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生活社优秀作品荟萃文·心·声

“幸福”去哪儿了

2023-10-22  本文已影响0人  兴时态_198812

《“幸福”去哪儿了》

一、幸福感的流逝

这个世界上有两种人最幸福:一种是淡泊宁静的平凡人;一种是功成名就的杰出者。

如果你是平凡人,你可以通过修炼内心、减少欲望来获得幸福。

如果你是杰出者,你可以通过进取拼搏,获得事业的成功,进而,获得更高层次的幸福。

匆忙的根源,则是信仰的丧失,各个阶层连同国家都被极其卑鄙的金钱交易拖着走。

世界从来不曾如此世俗化,如此缺乏爱和善良。

人们忙碌而又专心地替自己打算……为他们的日常生活惨淡经营,而追逐起幸福来绝不会像今天与明天之间所可见到的这样急切,因为到了后天,也许一切追逐的时机都将告终。

这种充满焦虑的期待和贪婪的攫取引发了灵魂中的全部卑鄙和私欲。

所有靠物质支撑的幸福感,都不能持久,都会随着物质的离去而离去。只有心灵的淡定宁静,继而产生的身心愉悦,才是幸福的真正源泉。

二、无聊是原罪

与动物不同,人是一种会感到无聊的生灵。

即使生活所需已备,总是还有富余的关注力,倘若他找不到合适的事件和活动,会指向时间流逝本身。

平时紧密织就的事件地毯,本是用来为感知掩盖时间的流逝,会变得稀松露线,为窥见一种所谓空洞的时间开放了视线。与纯粹的时间流逝进行的折磨人的约会,我们称为无聊。

无聊让我们体验时间流逝的一个可怕方面,不过以佯谬的方式:因为在无聊中时间恰好不想流逝,它停顿,它让人难以忍受地延长自己。

一种真正无事的时间根本不存在;总会发生些什么事。

没有事件根本就没有时间,因为时间是事件的持续,所以严格地说来,它根本不会空洞。

倘若缺乏一种生动的兴趣与事件相连,对于空洞的感知方才出现。

原因可能源于主体,或者客体,大多在于两者。

涉及主体,它可能没有生气,经历贫乏。它感知太少,由此会很快感到无聊。

当然也不能过于没有生机,否则它根本无法发觉自己缺少什么。它只会发愣。

也就是说,人们还是需要最小量的开诚,好奇和经历准备,以便能够无聊。

涉及无聊时的客体,情况可能会这样,所遇现实确实显示供应太少,魅力太小,比如面对机械过程时的单调。

起先的无限魅力会由于例行程序和习惯而丢失。曾经的消遣会变成无聊。

外部事物之有规律的重返,其实是生命那可爱的建议,这由可靠及惬意的感觉促成。

但也可能发生这样的事,习惯那如此的惬意突变为无聊,而后者能上升至疲惫的绝望。

一个充满幻想和被唤醒的人,倘若外部魅力消退或缺乏,是能以内在事件(回忆、思想、幻想)在一段时间里设法应急,但不能太久,不然时间对他来说会太长,最后他也会觉得无聊。

三、焦虑是恶习

恐惧对于每个人而言都是极为常见的。

倘若我们不未雨绸缪,等到事情真正降临时,我们就会变得焦急难耐,而这种焦急慢慢地会演变为内心的恐惧。

它同忧虑、急躁混合而成的情绪,会在不知不觉间侵入我们的心中,像慢性毒药一样渐渐吞噬我们内心的宁静。

如此一来,我们在第二天到来之前,便会由于内心脆弱而无法坚持下去了。

所以,真正需要我们提高戒备的,是大大小小的恐惧。

干好每天应该干好的事情,明天的事情就留给明天去解决吧。

造物主之所以要把一年分成多少天、多少小时,其意图便是让我们合理地分配时间,有条不紊地生活下去。

不同的时间有不同的事情等着我们去做。

譬如,在夜晚的时候,我们看到满天繁星,便会心情愉快,我们在一天疲劳以后可以安睡,这便是夜带给我们的最大的恩赐。

我们所需要做的只是好好地享受夜色,然后更好地迎接第二天的来临。

我们总是喜欢说“假使,可是,那么,也许……”等词语,它们就如同一种自我暗示,在告知我们内心的悔恨和不祥的预兆。

这种模糊不清的东西,让我们对未来有着未知的恐惧感。

我们生活在这种阴影之下,备受困恼与煎熬。

可是仔细想一想,你便会疑惑:为什么我们要这样苛求自己、自寻烦恼呢?

