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们不再谈论梦想
两百多年前,马丁路德金在美国发表《我有一个梦想》穿越了时间,也穿越了整个太平洋,至今仍然回响,仍然让我们觉得有力量。上个世纪80年代,一个被叫做美国梦的东西吸引着无数的中国人,不远万里漂洋过海。而今天,在我们改革开放快40年的时候,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在我们的土地上,开始拥有梦想,开始谈论梦想。这是一件多美好的事情。
我有理由相信,这意味着这一代的中国人已经不用再为吃饱喝足发愁了,可以不为吃好饭穿好衣而焦虑了,不再是在这个小小的土地上,每个人都必须喊出打倒帝国主义的口号了。我们在物质生活逐步被满足的时候,就有了更多的精神追求;当我们的眼界越来越宽广的时候,就有了更多元的价值选择,梦想成为了一个普通青年的标配,我们不用单纯为吃喝拉撒而发愁了,我们知道未来有很多可能,有太多的光明。我们有理由做梦,我们更有勇气追梦。
可是,我们听太多关于梦想的轻飘飘高声阔论,而太少关于梦想的脚踏实地。我现在依然记得,在某天夏天,汪峰在《中国好声音》上,反反复复问起每一个选手你的梦想是什么,被大家调侃成了段子,成了网络上的表情包,好像是一个笑话一样。
其实,这个笑话其实无处不在。你看,教室里从来不认真听课从来不完成作业的小朋友,却每天要重复一百遍,我有一个梦想,我要做第一名。那个十几岁的少女,一边宣告着我要马甲线,一边又胡吃海喝的不节制,还懒散的从不运动。还有那个每天要车要房的青年,从来不在工作上下苦功,还没完没了跟富二代做比较,便自怨自艾,怨天尤人。梦想从来不是笑话,但是不努力的人谈论梦想就是笑话。
实现梦想有很多方法,也有很多的心血和汗水需要付出,但是这之中没有一种叫做反复念叨梦想,无论你用什么样的形式。更重要的是,当我们在反复诉说梦想的时候,到底是因为内心的坚持还是自己都不曾发觉的胆怯?每个人都可以这样拷问自己,我向世界一直强调的,大声宣告的,是勇敢还是胆怯?
越王勾践在卧薪尝胆的时候,我想,他不会跟什么人说起,从政治策略上讲,隐藏越深梦想就越容易实现;姜太公钓鱼的时候,我想,他也不会跟什么人说起梦想,一个钓鱼翁的从容风骨才是才华,而不是四处吹嘘;曾国藩回家守制的时候,我想,他也不会跟人说起梦想,满心愤懑内忧外患,也不过是安心自省。真正的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不会奔走相告的,更不可能是见人就讲述的,岳飞的精忠报国是刻在背上的,也不是刻在脸上的。在历史这面镜子里,夸夸其谈也真的很多,赵括的纸上谈兵到今天依然是我们的警钟。
梦想不会因为被谈论就变得更加高尚,梦想不会因为被谈论就变得更加容易实现,甚至在那些尘封的历史里,我们轻而易举的看见,谈论梦想的,成了笑话,完成梦想的,才是后世的楷模。
在这个喧嚣的社会里,发出声音确实是一件比做成事情更加容易的多的事情,所以,越来越多的人对这些容易的嘈杂的声音趋之若鹜。在那个用语言编织的梦想里,收获一点点可怜的自我满足和自我迷恋,让那个黄粱一梦,显得真切了那么一点点而已。
如果我们不再谈论梦想,不是说我们的心中再也没有梦,而是我们都更加诚实的面对梦想,一边做事一边反思一边修正,往前看,我们知道有诗和远方的地方,回头看,我们知道我们走过的弯弯曲曲起起伏伏。而不仅仅是那些轻飘飘的话而已。
如果我们不再谈论梦想,不是说我们的梦羞于见人,而是我们的梦都在我们的汗水里,而不是口水里。永远不要低估自己的勇敢,不是昭告天下就能始终坚持,而是内心执着,言行坚定。
如果我们不再谈论梦想,我知道这世界会安静很多,可我觉得这让我离梦想又更近了一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