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行有效的情绪管理,达到更好的情绪状态
在生活中,情绪如同潮汐,时而高涨,时而低回。为了在这起伏不定的情绪海洋中航行得更加平稳,情绪管理成为了一门不可或缺的艺术。那么,如何进行有效的情绪管理,以达到“更好的情绪状态”呢?
01理解“更好”的情绪状态
“好”是静态的,而“更好”则是动态的、向前的。情绪会一直在高峰与低谷之间波动起伏,有的人波动更频繁,起伏更大,但这都不是问题。
我们追求的不是某一刻情绪的正面与负面,高兴还是难过,而是在相对比较长的一段时间内,以月和以年为单位,让情绪整体起伏比较规律。
02评估“更好的情绪状态”
借鉴健康的衡量标准,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评估自己的情绪状态:
自我认知:如同健康的人对自己的身体状况有正确的认识一样,情绪健康的人也能准确识别自己的情绪状态,无论是喜悦、悲伤还是焦虑。
自我调节:健康的人懂得如何照顾自己。同样,情绪健康的人也能够合理调节自己的情绪,不至于过度影响自己的日常生活。
恢复能力:身体健康的人能较快地自我修复,即使生病了,对他的影响也没有那么大。面对情绪的波动,情绪健康的人具备较快的自我修复能力,能够迅速从低谷中走出,恢复内心的平静与力量。
03 觉察与命名情绪
为了实现更好的情绪状态,需要对自己的情绪有觉知。能感受到自己的情绪,能够用语言准确命名它,并理解其背后的原因。这种能力,被称为“心智化”,它包括三个关键步骤:
一、为情绪命名
当你有情绪的时候,你知道自己处于一种什么样的情绪状态之中,比如,现在,我现在感到焦虑,是因为日更任务还未完成。只有完成之后,我才能更轻松地做其他的事情,让自己处于一种更自由、更快乐状态之中。
二、追根溯源
理解这个情绪与什么事情有关,它是怎么来的?比如,我的焦虑来源于日更,虽然会让我有一定的压力,但是会让我养成长期坚持做一件事情的好习惯,提升自我效能力。
三、评估情绪
评估情绪的大小。它是一个问题吗?需要花时间专门去处理吗?
还是以我自己为例,日更的焦虑不是问题,而是对自己的要求比较高。不需要专门花时间去处理,打败焦虑的唯一办法就是行动。
也许,我们认为心智化听起来简单,我们都知道自己的情绪是什么,也会命名,还知道怎么处理。但为什么还是会感到焦虑不安,心情低落呢?
这是因为心智化是一种很复杂的能力,有的人善于感知自己的内心,对自己的情绪比较敏感,但对自己的情绪没有充分的觉察。需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加以练习。尊重自己的感觉,学会正确地为自己的情绪命名,清楚情绪对自己的影响,以及如何处理自己的情绪,让自己处于更好的情绪状态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