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秦帝业白起之势第二部分白起其人(十三)
长平之战·白起出山
秦军和赵军就这样在长平这里激战了一年,双方都没有什么太好的办法改变想吃的局面。我们都知道,战争这种事情,绝对不仅仅是战场上的兵将厮杀那么简单,更是在考验一个国家综合实力。一旦国家陷入到消耗战当中,大量的人力物力都要渊源不断地输送到战场。按照《孙子兵法》云:“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粮不三载,取用于国,因粮于敌,故军食可足也。国之贫于师者远输,远输则百姓贫;近师者贵卖,贵卖则百姓财竭,财竭则急于丘役。力屈财殚,中原内虚于家,百姓之费,十去其七;公家之费,破军罢马,甲胄矢弓,戟盾矛橹,丘牛大车,十去其六。”可见战争是一件十分消耗国力的事情,一旦陷入战争的泥潭,整个国家的物力财力都有可能因此枯竭。因此,长平相持得这一年,实际上也是考验秦国和赵国综合国力的一年。焦灼的战争状态,使赵国和秦国陷入了深深的焦虑当中。
于秦国来讲,一是军力、国力消耗太大,再这样打下去,秦国的实力将会大打折扣。而且从战争形式来看,王龁与廉颇能力相当,想在廉颇这里讨便宜希望不大。眼看着秦国兵士越来越疲惫,军心越来越不稳,如果没有一个作战能力更强,军中威望更高的将领上阵,秦军的崩溃也只是时间问题。二是时间太长了,长则生变。一旦赵国请来救兵,尤其是楚国出兵,秦国将会面临多线作战的局面,那时秦国败局将不可挽回。
于赵国来讲。一是这场的拉锯战,赵国国力也已力竭,与秦国一样,也在死撑。实际上这种困难程度之于赵国来说更甚。秦国经过商君变法,从政治上、军事上、经济上,国家实力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商君虽死,但商君之法在秦国一直被执行 ,这是秦国日益强大的原因。而且当时秦国经过多年征战,国土面积已经占到了七国的一半。在那时有土地就有人口,就有粮食,并且商君变法提出了很多移民优惠政策,周边国家百姓大量迁入秦国,使秦国日益强盛。赵国在赵武灵王时期进行了胡服骑射的改革,实际上也仅仅是军事和时装界的一次革新,并未在政治上、经济上以及生产上对赵国进行根本性的改善。 赵国此时国土面积及国家规模也就是秦国的三分之一左右,这种国家规模和人口规模以及生产力规模上的差距,让赵国陷于更加困难的境地。这是一种不对等的竞赛,再这样熬下去,赵国一定会先于秦国崩溃。二是赵王对廉颇由失去耐心到失去信心。以廉颇的作战方针,坚壁不出,虽说没有闪失,但也不会进取,实际上就是在消耗赵国的国力,没无法指望廉颇建立奇功。这样打下去,如果秦国坚持不撤兵,那赵国只能等着失败。三是赵国外交屡屡失败,别国的帮助指望不上了,要想扭转局面,只能靠自己。廉颇没指望了,但廉颇已经是赵国最好的将领了,在这个危急关头,还有谁可用?这个问题困扰着赵国。
如何才能打破这个僵局呢?秦国和赵国似乎都想到了一个办法,那就是换将。通过更换将领,重新给军队注入新的活力和战斗精神,从而改变残酷而艰苦的胶着局势。可以说,这个选择是必要的,也是迫不得已的办法。拥有相同想法的秦国和赵国,接下来的又会分别走上什么样的道路呢?
