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使之城洛杉矶
谈到美国第二大城市天使之城洛杉矶,迪斯尼乐园、环球影城、比弗利山庄、好莱坞、圣费尔南多谷一下子涌入脑海,画风都是这样的:
迪斯尼充满欢笑乐趣,环球影城令人梦想成真,星光大道让人仿佛和明星们超近距离接触,这些都足够吸引我们的眼球,玩乐之余,美国的公交车却吸引了我的目光,不由得深入了解了一下,感触不少。
美国的公交车是可以升降的,被称为“下跪”公交车(K n e e l i n g Bus)。这种设计是为了给坐轮椅的残疾人,它以下跪 姿态给予乘客服务而得名 ,在美国小镇作为高校学生和部分弱势群体的出行工具,其设计极具人性关怀。
作 为 一 种 入 口 可 升 降 的 公 交 车 ,Ke e l i ng Bus 在车门和底板之间不设台阶, 而是一个可调节入口高度的空气调节悬架,当公交车到站乘客上下车时,司机操作驾驶室面板上的控制按钮 ,释放前部气囊悬架中的气体,车子前部会慢慢下降至正常乘车高度以下,有路沿时,尽量与路沿持平 ,使乘客乘车更为容易,乘客上车固定好后 ,司机释 放控制开关,空气调节 悬架再次充满气体,公交前部恢复到正常高度。通过降低入口高度 ,减轻了儿童、推婴儿车的父母、孕妇、老年人、腿脚不便者等弱势群体上下车难度 ,使他们可以在不需要别人帮助的情况下自行上下车。实在有困难时,司机会耐心地下车帮忙推车。
汽车的车头处可以挂放最多2辆自行车,当你骑车累了的时候可以将自行车放置到公交车头,然后坐车出行。也是很人性化的考虑。
以前也有传统的升降装置 类似于升降电梯 ,但它占据了车体较大的空间 ,而且需要司机下车专门操作,费时费力。K n e e l i n g Bu s在前门入 口处添 加可折叠钢板 ,驾驶员通过对控制板上按钮的操作,可以抬起前门嵌入车底板的钢板,并放置于路面且与路面形成的斜坡,为轮椅、儿童手推车以及大件行李提供 了斜坡通道 。该设计操作起来 也更便捷、简单,深得公众青睐。
除了门口以及前 门与后 门之间没有台阶 ,且前后门之间宽度也要比一般的公交车要宽一些。车内前部还专门设置了轮椅停放区,放置可折叠座椅 ,通过拉动黄 色把手并上抬可以轻松地把椅面折叠起来。这种设计除了供放置轮椅、手推童车、行李等之外 , 在高峰期还可以提供更宽裕的站立位置。折叠椅下方还安装 了专 门固定轮椅 的控制 带 , 防止轮椅在公交车行驶过程中滑动为残疾人乘车提供了方便及安全保障。
K n e e l lin g BU S用一根拉线解决了下车问题,车厢内两侧设有黄色的下车提醒拉,乘客下车时提前拽 一下拉线内会发出 “ S t op r e q u e s t e d(下车请求)”的声音提醒 ,同时在车内前部上方屏幕上有文字显示,这样方便了乘客与驾驶员与互动,同时在没有乘客下车的站点节约时间和能源。
在洛杉矶或美国其它城市里,我们不时可以看到坐轮椅的残疾人出行,看到许多人坐着轮椅“开”’得飞快人,真的可以用“开”来形容,我从来没见过有人独自坐轮椅而且走得这么快的,只能用“开轮椅”来形容了。 反观国内的轮椅都是后面人推着,轮椅上的人显得精神萎靡生气寥寥。他们很多残疾人可以自己开车携带轮椅,在所有停车场离门最近的车位全是残疾人专用车位,车位比常规要大,方便残疾人上下车,哪怕别的车位都挤到爆了也没人敢停,因为停了就会被拖走,罚200-300大洋。
所有厕所都有残疾人位,带扶手,非常宽敞,轮椅出入方便。超市都准备了电动小车,行走不方便的就开小车逛超市,有许多大胖子也会开,可能行走不太方便的原因。公共交通有专门给残疾人坐的专线。导盲犬允许出入各种公共场所。
