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法电视剧

小众的青春,你看懂了吗?

2018-07-30  本文已影响11人  无忧的花开
小众的青春,你看懂了吗?

对《与青春有关的日子》(以下简称为《与》)电视剧的评论,呈现两个极端:一是誉为神剧,一是当作垃圾。

神剧说最有力的证据,王朔同志很喜欢,将该剧称作是当代版本的《红楼梦》。王朔作为一代文化牛人,他的品味和鉴赏水平,当然不容怀疑。在王朔的引领下,对《与》剧的溢美具体化,称作是唯一一部可以拿来同胶片相提并论的电视剧,导演在结构处理、镜头处理、演员、音乐、场面调度、拍摄手法上都表现了纯熟的电影手法,等等。

烂剧说更倾向于抨击剧情和人物:太长了,太贫了,机位都不动一下,几个无聊的家伙可以侃上十来分钟,说些不着边际的话,剪掉一半不会影响其完整性。故事里这群人的青春令人感到恶心,多角的爱情,脆弱的友情,尽毁的三观,等等。

两种极端的评论,勾起了我极大的好奇心,于是决定一睹为快。

说实话,观影的过程,没有血脉贲张,也没有十分动情。更多的是好奇,和对虽然同属人类,但语境、行为、成长、思维却完全不同的另一类人的不理解。

⒈集体缺席的家长。整剧就是青春荷尔蒙的肆意飞扬。往过路人身上吐痰玩、揸架,揸琴,拍婆子,南下广州闯荡,玩的就是心跳。

十几岁的孩子无知即无畏,常常玩的过了界。许逊因打架斗殴劳改三年,之后和乔乔又因敲诈勒索坐牢。卓越为朋友义气送命。高洋和李白玲做生意被骗,流落他乡。

期间,负有监管责任的家长集体缺失。把未成年的孩子抛给社会,犯了错直接由政府专政机关教育。

而在我及周边人的成长经历里,家长是影子般的存在。从吃喝拉撒到学习玩乐到成家立业,无不操碎了心。剧里放养式的家长,无疑是中国家长中的另类。

⒉被表演的生活。《与》中几位主人公小时候最爱玩的游戏是,模仿革命故事题材,玩真人cs。长大后,不玩游戏了,生活却变成了戏剧。

各人扮的角色与小时候大同小异。小弟兄们以高洋为中心,吃喝玩乐吹,揸架揸琴做生意,钱财和女人不分彼此,提前进入共产主义。

日常对话,借用当时流行的几部经典电影台词,反复地贫。某某病愈:列宁同志已经不发烧了、他已经不咳嗽了、他已经可以下床走路了。讽刺某某不了决心:胆小鬼是上不了战场的, 放心吧,我会用鞭子狠狠地抽你们的!因为打群架集体进拘留所,互相传递着“消灭法西斯,自由属于人民”的暗号;无聊时,一人接一句电影台词,哪哪不挨,纯为好玩。

⒊开放的两性关系。李白玲是高洋的女朋友,后来高洋把李白玲让给方言。方言和李白玲交往的同时,和谭丽上床,和乔乔、百姗暖昧,和金燕打情骂俏。乔乔是许逊的女朋友,她同时又给汪若海接近她的机会,享受着方言对她的暖昧。夏红作为冯裤子的女朋友,不仅接受了高晋对她的追求,还对卓越念念不忘。

如果仅是年轻人的胡闹,也就罢了。看到高洋和金燕未婚同居,金燕父母竟泰然处之,见怪不怪。我怀疑我是假的中国人了,60年代的人都如此开放了?

不过,《与》剧的标签就是大院子弟、文革时期。对于普通人来说,他们的青春故事,本来就是用来猎奇的。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