我们先来看秦国。大家到了现在肯定要问一个问题了,那就是秦国最牛的将领并不是王龁,而是白起,那么这么重要的一场战争,怎么秦国就没有让白起上呢?这就要从白起起家背景说起。白起是由秦国相国魏冉提拔重用的。在伊阙之战,白起以少胜多,全歼韩魏联军24万人,凭这一傲人战绩确立军中的地位。当时秦国宣太后、魏冉、高陵君、华阳君、泾阳君可以说是在同一个势力范围之内,他们围绕着宣太后,形成能够左右甚至主导秦国政坛的政治政治集团。白起既然能够迅速被委以重任,担负几场重大战役的将领,与这一集团的扶持和信任重大的关系。可以说,虽然白起以战功奠定在军队中的不可替代的地位,但能在秦国有着向寿、司马错、王龁、蒙毅这些名将中脱颖而出,政治背景是很重要的。可以说,白起肯定选择了战队,并选择站在宣太后这一集团。在秦昭襄王前期,这一集团的政治势力很强大,白起作为这一集团的军事骨干成为翘楚也不稀奇。
随着秦昭襄王在在政治上的不断成熟和对权利的逐渐掌控,他需要形成以自己为核心的统治势力的愿望逐渐增强,并且在施政前期对魏冉的屡用屡罢这一点也可见一斑。但由于在那个时期确实没有比魏冉能力更强的政治人物,秦昭襄王还是需要魏冉搭伙共谋天下。除了政治团队不一致,在治国方略和对外攻守策略上,秦昭襄王和魏冉两个人是不谋而合的。这也是魏冉能长期执政的重要前提。待范雎出现后,秦昭襄王终于看到一个政治伙伴,一个完全可以代替魏冉的人物出现了。经过几年经营,秦昭襄王废宣后、罢魏冉、驱逐其余党。这时白起并没有被清算,一个主要原因是秦国已经确立了争霸天下,统一六国的目标,这时一个能打并且在国家军队中具有无上威望的人的是十分重要的。尤其是在关键时刻,这个人的作战经验以及对战场的驾驭能力,完全可以左右战局。同时,秦昭襄王不怕白起此时会有异变,因为此时秦国新一代的将领,比如王龁、蒙毅等已经成长起来人,虽然不是超一流选手,但也算是顶尖人才。实际上,秦昭襄王也是在等一个人,一个可以替代白起的人。所以,长平之战白起并未一开始未被列为主将。秦昭襄王希望王龁在长平之战中建立奇功,成为秦国新一代的军事代表,这样,白起将成为弃子。这应该是白起未能在一开始,就成为长平之战主将的原因吧。
但是随着长平战争的不断推进,秦国遇到了这些年来最为艰难的局面。秦王眼看着自己的几十万大军被挡在长平,难以向前踏足一步,而国内的资源有源源不断的输送到前线,但是收效却是很小。长平就像是一个永远也填不满的大嘴,不断吸食者秦国的战士的生命,大量的粮草和国家财产。长此下去,秦国国力将会大伤。退兵么?秦王咽不下这口气。如果退兵,那争雄中原的大门的大门将会再次关闭,再来上多少个年头,秦王才能获得这样的机会,谁也不知道。而此时的秦王已经66岁左右,上天留给他的时间也不多了。有生之年,秦王的作为还能有多达,秦王在秦国所有王当中能够排在一个什么位置,使秦昭襄王陷入了沉思。秦王不愿意做一个平庸的王,他要建立不世的功业,让子孙以自己为楷模,打造统一天下的宏伟目标。所以,秦王不会退,这一仗要打下去。
但是前线不容乐观的局势让秦王陷入困顿。但是秦国还是有一个可以担此重任,并且无论是战斗能力还是作战经验都能让秦王放心的人在,这个人就是威震诸侯国的武安君白起。但是恰恰又是这个人,秦王不愿提起。因为秦王现在已经摧毁了魏冉集团的势力,但是于都尚未肃清,而白起就是这余毒当中的最强的势力和代表。白起会不会在这个时候帮秦王一把,白起会不会全力以赴地征讨赵国,在秦王脑海中打了一个大大的问号。但是,如果白起能够出征,对秦军来说意义的确非常重大。白起是谁,白起是秦国第一名将,也是战国中唯一建立了不败神话业绩的统帅。根据以往的经验,谁跟着白起干,谁就能打胜仗,就能建功立业,所以,白起是胜利的象征,也是秦军摆脱困境的最有力的支撑。白起带给秦军的是胜利的曙光,是建功立业的机会。但是之于赵国,白起是噩梦,是死神,更是死亡的阴影。所有人都知道,白起率领的秦军不是来打酱油的,也不是来作秀的,以他一贯的表现来看,是来砍人头的。败在他手下的将领不计其数,更有几十万大军首级成为了他的战利品。如果白起这时出现在战场上,赵军会陷入绝望的。所有的这一切,让秦王不得不下定决心请白起出山,统领秦军打好长平这场战争。秦王是个识大体的君王,他没有因政治权力的斗争,而置国家战略不顾,他在对的时间选择了对的人,而白起重新登上舞台,才使长平之战出现了转机。白起对战场的形式以及秦国的当前状况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分析,捋出了一条清晰的主线,也是顺着这条主线,秦国开始行动起来。