超市里可以坐着“开”的电动购物车 一按即开门的专用开门开关这是在国内很少见的,是国内的残疾人没有出行需要吗?肯定不是,是因为国内这方面给他们的帮助太小,公共设施对残疾人的友善程度还很表面化,导致他们不敢随便出行。目前除了医院以外,其它场合包括室内室外都没有做到能让残疾人无忧放心出行的程度,仅仅是银行和政府机构门前的长长台阶就让坐轮椅者心生绝望,有望山兴叹的感觉。
小小一个盲道,也会被占得多姿多彩,各种神奇。
有们读者说:“我哥哥是一名盲人,有一次自己出门,一路上被绊倒过好几次。回家后发现,胳膊磕破了,衣服也磨破了。”一家盲人按摩院的刘师傅告诉记者:“我现在基本不走盲道,因盲道经常被占,走盲道比走马路还费劲儿。”盲人孙女士无奈地说:“我每次出门,家人都挺不放心。有一次我撞在了一辆停在盲道上的汽车上,磕得我鼻青脸肿。现在城市的道路越来越宽了,新建的盲道越来越多了,但盲道被占得越来越窄了。”不仅人车占用盲道,甚至变电箱、井盖等公共设施也安置在盲道上,盲道上井盖丢失后对盲人来说就是一个随时准备着捕食猎物的巨嘴,让人心惊。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美国也不是从来都是这样关注残障人士的权利的。1990年前美国的残疾人一样没有尊严,直到当年通过了一项历史性法律:美国残障人士保护法(Americans with Disabilities Act 简称ADA),虽然ADA语言十分模糊,并没有最初维权战士们想要的轰动性结果,但却对社会和公众对残障人士的权利和健康有了巨大的帮助,政府和设计师以及其他人都对残障人士的生活改善重视起来,曾经有设计师把 自己装扮成 8 0岁的老人到美国、加 拿大的 100多个城镇 旅行,体验老年人的生活,进行了为期三年的老年用户研究。 他们甚至邀请用户尤其是特殊群体参与到设计项目的决策、优化等讨论中, 不仅是为用户设计 ,而是跟他们一起设计 , 这样才能真正站在用户的角度,满足用户真正的需求,使设计 更有效 ,更有实际意义。
对比美国对残疾人的处理方式,我们有太多需要改进和追赶的了。有人说我们14亿人,美国才多少人?我们正常人坐车都挤得不行呢,哪有时间和条件考虑残疾人?人多资源少是中国的实情,我们不开始转变,去做一些事情,我们将永远不会进步。残疾人在我国有近8千万,这是个巨大的群体,他们不应该被忽视,我们应该做好公共设施,从软件和硬件上都给他们便利,使他们能够最大限度地独立,可以独自出门去工作学习和购物休闲,不仅能够释放出以前形影不离照顾他的人的精力,也能够释放残疾人朋友们自己的能力,心理也会更健康开朗,谁知道他们中间不出几个霍金和丘吉尔呢?独立后的他们将不仅不会是社会负担,可能会就变成社会栋梁。
一个真正和谐有人文关怀的社会,不应该只有高楼广厦、车水马龙。在各种看不见的地方,比如大楼的残疾人通道、专门开辟的行人和自行车通道、大众对校车的礼让、公共交通的轮椅升降机、整个社会对弱者的理解和关怀、底层人士平均收入的提升,残疾人的心理健康关注,如果我们都考虑到了,去做了,我们才能真正“发达”起来。
否则,我们只会看到满大街乱窜的外卖自行车、举止粗鲁的出租车司机、咄咄逼人的保安、大骂小孩的幼儿园老师。他们错了吗?当然错了!可是错的只是他们么?显然不完全是的。我们全社会各阶层要持续不断的共同努力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