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的逻辑》读书笔记之一

2017-12-09  本文已影响0人  闫宏忠

第一章《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价值转型》

      钟启泉老师所著的《课程的逻辑》主要围绕“创新课程文化”和“重建课堂教学”两大主题展开,是一本论述课程改革的学术思想论著。

    2001年6月开启了我国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运动,其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新课程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决心彻底扭转应试教育的弊端,以培养学生健全的个性和完整的人格为己任,努力构建求得每一个学生发展的课程体系。具体而言,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力图走出知识传授的目标取向,确立培养“整体的人”的课程目标;破除书本知识的桎梏,构筑具有生活意义的课程内容;摆脱被知识奴役的处境,恢复个体在知识生成中的合法身份;改变学校个性缺失的现实,创建富有个性的学校文化。“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这个新课改的核心理念,培养学生健全的个性和完整的人格是新课改的目标取向,回归真实的生活是新课改的发展内容。

      创建富有个性的学校文化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课题。“学校文化”的再生是课程改革的直接诉求和终极目标,施行三级课程管理体制、鼓励教材参与开发校本课程、打造个性化的校园潜在文化,其宗旨就是要营造一种丰富的学校环境文化,更好地促进学生的主体发展和身心的和谐发展。

      “整体的人”的发展内涵。国家课程标准把“过程与方法”作为与“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同等重要的目标维度加以阐述,承认过程本身不仅具有手段性价值,亦具有目的性价值。这对学生的精神建构具有重要意义。尽管强调探索的过程可能意味着学生要面对问题和困惑、挫折和失败,意味着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可结果却一无所获,但这恰恰是一个人学习、生存、生长、发展和创造所必须经历的过程,它还生命以真实,还生活以实在。只有在过程中,知识才能进入个体的整体经验,生生不息地转化为“精神的力量”和“生活的智慧”。

      新课程改革还强调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过去对“科学主义”的绝对推崇和奉为至上的思想导致了教育的生活意义的失落,新课程体现出向生活世界回归的取向。改变课程内容、设置分科课程、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旨在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保证每位学生全面、均衡、和谐地发展。新课程改革还注重学生知识的获得。个人知识除了外在的显性知识,更多的是内在的隐性知识,如个人的经验等,是不能用语言表达出来的,又称为“默会知识”。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完全忽略学生的亲身实践和经验积累,而新课程改革首先要确立个人对新知识的理解与建构的新知识观,并且转别学生的学习方式,鼓励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