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67、道德教育--爱弥儿涂尔干--渠敬东编

2021-06-22  本文已影响0人  47ee4fd45a42

一定的行为模式必然会在相似的环境中重复出现。

意志是在义务的学校中形成的。

最关键的是要把这种有益身心健康的自我控制教给儿童。

由道德规范规定的行为,总是追求非个人目的的行为。

就像尽管在很短的周期内,有机体的所有物质,即细胞完全更新了,但是个人身体和道德方面的特性本质上依然维持不变一样;同样,尽管一代代人始终在不停地更迭,但如果不考虑与年龄相关的次要的差别,社会的集体特征在本质上说依然会保持不变。

当他除了自己之外还另有牵挂时,他更不可能会去毁灭自己。

当一个人只拥有自我时,他所拥有的不过是一个不完整的自我。人在很大程度上是社会的产物。我们身上所有最好的东西,我们所有高等的行为方式,都来源于社会。

我们必然依附于围绕着我们的环境。

激发情感是极其重要的,因为情感是行为的驱动力。

道德教育不是某时某刻的事情,而是每时每刻的事情。

在他看来,一切都应该让着他,他对人们以及事物造成的阻碍总会显得怒气冲冲。愤怒在儿童身上频繁发生。

因为家庭氛围本来就是温馨的,所以特别有可能形成最初的利他主义倾向,形成最初的团结感。

任何不受限制的权力都有无休止地,没有限度地扩张的趋势。

只有当处罚被那些受到处罚的人认为是公正的时候,才具有道德属性和道德价值。

任何违反规范的举动,都倾向于削弱儿童对规范这种不可捉摸的性质的信仰。儿童服从规范,是因为规范被赋予了一种声誉,一种道德力。

纪律在学校道德的运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如果允许违规行为不受惩罚,那么纪律的权威就会逐渐为违规行为所侵蚀。惩罚有补偿作用,可以纠正因过错而产生的恶。

如果教师在表明他的态度时,显露出了犹豫,怀疑和信念的脆弱,那么所有这些都必然会传递给孩子们。

过失行为威胁,损害,削弱了它所侵犯或否认的规范权威。

目的是让儿童对他的行为所激发的感受产生尽可能鲜明的印象。

惩罚是深思熟虑过了的,是冷静判断的结果。在犯错误与惩罚之间便留下了一点儿时间的间隔。

利他主义解释为文化和教育相对迟来的结果。

从原则上说,学者应该努力为了认识而认识,而不要关心伴随他的发现而可能产生的各种实践后果。

外部世界回应着我们的内部世界;世界在我们身上延伸,就像我们充溢于这个世界一样。

一旦他习惯于某种感觉和行为方式,他就会难以离开这种方式,他执著于这种方式,进而执著于那些决定这种方式的东西。

他所能看到的发生在外部世界的一切,都在他的意识里产生了回响。

儿童的内心生活是非常贫乏的;仅仅由为数很少的几个因素构成,而且这些因素还相当不稳定;因而,他的内心生活还没有条件抵制陌生因素的侵扰。成年人的人格,尤其是接受过某种文化的成年人的人格,是不那么容易受到侵扰的。

一个观念,不会因为它能够在我们在场的时候被表达出来的这一简单事实,就成为我们的观念。如果它与我们的心态不一致,我们就会拒斥它;或者说,如果它可以最终强加给我们,是因为有非常强大的道德压力,令人信服的论断,或是一种诱人的,令人折服的激情。

