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执念?观《四大名捕之入梦妖灵》

趁周末闲暇时光,一观《入梦妖灵》解解馋。
剧中:
幽若,因恨失爱,执着报仇,坠入魔道;
无情,天生病弱,双腿残疾,因“为父母复仇”的执念而差点被幽若利用,同门相残;
追命,本着“发理终身维护,兄弟死生相守”唤回失智师兄无情;
解梦师延吉,白晓茹执着于“助人解除噩梦,济世救人”的职业操守而最终选择不怕危险,终协助破案。

那么到底什么是执念?
佛曰:执着如渊,是渐入死亡的沿线。
佛曰:执着如尘,是徒劳的无功而返。
佛曰:执着如泪,是滴入心中的破碎,破碎而飞散。
人生在世,难免会有很多求而不得的事情,所以我们焦躁,我们愤怒,我们绝望,我们辗转反侧。
执念是好是坏?
古有范进中举而疯癫,那么多年执着于一件事情,一旦得偿所愿,身体已经承受不住精神的巨大波动,崩溃,幸好,结局是好的。被胡屠户一巴掌打醒的范进,因丁母忧过了三年进京会试,又中了进士,授职部属,考选御史。数年后钦点山东学道。
这是文学的魅力,大概是传统中,人们都喜欢苦尽甘来,结局欢喜罢了。
今有杨丽娟追星,执念起,16岁的她开始痴迷香港歌手刘德华,此后辍学开始疯狂追星。她的父母劝阻无效后,开始卖房卖肾以筹资供她多次赴港及赴京寻见刘德华。后曾经赴香港参与刘德华歌友会,实现生平夙愿。不过,其父最后由于杨丽娟的“追星”行为而跳海身亡。
前段时间,看新闻报道杨丽娟现状,如今的她做着导购,租住了一室一厅和母亲一起生活,对现状感觉满意。这也算是迷途知返的一种表现吧。设想,当初若是她的执念没有那么深,只是单纯的喜欢一个艺人,也就不会辍学,不会那么伤悲,至少,一家人可以团团圆圆的在一起。

不是说执念不好,执念本身是把双刃剑,用得好了,做事情总会事半功倍,用得不好,伤人害己,不得超脱。
说回我自己,在前半生的起起伏伏中,也有很多执念存在于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中。
小时候,父母对我姐弟俩说,家里穷,只能供得起一人上大学,谁能考上就供谁吧。
我的天资本有限,可是对知识的渴望,让我在学习中不断“死磕”,最终那个脑子不大好的我,虽没有考上心仪的大学,但还是以求学为目的走出了村里。
弟弟很聪明,他却不愿意学习,他对知识的执念不深,很早就出去打工了。如今,我们姐弟俩都在离家千里的地方。弟弟工作能力尚可,只是学识不够这一短板一直限制他的发展。
去年开始,我的“旧梦复燃”,我一心想写点东西,哪怕几十年后,还是一无所成,我也想写下去。大概这是我几十年来最深的“执念”了吧。
很多事情开始的时候没有预兆,没有理由,也许只是心中的一颗种子突然发了芽,它迫切的想长大,仅此而已。我不想再追剧,也不想购物,每天的所有空闲时间都用来读书写字,在别人看来也像是个“疯子”,可我不悔。
佛还说: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春来花自青,秋至叶飘零,无穷般若心自在,语默动静以自然。
故,顺其自然,莫因求不得而放不下。
是以,我无所求,只愿让执念顺其自然。
【90天无戒写作主题训练8/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