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投稿(暂停使用,暂停投稿)简书电影古代文化

我为什么感谢《芳华》

2017-12-23  本文已影响174人  基于云上的猫

迟到的随笔、随想以及一点历史。其实我根本没资格谈论这段历史。一个芳华还在的人的感受。

一、

我是个95后,我们这代对于这段历史是完全陌生的。

平心而论,《芳华》在故事组织等方面并不优秀,感觉不如《集结号》。虽然展现了文革到改开这段意义非凡的历史时期,但是既不全面讨论的也不深刻,很多东西都是点到为止。不过,诚然,这是这个时代能上映“信息量”最大的作品了。对我历史“战争贩子”加现行半吊子军迷来说,《芳华》最大的亮点可能是那个6分钟的长镜头。这是这部电影中仅有的战争场面,从骡马队遇伏,到刘峰领头反击,再到坦克支援,整个长镜头一气呵成,干净利索,尺度也非常大。我想这6分钟足够在国产战争电影史上留名,远比战狼那56亿票房有价值,即使《芳华》称不上是一部战争片。

这个6分钟的长镜头可能容易使人联想起乔·怀特在《赎罪》中展现敦刻尔克大撤退长达4分半的长镜头。在一个剧情片中展现一个至关重要的历史事件,但是又不能占用太长时间,于是《赎罪》就用4分半的,略带炫技意味的长镜头囊括了整场敦刻尔克大撤退。同样,《芳华》也用一个六分钟的囊括了整个对越战争的战斗。十年动乱素质下降的我军,在树上伏击,神出鬼没的敌人,80式钢盔,火焰喷射器,62式坦克,该有的都有。唯一不该有的是天上的飞机,因为双方空军都未参战(当然有些历史细节也蛮牵强的)。不该有的也没有,整个电影没有出现敌人一个旗帜一个军服,以至于我们这辈有很多人都不知道是在跟谁打,以为是在和印度打,回去一查才知道这叫对越自卫反击战。

就冲这6分钟就该感谢《芳华》了。

《赎罪》中关于敦刻尔克大撤退的长镜头

二、

记得我还在上初中的时候,曾经有一伙民间人员打算自费拍一部关于对越自卫反击战的电影。名字叫什么记不清了,只记得这部电影最后只放出了一个花絮样的预告片,当时整个军迷圈子都很兴奋,然后便没有下文了。

今年我选了一门公共通识课,叫做《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给我们上课的是我们的教学论老师,一个典型的中年男子,应该是70年左右出生的。他的选修课其实上的还可以,不过我们很多人对当老师有抵触心理,因此对他和他的其他课也都不感冒。

更何况是通识课呢,整个教室都在玩手机,所谓的上课也是在放一部又一部纪录片。在最后一节课,一部关于中途岛海战的纪录片放完之后,老师又放了几段视频。这些视频是用DV录的,用的也是最老套的剪辑,这段视频里有友谊关,也有西南特有的低饱和绿的高山;有高山下的花环与墓碑,也有穿着65式军服的老兵。很明显,这是一个有关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和之后轮战的追掉活动的视频。

老师自己认认真真地看着,台下的同学依然在玩手机。对于我们当中很多人来说,这视频和视频背后的历史是完全陌生的,不知道他们的事迹发生在何时何地,更不知道他们曾经付出了什么。

视频放到最后,老师哭了,近乎抽噎地告诉我们要珍惜现在,珍惜和平。

惊讶的同学们给了老师热烈的掌声,尽管当中很多人还不知道这是哪场战争。

不知道也正常,因为好像根本没谁讲过,印象中初中课本提了一句,高中就再也没提过了。但我是历史科班生,课虽然还没上到这一段,但我们的课本总得写写吧。

“1979年2月17日至3月16日,中国边防部队在广西、云南边境地区对越南进行了自卫反击、保卫边疆的战斗,维护了中国南部边境的安全。”

