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教练

孩子你慢慢来

2020-01-05  本文已影响0人  刘小权PCC认证教练

2020年第一周阅读的书籍是龙应台《孩子你慢慢来》,隐约记得多年前有翻过她写的《亲爱的安德烈》,书中具体的内容已经忘记,只知道是记录她孩子的成长过程。偶然间翻起作为龙应台“人生三书”的《孩子你慢慢来》,感觉这样的书籍很是我在家风养育跨年中所设定的目标,就是要自己整理《结婚5年,养育4年》的散文集,通过文字记录那些家庭中值得铭记的时刻。千头万绪,正当不知从何开始着手时,发现了这本书,想必这就是吸引力法则。

孩子你慢慢来

作者简介

先了解下作者龙应台,她的书籍会经常摆在书店亲子类比较显眼的位置,她中国台湾高雄大寮乡眷村,现代作家、曾担任“台湾文化部部长”1974年毕业于台湾成功大学外文系后,赴美国求学,后获堪萨斯州立大学英美文学博士。先后在美国,台湾高校担任教授,1988年迁居德国,在法兰克福大学任教授。1994年,出版《人在欧洲》。  1998年,她的三部书《啊,上海男人》、《这个动荡的世界》、《故乡异乡》在上海相继发行。1999年,龙应台出任台北市首任文化局局长。2003年,赴香港,在多少高效担任访问、客座教授;2008年在香港大学教授任上获评为孔梁巧玲杰出人文学者。

个人生活方面,龙应台前夫为德国人,是一个外交官,育有两子,长子为安德烈,次子为菲利普。本书的故事就是写于这两个孩子的生长过程中的一些故事。

基于她个人的履历,应该也很容易感知到的她身上的夸文化视野,成长在台湾,外出求学于美国,成家后德国与台湾之间切换,旅居香港,走遍三大洋五大洲,文笔细腻,所以这样一个母亲对于她如何养育自己的孩子更是有一份期待。本书讲的也是她自己养育过程的真实故事,总体的感受是真实中透露着情感的细腻,一些看似平淡的养育场景中引发深思与共鸣。

一直以来,通过一些电影《翻滚吧阿信》,某台湾牛奶品牌做的微电影等很容易感受到,台湾对小孩的教育方式很值得借鉴,同时很多有品质的早教机构的老师都来源于台湾,我所感知到的台湾的养育方式有以下几个特点

1、语言特点,无论是声音和表达结构都挺童真,这种方式对孩子有天然的亲和感

2、无论是孩子还是父母喜怒哀乐都善于直接表达出来,低压抑

3、对孩子规则的坚定很执着,甚至体罚,这个跟很多西方倡导的养育方式还是有差别,很像是中西方合体很和谐的养育方式

翻阅本书后有七个印象深刻的点

一、语言

跨国婚姻的家庭最容易接触到这个问题,当然在国内也很常见,各地方的方言也是千差万别,也有一定数量的孩子在多种语言的环境里成长,从作者的家庭中可以感受到她的孩子对于语言的适应能力很强,可以正常的切换,所以在语言方面家长可以放下焦虑,多语言环境更有利于孩子大脑的发育

二、学校教育

作者分享了台湾和德国在幼稚园阶段学校教育的区别,区别于德国的个性化教育,台湾跟大陆挺像,崇尚集体为先的上课模式,对于纪律有严明的要求。学习与玩之间的时间比例有很大的差异。关于世界不同国家的学校教育方式,建议可以看看周轶君团队拍摄的《他乡的童年》纪录片,里面例举了6个不同国家的学校教育方式,对于养育的视野会有一定的帮助。

三、家庭读物

书里讲到作者给孩子讲《白雪公主》等童话故事,《水浒传》《西游记》的故事,在转述经典的同时在思考可能对孩子的影响,特别是在讲《水浒传》的故事时,几经停止,里面的暴力是否真的有利于孩子的成长,书中讲到大儿子安安与同伴,模仿故事情节光天化日之下打劫一位奶奶的巧克力场景,其实看起来也是一件挺有趣的事情,所以关于如何挑选家庭读物时,严格筛选真善美的读物或许也欠缺了真实世界的另外视角,同时也可能会错过一些有趣的记忆。那是那些篇章带来的思考。。。

四、二胎

1、本周《奇葩说》也在讲关于二胎的辩题,我觉得这本书也给了一个很好的视角,用同理心去关注到老大的感受,印象深刻的是,老二飞飞的到来有份礼物给到老大安安,来看网老二的朋友,也会先关注到老大,给老大带去一份礼物,这样的同理,对于老大的感受来讲是非常的重要的,老大和老二能否和谐共处,建立情同手足的关系,家长及周围环境所构筑的场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2、面对老大认为妈妈更爱的弟弟的处理方式,妈妈是个很好的倾听者,书上虽然不像那些工具书提炼出大量的工具,但她处理的方式很好,在那个具体的场景下,给予了及时的关注,倾听及引导,印象深刻的是那一段,哥哥觉得妈妈对自己过于严格,要他做着做那,觉得她更爱弟弟,而两岁的弟弟什么都可以宽容,妈妈并没有讲一丢大道理,而是通过一连串的事例让哥哥去感知到自己接受到的爱是丰盛的,如哥哥穿的衣服是新买的,而弟弟穿的是他的旧衣服等,当哥哥意识到自己还小的时候妈妈也没有那么严格要求自己要做这做那时,正当他认为小时候真好时,妈妈问,你也穿尿布好不好,轻松幽默的完成了一次心灵的慰籍

3、其中有一段是哥哥剪破了弟弟裤子场景,这个场景作者处理得有点意思,当妈妈准备打哥哥时,弟弟扑身保护哥哥不被挨打,这些场景都是些很暖人的时刻,对增进兄弟之间的感情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但通常这些时刻会在成长逐渐遗忘,但有了文字的记录,它将变得更有力量。

五、神话·迷信·信仰

关于这个话题也相伴每个生命体一生,特别是孩子成长好奇的阶段,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文化,正是这些的不同容易让人产生困惑,各国之间同主题的故事,会被解释成为不同的词汇去形容,究竟是什么促使了对同一主题故事的归类如神话,迷信,信仰的不同

六、性教育

两个小男孩研究对比自己的小鸡鸡,弟弟与妈妈同在浴缸共浴的那段对话,弟弟发现妈妈的乳房,问她左侧这个是什么,作者告知是奶奶,弟弟随后指着右侧说这个是爷爷,不禁让人扑哧一笑,这就是孩子的童真,妈妈在不同的场景即时的普及性教育,他们的对话很有趣。这样轻松的沟通就不容易产生那是个羞耻的话题的想法

七、孩子的反馈

两个孩子分别在十三岁和十七岁针对自己成长的记忆对妈妈的养育方式做了反馈,无论怎样的养育方式,总有令孩子感到感恩,温暖的事迹,有些方式可能还小时未能理解,待真正长大时才更加深刻的体会到那份独特的爱的方式。

写在最后,这是一本很容易阅读的书籍,字数也不多,有空的家长真的可以拿起来翻阅下,或许自己孩子成长的点滴将会跃然于纸上,当有浮现,请好好享受那些美好的有趣记忆~~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