不过,对于各种外来的作用,儿童却开放得多,因为他尚没有一种稳固而确定的心理构造。他还没有许多坚固的,瞬间印象无法介入的习惯。

在所有利他主义中,都有某种利己主义。

为了使儿童依恋这些群体——这是道德教育的终极目的,只把与这些群体有关的意象交给他是不够的。

学校环境是人与人之间不可避免的偶然相遇,这些人以相似的年龄和社会背景为基础结合在一起。

对于儿童来说,重要的事情是清楚地认识到,在某种程度上,他在为大家工作,大家也在为他工作。他们能够得到集体奖赏。

共同观念,共同感情,共同责任,所有这些都是我们滋养班级集体生活的东西。

艺术作品既不传递节律也不传递概念,只传递意象,这个事实足以解释艺术作品的特征。

我们并不都是为反思而生的;人们也需要感受和行动。

今天的教育中,留有我们整个历史的痕迹,甚至是各个民族形成之前的历史。

教育的目的,就是在我们每个人身上形成这种社会存在。融入社会。

社会是根据它的需要来塑造个体的。

教育绝对不能完全交给私人去随意支配。国家也不必垄断教育。

他的思想和性格的形成完全取决于这些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的不计其数的无意识的影响。

某个时期的教育学理想首先表达了这个时期的社会状态。

教育努力使个体成为一种能够控制自身行为的自主存在。

社会组织中的每一种重要变化,都会带来人有关自身观念的同样重要的变化。

教育所表达的就是集体观念和集体情感。

难道我们没有明确认识到,我们身上的精华都应该归于教育吗?

一个没有教育学信念的教学团体就是一个没有灵魂的身体。你们的首要义务和你们的首要关怀,就是让你们即将走入的团体重新找到灵魂。

我们的心态不会在一夜之间就彻底改变;所以,我们必须知道这种心态在历史上曾经是什么样子。

如果不诉诸情感,人们就不可能进行教育。

在儿童注意力不再集中的时候结束课程,允许学生具有某种程度的创造性,自由和运动,人们可以使儿童更加努力,使儿童更加勤奋。

他应该用他游戏中的专注,用他的所有充沛的活力,用他的激情和生命力开始工作。只要这种激情和生命力得到自由地,自发地和自然地扩展,他就永远不会厌倦它们。只有从这样一种教育体系中,人们才能有希望获得这种结果。

儿童必须学会控制和协调他的行动。他不应该成为环境的牺牲品,不应该依赖于自己情绪的突然变化和身外的突发事件。

当欲望和能力完全相称的时候,有意识的人就会感到幸福。

现实世界是有界限的,想象的世界则没有止境。

凡是你打算给他的东西,他一要就给,不要等到他向你乞求,更不要等到他提出什么条件的时候才给他。不过,你一经拒绝就不能改变了,尽管他再三纠缠,你也不要动摇;一个不字说出去,就要像一块铁打的墙,他碰五六次就会碰得筋疲力尽,再也不想来碰了。

------------------------------

读这种外文经典作品,翻译真的很重要,影响和差别非常大,所以说翻译是二次创作真的一点都不错。我在买这类书的时候都会特别挑选最佳的译本。但是从图书馆借书就只能在有限的选择中确定。这本译作读起来有点难啃,因为它的全集中的一本,是有主编,翻译者甚至不是一个人,是几个人,可能就是一个导师带一群硕博做的全集翻译,每个人负责一部分,这样拼凑出来的经典作品,其实读起来也是很累的。

涂尔干的历史影响力和学术地位是不用质疑的,从哲学到社会学的转换,这在国内应该很难,但是在西方教育的模式下,这种类似的转变就太正常了。不得不让我们作为家长需要考虑,孩子们接受怎样的教育和影响对他们的未来会有更好的指引。话说,涂尔干在社会学的咖位,可能中国近现代的名人是没有能媲美的,费孝通可能在国内的名气大过涂尔干,但也仅限于大众,如果在专业里那完全是两个层级的,在国际学术角度就更加不能比了。当然,这都是我的一家之见,我也不是社会学专业人员,仅是兴趣爱好,读过几本同类作品,甚至都不能算业界人士。

阅读,确实可以帮助人生更加通透,也可以帮助成人更好的面对很多苦难。在这个世界里,时间空间,现实,都会被抽离,可能会让自己活得更简单,更纯粹。差别只是,读什么书!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