很遗憾,这是我们教材《中华人民共和国史》509页的篇幅中对于这场战争唯一的记述。

虽然这本书对于我们来说基本是无用的,但是这本书的缄默不言也可能体现了一种态度吧,这种态度对于我们来说并不陌生,这个态度很关键,有时候可以注销掉我们的社交账号,甚至砸掉我们的饭碗。

高山下的花环

三、

但是课本上的一句话抹杀不了这场战争的重要性。从大格局来说,这场战争是整个冷战史中的重要一部分,是联美抗苏“一条线”战略的体现,我是国针对苏联威胁做出的反应。这场战争摧毁了越南北部的战争潜力,瓦解了越南的“印度支那联邦”计划,为改开创造了一个有利的国际环境,并且某种程度上迫使苏联出兵阿富汗,继续援助越南也加重了其财政压力,成为解体的诱因之一。

1965年,随着《人民日报》和《红旗》杂志一篇《把反对赫鲁晓夫的修正主义的斗争进行到底》的文章,中苏结束了三年多的争论,关系彻底决裂。然后就是美国结束“特种战争”,直接出兵越南,我们援越抗美。越南/北越很是厉害,硬是把法国和美国活活怼了出去,仰仗苏联的支持以及在凝固汽油弹中磨砺出来的军队,号称自己为“世界第三军事强国”,并且开始扩张。此时美守苏攻。

1975年北越统一南越,1976年建立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77年与老挝签订《友好合作条约》控制老挝,1978加入经济互助委员会,与苏联签订军事同盟性质的《苏越友好合作条约》,78年12月底集中了18个师共20多万正规部队,分兵5路向臭名昭著的红色高棉发动“闪电战”,到1月12日就基本占领柬埔寨,并开始扶持韩桑林傀儡政权。印度支那联邦的建立眼看只有一步之遥。

这意味着,中国南边即将出现一个亲苏强敌,从而形成腹背受敌的劣势。对此我们决定先发制人,对越南进行一次惩罚性的打击。2月17日,作战开始,我们节节进击,越南的精锐部队虽还远在柬埔寨,但是其地方部队、公安部队和民兵进行的顽强阻击,给我军造成了巨大伤亡。达成作战目的后,我们撤出,同时执行了“焦土政策”,摧毁了越南北部的战争潜力。焦土政策在大规模战争结束后还不算完,直到现在网上还流传着收购水牛蹄子壳的卡车变速箱一档的梗。

当然,《芳华》和它带起的讨论也让我们知道了这场战争远远没有这么轻松。

《高山下的花环》剧照

四、

啊,我心里一阵冷飕飕!那令人不寒而栗的动乱年月,不仅给人们造成了程度不同的精神创伤,还生产出这样的臭弹!如今臭弹造成的恶果,竟让我们在这生死攸关的战场上来吞食!

——《高山下的花环》

越南当时有充足的理由号称自己是世界第三军事强国,但坐拥600万军队的我们却着实不敢。文革虽然对军队影响较小,但那也只是相对而言。1966年8月16日,在林彪的提议下,中央军委作出了《关于改革部队军政教育时间比例的决定(草案)》,规定政治教育时间一律占部队工作时间的50%;军事训练时间,全训部队为40%,半训部队和半生产部队为20%,生产部队为10%。其他工作如果和政治教育发生矛盾,都要给政治教育让路。凡是不赞成“政治可以冲击一切”的干部,都被扣上“单纯军事观点”等各种政治帽子,导致军事干部不敢抓训练。再加上全军先后派出280万干部、战士执行“三支两军”人物,部队常年得不到训练,战斗力受到严重削弱。*

