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雷厉风行的女记者,到温柔的花房姑娘,她实现了很多人的梦想
小编按:看了王黎媛的投稿,便是看到了美好。美花美食大概是平淡生活美好起来的原动力,作为二代花艺师,她将花艺这项技术带入到生活之中。当花艺为生活服务时,花艺的魅力也让更多人看到。
本期讲述人:王黎媛
- 这是讲述专栏第13篇文章 -
by 王黎媛:
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注意到季节变换的呢?
是从每天清晨逐渐变得高远的云彩?
太阳落山后开始浮起凉意的微风?
还是从第一片泛黄的落叶?
今早起来开车,看到两片叶子就那么飘落在前挡风玻璃上,橙红的色泽映着清晨的阳光异常耀眼。
明晃晃的秋天来了。
一年以前的我,生活中是没有四季的。
2017年3月之前,我是别人眼中典型的“工作狂”。
7点起床,8点半开始工作,晚上10点左右下班,如果遇到拍摄和特殊工作任务,晚上3点睡觉和早上4点起床也是常事。大部分周末用来加班和值班,如果不用加班,则用来做上周的工作总结和下一周的工作计划。
周而复始。
不可思议的是我异常享受这种飞奔到停不下来的感觉,觉得充实、满足而有价值。
彼时,我供职于昆明一家报业集团,任新媒体视频中心主任,“王记者”、“王老师”、“王主任”这些称呼和头衔让我乐此不疲。
2017年3月,我28岁,做了一个至今都觉得很酷的决定:放弃了上升期的事业、不错的收入、受人尊敬的职业和社会地位、多年的人脉和资源……
当时的我,很清楚即将失去什么,却无法肯定会不会得到想要的。
几乎每一个女孩都有一个花房梦想,我也不例外。
提起对花店的执念,要从小时候说起。当时妈妈是漯河第一批也是最好的花艺人之一,我们那儿大的商店开业或者是领导长辈过生日什么的,都会找妈妈订花。
我就在她的小小花店里长大。
妈妈也会在清晨的时候带我去家门口的河堤,随手就能摘下大把的野花,回家插在一个玻璃瓶里。
时光可以让生活面目全非,也可以让一些情愫更加清晰。
笃定了拥有一家花店的目标,外出学习、找店铺、盯装修一气呵成。
我希望花房有阳光的沐浴,有泥土的芬芳,所以不愿意选择没有“根”的商场。翠湖周边、小吉坡、先生坡、文林街、钱局街、染布巷、铁皮巷……为了找到合适的房子,骑着电单车和老公一起走遍了昆明所有的老街巷。
最终花房的位置定在了书林街的“彩云里”,前身是昆明的老橡胶厂,也算是一代老昆明人的记忆。另外,这里还毗邻昆明的标志性古建筑金马碧鸡坊、东西寺塔、近日楼,闹中取静,又极具历史韵味的老文化街区。
接下来就是漫长而磨人的装修阶段,从早到晚盯在装修现场,每一个细节都亲自敲定。
装修真的很累,我们又想每一个地方都做的跟别人不一样,就累上加累!店里面的很多装饰都是我们动手自己做的,比如市面上买不到好看的纯铜的水池,所以我们就妥妥的自己买铜板来焊了一个。
想用细铜管做特别一点的灯罩,一遍遍跑建材市场,终于挑选到合适的材料,设计图如下:
最终成品:
各种事情都是亲力亲为:和木工现场沟通每一个家具的具体样式和尺寸
把发酵过后的羊粪与各种土混合来种花
设计了独特的楼梯扶手,要自己穿钢丝绳和焊接
想要开家花店真的不是只有想象中的美好,还好我乐在其中,并异常享受这一点点努力实现梦想的过程。
去年初秋开始,到现在刚好一年,在敲下这篇文章的时候我问自己:有过后悔吗?这一年的生活,是你当时想要的吗?
