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自律训练营竹桃苑那些逝去的故事

我们来到凤阳县小岗村(之一)

2021-03-28  本文已影响0人  蒋坤元
我们在“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村”牌楼合影

3月20日下午1时许,我们的车队开始向凤阳县小岗村进发。蚌埠的同学们都去过小岗村好几回了,但为了陪我去小岗村还是乐哈哈的,没有一个人不去。我坐的是女同学张芳明的小车,但她让老同学熊建如驾驶,她说他是车管所的教练,他开车老练没得话说。我与张芳明、小花两位女同学同车,不亦乐乎。

沿途感觉到了珠城的自然风光,看见了葡萄园、家禽场,这些都是亲切的,好像与以前我们江南的农村一样。经过一些集市,看到车水马龙,非常热闹,于是我找到了一个答案,为何江浙一带如今会有用工荒呢?安徽这些过去落后的地方已经蓬勃发展,已经上来了,那又何必背井离乡在外谋生呢?这更促使我要上机器人,这是工厂生存下去必然要走的一步棋子。

凤阳县小岗村

我早就知道凤阳县小岗村,它的故事起始于1978年,而我是1980年11月来到安徽当兵,所以几乎是我与小岗村属于同时代的故事。我设想写一部关于农村承包题材的长篇小说,所以我很想去看看小岗村。这部小说就是《珍珠湾》,你在简书能够看到这一部小说的连载,并且它将由苏州古吴轩出版社出版发行。如果我早些日子看过小岗村,《珍珠湾》的小说或许会添加上小岗村的改革故事,那“十八个红手印”,真的是震撼人心,遗憾的是我来迟了。不过,我还是要感谢蚌埠的同学们,是你们成全了我的小岗村之行的愿望,让我近距离地感受小岗村这一块传奇的土地。

我想过小岗村的模样,大片的农田,低矮的房子,应该与我们江南八十年代的样子差不多吧。

然而,并不是这样的。

一个多小时后,我们来到了小岗村,我想说通往小岗村的公路是比较宽阔的,远胜于我们苏州渭塘的乡村公路。同学熊建如说,小岗村是样板村,这个公路应该都是政府投资建设的。是啊,出名了,有些事情就好办了,村如此,人也如此。

我和同学武鹤松

抬头看到“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村”的牌楼,我们下车,纷纷在碑楼前面拍照。旁边有一块大石头,上面刻录着大人物的一句话:“我国改革是从农村起步的,小岗村是农村改革的主要发源地。”

大石头及其语录

再往前开,就是小岗村旅游中心。到了那里,才发现来小岗村旅游的人真的不少,旅游中心的广场上停满了车辆。还好,只是带队人登记了一下身份证,门票没花钱。而蚌埠同学徐诚是记者,他来过小岗村采访过多次,所以他对小岗村熟悉。他对我说,今天我联系好了,我们去见小岗村改革带头人严宏昌,他可是见过很多大人物的(原谅不能写领导人的名字,不然文章会被锁的,我也不发他与领导人合影的照片)。

我们在小岗村大包干纪念馆合影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