接到命令的白起此时也已经60多岁,对于一个久经沙场的老将老说,其实辉煌的军旅生涯即将结束。这一次长平战争,似乎是白起能够亲自领导和主导的最后一战了。所以白起一定要打,而且还要打胜这场战争。但是,白起是个聪明人,它不同于传统的名将,他还有着较强的战略和战术的修养。从后面的战争进程来看,估计白起在出兵之前还是和秦王进行了讨价还价,以争取在战场上让自己的能力发挥的更加充分。而他的这些要求,形成了秦国军事行动的中心,一条主线就这样被白起展开了。
首先,秦国要做好外交工作,避免其他诸侯国趁白起参与长平之战,领兵攻打秦国或者是增援赵国,一旦陷入以单大多的局面,对秦国来说时很被动的,所以白起要求一旦这种情况出现,秦国就要退兵。这是决定胜负的重要的外部因素。而秦国用计离间廉颇与赵王的关系,更换赵国主将,并且断绝诸国救援赵国基本上围绕着这一主线展开。二是秦王要结合前线的战争情况,对白起给予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支持,否则这场仗没法打。这是内部因素,也是支持白起能够取胜得关键因素。第三是不能暴露白起的行踪,白起要以突然袭击的方式出现在赵军面前,令赵国将领左手不及。这是一条重要的战术要求。第四是秦王要授予白起前线的最高指挥权,以使白起能够根据战争时局灵活运用战术,充分发挥秦军的战斗力。这是确保秦军获得战场主动权的最基本保障。
在获得亲王的允诺之后,白起起身了,赶赴长平战场。白起可以说是一个有远见卓识的将领,他知道,一场战争决定胜负的因素可不仅仅局限于战场,更多的场外因素,往往会制约战场上的形势。所以作为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将,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要稳住大后方,为自己的未来大展手脚做好了准备。大家都会说,这些历史上并没有记载呀,你凭什么把功劳都记在了白起身上?其实大家细读一下这段历史就能明白了。白起没有参与谋划之前,秦国基本上陷入了无能为力的局面,只能等呀等。可是一旦白起出山,秦国的战略水平已下载提高了,无论是阴谋阳谋还是军事部署方面,都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而此后白起一旦撂挑子不干了的时候,秦国就又陷入了能力的枯竭。从后期邯郸对抗战中,由于白起没有参与,可以说打得是一塌糊涂。白起是个知轻重的人,虽然多年来自己一直被打压和排挤,但是一旦涉及到国家危亡的时刻,白起那种以天下为己任和勇挑重担的坚韧性格便表现出来。
而赵国那一边换将工作进展到什么程度了呢?赵国有换将的需求,但是似乎没有换将的人选。因为此时战场上的廉颇已经就是赵国的底牌了。究竟谁能担此重任?这个问题是困扰着赵王。实际上在赵国,此时还有一个人选,就是平原君。平原君门客过千,并且在后期解邯郸之围时,平原君起到了绝对的作用,其能量、谋略和号召力绝对在廉颇之上。所以,此时平原君应当是不二人选。但是,由于赵国内部权力斗争的缘故,赵孝成王就是不用赵胜。那除赵胜之外又无良将,这也是赵国迟迟未能换将的一个主要原因。而就在赵王犹豫不决的时候,秦国给赵王出了一个看似不错的主意,帮助赵王做了选择。秦国通过离间之计,在赵国造谣中伤廉颇,同时又说秦国最怕马服君之子。秦国这一计,可谓寓意深远,至少包括两个意图。一是告诉赵王,你们国家还有可以转守为攻的战将,二是告诉赵王,你们赵国除了平原君还有赵括。
秦国的用意究竟是什么呢?秦国知道,如果赵国坚壁不出,就算白起来了,想赢也要大费周折,所以必须要赵国转守为攻。只有赵国主动出击,战队运动起来,才会出现破绽,才能让擅长奇袭的白起的优势发挥的更好。同时,秦国知道赵国还有一个狠角色就是平原君,之所以造谣秦国人最怕的人是赵括,就是稳住赵王不要让平原君出战。秦国估计已经算计到此时,赵王肯定很怀念那个屡建奇功的马服君赵奢,当自己的臣属大将龟缩的时候,那个善于用兵,屡出奇谋,挫败秦军的赵奢的影子不断出现在赵王脑海当中。而赵王在接见赵括的过程中,赵括表现出与其父一样的豪气,这让赵王更加坚定了换将的决心。
不要小看这个谋略,表面上看赵国中计以赵括代替廉颇,以新待老,实际上秦国的目的是要促成赵国从战略防守转变为战略进攻,而换将正是这一转变的标志性事件。而换来的将是谁,其实已经不是那么重要了。但是换来的不是那个最难缠的赵胜就好,无论是赵括、李括还是王括。
赵国换将了,这给了秦国一个大大的信号,那就是赵国不会再龟缩在壁垒之后了。白起笑了,他知道机会来了,他可以放心的去建功立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