我认真思索过后,给自己的回答是:这一年很辛苦,但是不后悔。
这一年,我有了一间自己喜欢的小店,一个陪我一起奋斗的老公,一群志同道合的小伙伴,还收养了两只巨蠢萌可爱的猫主子。
去年8月开业的时候,我在花房门前置下了一片绣球花海,11月底的深秋从植物园拉回来满屋的枫叶,去年年底又布置了一辆开往2018年的梦幻花车。
天晴的时候去山上采野花野草,下雨天就可以给自己做把花草伞。
现在的我,终于能够慢下来。
春天看着我最爱的垂丝海棠从打花苞到慢慢凋谢;夏天花房侧面的无尽夏绣球开得绚丽多彩;秋天门外的小红枫叶子像晚霞;而冬天,到了冬天我们会抱着猫在屋子里煮一壶热气腾腾的花茶。如果恰巧这时候有一个有趣的灵魂走入花房,聊的尽兴,再没有比这个更惬意美好的事情。
在花草植物面前,你只是你,最真实的自己。
有一次整理房间,翻到了一大摞之前工作时候领导和客户的名片,一张张翻看,那些名字陌生到没有一个认识。
晃神的一瞬间,好像下一秒就要穿起高跟鞋去谈业务,或者拿起相机换上运动鞋去跑采访。
离职一年,我依然怀念那些奔走的日子,并万分珍视那份职业所带给我的宝贵财富,现在创业阶段依然受用:独立思考的能力,努力拼搏的精神,以及内心的信仰。
有人说如果没点儿信念是不配做记者的。
如今脱下记者证,离开新闻中心大楼,摇身变成了“花房姑娘”,但骨子里的那点小倔强却怎么也抹不去。
比如爱多管闲事见到不公正的事件就忍不住要多说几句,比如总有着最初悲天悯人的心觉得依靠自己的力量可以让世界更好一点,比如在生活里更愿意做一个倾听者。
花房开业以来,我给自己的第一个关键词就是“温度”,这里不应该仅仅是一家花店,而是贩卖与美好生活相关的一切。
我在微信公众号上做了一个专栏叫《每天都有温暖的故事发生在这个温暖的花房》,记录花束背后或温馨、或幸福、或感动的一个个瞬间。
花房落在这儿,一年年走过,就会和昆明这个城市里的人有更深的情感关联。同时,我们坚持每个月举办一场有意思的活动,和大家一起过有花的生活。
云南昆明是亚洲最大的鲜花交易市场,出口46个国家和地区,全国10枝鲜切花7枝产自云南。
当初创立The Hours时时刻刻,也是为了能够成为春城对外的一个小窗口,让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可以真正感受花草相伴的生活,让省外游客感受花都的魅力。
开店一年以来,不仅受到了本地爱花之人的认可,我还有幸作为新一代年轻花艺师代表入选云南省最新形象宣传片,与杨丽萍、李心草、晓雪、叶永青、裴盛基、金飞豹等诸位大师一起出镜,为云南代言。
现在,花房里每天都会接待来自全国各地的花友,我们还会奉上自己研制的各种鲜花糕点和鲜花饮品:鲜花饼干、鲜花蛋糕、鲜花咖啡、花酒等等……
目前时时刻刻已经正式开放加盟,希望能够从昆明出发,收集海拔1900米的阳光,然后带给全国爱花之人最温暖的问候。
很多人问过我花房名字”The Hours”的想法起源。源自于美国作家迈克尔·坎宁安的同名小说《TheHours时时刻刻》。
他讲述了三个不同时代、不同社会背景、不同年龄的三个女人一天的故事。有时候,会突然感觉到生活的无力与惊慌失措,我们也深知,这与金钱、地位、荣誉都无关,困住我们的是自己。
每个人都需要和自己对话的空间,而花草无疑是最好的媒介。所以我们建了一个这样的“实验室”,希望让你可以尽情与自己相处。生活本就是一场实验,谁说了一定要有规定动作?
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认清了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
记得之前看过一句话,“我害怕找不到一个我喜欢的方式度过余生”,很庆幸,我选择了与花相伴。
我们寻找的生活,她应该有光,温暖的穿透一切;
她应该有笑声,也应该有泪水;
值得我们我们为她哭,也值得我们为她笑。
全文完
THE END
—
【讲述·Story】
是由鹿石公众号推出的最新专栏。在这里,你就是主编:以第一人称角度做讲述,分享有关花与美!欢迎有故事的同学们积极投稿!今天,大家看到的是[讲述·Story]专栏的第13篇文章,由王黎媛供稿。
投稿及咨询邮箱: gary@sikaston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