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记——写在离开济南的列车上
作为一个山东人,到一趟济南,应该是件稀松平常的事情。先不论济南在全国31个省会城市中处在什么位置、受到何等评价,最近几次到济南,的确产生了一些别样的感觉。
我没有去过北京、上海、天津、广州、深圳、杭州,曾去过一次成都和青岛,无论怎么说,济南绝对是我生命中经历的大城市。
以前,生活早济宁,一个不大不小,但还算安逸自在的城市,自以为自己的level不低于省城人。
济南,真正给我大城市的感觉是在二〇一七年,我到村里工作之后。村子不大,街面上来往的大多是老弱妇孺,还有一个把我当“大人物”的更叔,青壮年基本上都不在家了,总之,这个村子就代表了当下中国所有农村的基本面貌。若是细致的把村里的每一个场景都描述下来,一个笔记本是不够的。一言以蔽之,三个字——最基层。
后来,经过工作调整,又到了另外一个村子工作,同样,也是三个字——最基层。
怎么形容“最基层”呢?简单来说,就是这么一种状态:长年累月的看不到高楼林立、车水马龙、红男绿女、灯红酒绿、纸醉金迷、珠光宝气,单调、寡味、无聊到了相当一定程度,好像不仅是“无聊”,甚至还“悲聊”。
在我看来,世界上最复杂的逻辑关系就是中国农村的辈分关系,谚语“摇篮里的爷爷,拄拐棍的孙子”笔笔皆是。所以呢,村里的女性姑且统称为“三婶”,男性呢,也就称为“三叔”。
朝晖初映,会看到“三婶”身着旧衣旧鞋,下地锄禾。
高日在南,能闻到“三婶”掌着铁锅铝勺,入厨烧饭。
夕阳西下,偶听到“三婶”迎着“三叔”臭脸,相互吵闹。
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来回往复,往复来回。
我不是济南人,我只不过是济南的过客。我更不清楚从日出到另一个日出,在这里发生了多少的悲欢离合或卿卿我我、夜店狂欢或咖啡音乐、欲云望雨或品茗叙旧,总之,与我长处的乡野两个世界。若此刻,我有一番追求奢华的愿景,顿时便会爱上了济南。
在村里,和“三婶们”扯不完的柴米油盐。
在济南,与“众美女”经不完的擦肩而过。
突然间呢,大脑里混沌一片,我到底应该属于乡野,还是应该属于济南。
毕竟,原野清风曾让我心旷神怡。不过深夜空寂也让我孤独落寞。
然而,满目琳琅已让我心生羡慕。但是人头攒动亦让我心里憔悴。
我寄情那片乡野,也喜欢这座城市。没有哪件事物会满足一个人所有的热爱,乡野如此,济南亦如此!
不过我有一个观点,也许这只是当下社会暂时的割裂,无法同时选择乡野和济南。终究有一天,乡野济南会随着社会进步交融在一起,让人们能够同时属于!
再见,济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