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面材料,以“行走在 ”为题作文。行走,就是一种旅
行走在东坡的明月下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四中学八(18)班王天歌。
又一次的夺门而出,我跑到街上,穿着单薄的衣衫,徘徊在秋意颇浓又无人的街头。
一种莫名的情愫涌上心头,是苦涩,是无助,是烦恼,亦是凄惨……
漫步在街上,感受凄凉的秋日所带来的伤感,向路边的长凳走去。轻轻倚在长凳上,抬头,望天,我却被一轮明月所深深地吸引了。
深邃的夜空中,一轮明月高悬,月光发出珍珠般的光晕,一层层的光晕柔和地将黑与白相融合。由黑一层又一层地过滤到了刺眼的白。星光也在这一片亮的笼罩下显得暗淡无光。
不知怎的,我想起你……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你也曾有过迷茫,也曾有过困惑。然而,你却在把酒问月的思索中悟透了一切。“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何等潇洒,何等淡定。随后,你将手中的酒放到嘴边,醉在其中。
此时的你,没有忧愁,没有烦恼,只是淡淡的微笑,又有谁知道你的烦恼呢?也许它早已化作了清风飘到了他乡异地吧?月圆之日,你孤独一人举杯对月,亲人难得团聚,无人与自己一同对月赏玩,一同饮酒作诗,但你却高声吟诵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千古名句。如此美好的祝愿,送给了天下人,这是何等的胸怀才能达到的境界啊?
一瞬间,我恍然彻悟。你的豁达,你的坦然,早已脱俗得如莲花仙子。而我,只不过有一点点的烦恼,竟犹自困在其中,何等的可笑啊!
起身,昂首,继续相向前走去,我的脚步却不再沉重。行走在苏东坡的明月下,我领略了人生的真谛:笑对人生,笑对挫折。
行走在不屈的灵魂中
刘士硕
历史的长河中一朵朵浪花,激越迸射,那便是不屈的灵魂。行走其中,我受益匪浅。
——题记
没有不屈的灵魂,就没有《史记》的诞生;没有不屈的灵魂,一颗音乐巨星也不会升起在璀璨的夜空,没有不屈的灵魂,也不会有如今富强的中国。
酷吏的摧残,宫刑凌辱,你没有倒下,“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也。”这是何等不屈的灵魂?只为完成父亲的遗愿,只为了“私心有所不尽”,只为了“文采”“表于后”,你顽强地活下来,该忍受怎样灵魂、肉体的痛苦啊?但是你终于完成了《史记》,成“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司马迁,你以你不屈的灵魂,为后世做出了光辉的楷模。我一定也要以顽强的毅力,化绊脚石为垫脚石,化逆境为顺境进而走向成功。
威力巨大,短短几分钟。汶川夷为平地,原本热闹的县城,到处是尸体、废墟、遗物……然而,中华民族却因此而更生。我们看到的是援救、捐助、建设、恢复……中华民族在痛苦中崛起,在灾难中更加富强。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更要以不屈的灵魂,战胜困难,而我也要以不屈的执着,为祖国的明天书写一份雄伟的蓝图。
孤独的小屋里,痛苦的你在练习。作为一个音乐家,你失去了最重要的东西——听力。你曾经咬着木棍听声音,握着拳头砸钢琴,命运对你太不公!然而,你的音乐生涯没有以痛苦和绝望而告终。你摆脱痛苦,以坚强的毅力前行,随着一个又一个交响乐的诞生,你生命的意义也走向了辉煌。
贝多芬,你“扼住命运的咽喉”,以不屈的灵魂,战胜了命运,走出了一条不屈的路。我也要不懈奋斗,战胜艰难困苦,在拼搏中前行。
不屈的灵魂如大浪涛涛,汹涌澎湃;不屈的灵魂,如雄狮怒吼,气壮山河。走在不屈的灵魂中,我的灵魂也为之激荡。 【分析】
本文的成功也在于作者懂得多角度思索,避开了一般的假日旅行等,选择了行走在历史的长河之中,与那些不屈的灵魂,做了一次心灵的沟通。从司马迁到汶川地震,再到贝多芬,让“我”看到了不屈的灵魂,让我努力前行。
看了这两个文例,你一定受了很多启发吧?但是,一遇到作文课,你可能又遇到困难了,怎样才能多角度思索啊?由古到今,自家庭到社会,由本义到引申,从实到虚……这些都能达到多角度。遇到事件,其中每个人都是一个角度。寓言里,每个物可能也是一个角度。
总之,只要有多角度的意识,你的思维一定会得到拓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