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策》也入诗

2023-07-24  本文已影响0人  非夷非惠

“我见百十狗,个个毛鬇鬡。”

“百十”,虚指,很多的意思。我看见很多狗,每条狗毛发蓬乱。

“卧者渠自卧,行者渠自行。”

有的狗躺着,有的狗跑着,有的狗走着。各自倒也相安无事。

“投之一块骨,相与啀喍争。”

有人在狗群中,扔了一块骨头,这群狗就都露出了牙齿,互相争抢起来。

“良由为骨少,狗多分不平。”

因为可供吃的骨头太少了,狗又太多了,分不平。

写于西汉的《战国策》记载,六国在赵国谋划联合攻秦,秦王很着急,秦相应候分析,秦国与六国并没有互相结下梁子,六国谋取的只是秦国的富贵。应候用了狗抢骨头的寓言故事。说服秦王派唐雎拿着五千金,在赵国邯郸附近的城市大摆筵席送钱财,谁拿了钱财,就与谁称兄道弟。用不了多久,谋划联合攻秦的人,互相就先争斗起来。

      此时联合攻秦的六国, 如果不争,历史就从此改写。

    然而, 没有如果。

   

来自诗一首

我见百十狗

唐 寒山

我见百十狗,个个毛鬇鬡。卧者渠自卧,行者渠自行。投之一块骨,相与啀喍争。良由为骨少,狗多分不平。

注:

鬇鬡:毛发蓬乱的样子。

啀喍:狗露齿相斗。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