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展览(89):詩情引碧霄——戴敦邦图释唐代诗歌展

2024-04-29  本文已影响0人  柳书岫

跑了很远的路来交大闵行校区文博楼看展,展览名称为“詩情引碧霄——戴敦邦图释唐代诗歌展”,这是我看的第二场戴老的展览。

此次展览共分为三部分:

1、“飞流直下三千尺”:

盛唐时期,优裕的物质生活让文人士大夫纵情山水。壮美秀丽的山川河流、宁静优美的田园风光、悠闲自得的田园生活成为诗人们理想的精神家园。

他们把山水田园或看作求官出仕的"终南捷径",或脱离宦海风波的隐匿之所,或麻痹敌政的韬晦之计。

诗人们的隐匿情怀与山水田园相结合,酿就了一种向往自然、追求超然独立的文化心态和崇尚自然的审美情趣。此类诗歌风格清新自然,意境淡远闲适,写景状物工致传神。

2.“故乡今夜思千里”:

古人交通不便,再加上社会动乱,时光易逝,使得缠绵的离情化为一首首别具一格的送别诗歌。

旅途的漂泊,行役的艰难,仕宦的沉浮共同汇聚了无尽的悠悠乡愁。

诗人们将自己主观的离情愁绪融化为对客观物象的描述,营造出凄迷伤感的意境氛围,使作品传递出耐人寻味的诗情画意。

因此,此类诗歌在承载古人复杂微妙的情感意义的同时,也由其特定的外在表象使其兼具了画面美和情感美。

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是此类诗歌最主要的特征。

3、“古来征战几人回”:

唐朝中后期,社会动荡,国运渐衰。诗人们将自己的命运同王朝的兴亡衰盛紧密联系在一起,在边塞诗以及咏史怀古诗中抒发出了对家国衰败的感慨以及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刻思考,诗篇洋溢着感伤颓废的情调以及藻饰繁缚的风气。

此类诗歌景别致而凄美,情愁苦而悲怆,充满着愤慨沉郁与感伤悲哀的情调。

它们如同一面时代的镜子,不仅深刻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而且具有不朽的历史和社会价值。

这个展我很喜欢,可惜路太远太远…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