军工也受到了严重干扰。有些科研机构被撤销,有些工厂处于停工半停工状态,生产出来的装备也要么质量不合格要么就是干脆不配套。59式坦克虽然是59年装备部队,但是直到70年代初产量依然极为有限,文革期间生产的质量也堪忧。空军喊出了“歼6万岁”,但是全军1969年-1971年接受的700多架歼6有50%缺少必要的配套器具*。打越南时,从福建运来的原本用于在炮轰金门的炮弹发发响,但是“批林批孔”时期生产的弹药却大批哑弹。在那部《高山下的花环》中,小北京就死于两发1974年生产的82式无后坐力炮的哑弹,记得愤怒的连长还骂道“批林批孔,批你姥姥”。(*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长编》第三卷,广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冗员严重也是军队战斗力下降的原因之一。军队是文革中最安全的地方,“没人敢欺负解放军吧”,正如电影里所示,很多高干把自己的子女送到军队。开战以后,据说还有人直接打电话到前线,然后就有了雷军长的怒斥“开后门开到我流血的战场上来了”。当然很多高干子弟一样冲在了最前线,比如“小北京”的原型张力烈士。

这些在《芳华》里都是略略的旁敲侧击,好像不能把话说全似的,不过既然点到了,那也是应该感谢的。

五、

其实我根本没资格在长辈面前谈论这段历史,但是,可能过不了几年就只有我们这群年轻人在谈论这段历史了。历史是写给未来的。

共和国史老师经常对我们说,文革毁掉了整整一代人。拿的当然是老三届的例子,1968年知识青年上山下乡,1978年回城,时间过去了十年,这十年又恰恰是学知识的时候,大好芳华就这么被浪费掉了。回城后国家安排就业,但是92年又赶上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因为年龄已大而且又没受过什么教育而大批下岗。现在想想他们很多其实还不是最惨的,他们至少上了那么几天学,也没死在对越的战场上,他们至少还活着。

《芳华》里的文工团团员们大多也很幸运。当然,最幸运的还是我们。

不过我们才20。20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我们才经历了历史这出戏的第一幕。今天同学家里打电话过来,很是恼火,说是他爸爸私自给他买了一份保险,一年一万,管着的是65岁以后的。我们现在这帮“丧”气满满的年轻人当然不会认帐,更何况我们被所接受的历史教育所恐惧着,周期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45年间,谁能保证什么事情,谁晓得会发生什么事情。

对我们,年轻人来说,我们不会也不想去保证什么,正如我们去年不知道今年火的不是VR而是区块链一样。我们只会去争取一些东西。让自己变得更好是一方面,不让历史的悲剧重演也是一方面,这也是我们老师对我们的期许。当今这个国度什么最容易重演,恐怕是文革吧。但其实从某种意义而言,文革不会重演,压根不会1:1的复刻,因为我们这几代人很多都不知道什么叫文革了。我们基本都只是听说过,至于有多黑暗,都不知道,所以真正意义上的重演是做不到了。

但是,我们或许可能会做的更离谱,做的更糟,因为将来很可能找不到前车之鉴的“鉴”了。我们故意掩埋或是不加以重视的历史太多了,等当事人们一走,就会出现很多历史空白期。到时候人们对这段历史要么遗忘,要么就是谈论一段不够真实历史。其实,历史学家很像是捡垃圾的,当别人都在向前走的时候,他们回过头在历史的垃圾堆中捡垃圾,把寥寥的史料细细研究一番,填补上那些历史的空白处。

但历史学家做的时候都已经迟了,历史在此之前已重演了数遍。应该感谢《芳华》,它把这几这段重要但几乎被遗忘的历史重新带回到人们的视野,带入进这个风风火火的互联网使得被人们讨论着。于是在各个地方,比如微博的评论里,我们这些年轻人能看到自己的上一代人对这几段历史的回忆、反思、感叹。虽然这些东西只会红火上几天,然后随着下一部新电影的上映而销声匿迹,但是《芳华》开了一个好头。希望有一天,关于那十年甚至我们95后父辈所经历的历史,都能被像《芳华》的历史一样被人们温故,再次讨论起来,哪怕只是旁敲侧击。

希望不再有烈士徒劳地离去。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