我们总能在一些作品和演讲中,得知人类或许将要灭亡的论调,地球可能会变成碎片,我们因此而感到恐惧和可怕。

我们生活在这种论调的阴影中,我们的人生也因此充满了不安。

我们总是能愈挫愈勇,悲剧之中常常能够让我们发现很多壮烈的事情。

遭受苦难的时候固然会心碎,可是我们却总能忍受挫折,从而变得更加坚强。

可是,有时小小的针刺却足以使我们浩气泄尽,我们的缺点也暴露无遗。

这道理就正如,猎象对我们而言是一项壮举,可是找蚊子却显得极为渺小一样。

我们总是在自我蒙蔽,自我欺骗,明明内心充满恐惧,却又不肯承认,也不敢直视与面对它。

这种恐惧一旦演变为焦虑,便会扰乱内心生活的秩序,而一旦心灵没有戒备,各种使我们头痛的“小鬼”便开始伺机活动。

我们总是会有各种担忧,工作、健康、钱财。

有人告诉我,有一个女人靠替人擦地板过日子,却仍有余钱奉献给慈善团体,可是当她后来嫁给一个富翁之后,就不再奉献了。

因为她开始为了钱财而恐慌,时刻担心自己的钱财被他人觊觎或遭受损失。

除了焦虑以外,我们还时常受到两种不好的心理习惯困扰。

第一种坏习惯是犹豫不决,这是最可怕的。

因为它不但让我们遭受失败,也会带来恐惧。

无法果断做出决定,而只是将事情搁置在那里不去理会,到最后只会让情况变得一团糟,以致落入无法收拾的地步。

第二种坏习惯便是不做出十分确定的决定,只决定一半。

这就好像你只把自来水龙头关上一半一样。

我们必须很坚决,要不就完全把事情丢开,此后再也不去理会,要不就表示出完全的决绝。

总之,不管我们采取怎样的方法,不变的一点便是,我们必须确定且决绝,采取行动,把结打开,走过桥去,毫不犹豫。

在情况紧急的时候,丝毫不允许你迟疑,你必须毫不犹豫地做出选择、采取行动,因为你一犹豫,就会拖累你后面的人,而整件事情也会因此受到影响与损失。

实质上,大人物也常常身处焦虑的处境。

曾任四届英国首相的格兰斯顿,每次讲演前都会失眠。

他一方面担忧自己到底该说什么话,另一方面又担忧自己不该说什么话。

虽然他是一个十分虔诚的教徒,可是依旧难免会浪费时间和精力于此。

四、利己与同情

人心有两种成分,一是利己心,二是同情心,二者都是人的本性。

人在年轻时欲望强,容易把自己的利益和成功看得最重要,名利欲望的满足往往是快乐的主要源泉。

随着年龄增长,同情心应该逐渐占据上风,更多地从惠及他人的善行中汲取快乐了。

同情,即人与人以生命相待,乃是道德的基础。

没有同情,人就不是人,社会就不是人呆的地方。

人是怎么沦为兽的?就是从同情心的麻木和死灭开始的,由此下去可以干一切坏事。

同情是以利己的本能为基础的,由之出发,推己及人,设身处地替别人想,就是同情了。

自己觉得不利的事情,也不对别人做,这叫做正义。

相当于孔子所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自己觉得有利的事情,也让别人享受到,这叫做仁慈。

相当于孔子所说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利己和同情两者都不可缺。

没有利己,对自己的生命麻木,便如同石头,对别人的生命必冷漠。

只知利己,不能推己及人,没有同情,便如同禽兽,对别人的生命必冷酷。

中国儒家也强调同情,但往往否定利己,使得推己及人失去了基础。

五、语言的品质

没有精神内涵的伪文化,与真正的文化风马牛不相及。

之所以需要这种伪文化,恰恰是为了掩饰自己的没文化。

人们忙于逐利,内心空虚,彼此厌倦得要命,因此不惜一切代价要“把自己弄得有趣一些”,于是浑身上下撒满了文化的佐料,这样就可以“把自己当作诱人的美餐端上桌”了。

教养就意味着使自己对于人的可怜和卑劣、竞争的残忍、聚敛的贪婪、享乐的自私和无耻都视而不见。

粗俗而要装得优雅,空虚而要装得心满意足,在语言表达上就会虚伪和夸张。

人们已经变得如此复杂,以至于只要他们想说话、发表意见和据之行动时,他们便必然会不诚实。

因此,在表达时显示了一种野蛮的任性和夸张。

丁俊贵

2023年10月23日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