出伟大的产品。你必须能够站在用户的角度思考问题,也就是说,你必须学会“换位思考”。
很小的时候,我就被不断告知,要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现实中,这必然意味着你要做其他人需要的事情,而不是你自己想做的事情。这样看上去好像对我很不利,所以我暗下决心不让自己变成这样的人。但是,我完全错了。事实表明,从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正是成功的奥秘所在。
“换位思考”并不就意味着你要做自我牺牲。实际上,这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了解别人对于事情的看法,并不代表你为他的利益服务。在某些情况下,比如在打仗的时候,了解对手正是为了打击对手。
大多数创作者是为人类用户而创作。为了吸引用户,你必须理解用户需要什么。举例来说,几乎所有最伟大的绘画作品都是画人的,因为人类总是对自身感兴趣。普通黑客与优秀黑客的所有区别之中,会不会“换位思考”可能是最重要的单个因素。有些黑客很聪明,但是完全以自我为中心,根本不会设身处地为用户考虑。这样的人很难设计出优秀软件,因为他们不从用户的角度看待问题。
用户需要的设计”,而不是“用户要求的设计”。
我不想让读者产生一种印象,认为设计师就像厨师一样,顾客点什么菜就一模一样地做出来。艺术的各个领域有着巨大的差别,但是我觉得任何一个领域的最佳作品都不可能由对用户言听计从的人做出来。
有一句话说“顾客永远是对的”,这是指评价优秀设计的标准是看它能够在多大程度上满足用户的需求。如果你的小说没人爱看,或者你做的椅子极不舒服,那么就说明你的作品失败了,就算你的小说(或者椅子)有着最先进的理论指导也无济于事。
可是,让用户满意并不等于迎合用户的一切要求。用户不了解所有可能的选择,也经常弄错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
做一个好的设计师就像做一个好医生一样。你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病人告诉你症状,你必须找出他生病的真正原因,然后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大多数优秀设计是这样产生的,它们关注用户,并且以用户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