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史解说词:36集—孝文帝改革

2022-07-03  本文已影响0人  潺潺的日子

第36集:孝文帝改革

西晋末年,中华大地上战火纷飞,狼烟四起,西晋朝廷最终被迫南迁,定都建康,史称东晋,北方中原大地上则上演了朝代更迭最为频繁的一幕,十多个民族政权陆续登场,中国历史从此进入五胡十六国时代。这段纷扰的岁月持续了一百多年,直到一只来自草原的部落出现,纷争局面才宣告结束,北方建立了中华大地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统治的稳固政权,史称北魏。建立北魏的这只部落,就是来自草原的拓跋鲜卑,当粗犷豪放的草原游牧文明,遭遇崇尚礼仪的中原农耕文明,自然产生了激烈而痛苦的文化碰撞与融合,经过了一个多世纪的文化激荡,拓跋鲜卑终于深深扎根在这片土地上,但这条民族融合之路走得异常艰辛。

这是北魏时期的依仗队,他们经常出现在国家庆典和祭祀场合,就在北魏建国后不久,仪仗队为开国皇帝拓跋珪迎来了一位他仰慕已久的贵妃,这位新贵妃是他母亲的妹妹,贺兰氏,也就是他的姨妈。其实,皇室中迎娶自己亲人的事情屡见不鲜,这在当时汉人看来简直是乱伦之事,拓跋鲜卑之所以会有那样的风俗,就在于他们所处的社会阶段相对落后。尽管此时,他们已经在中原大地上建立起国家,并且把都城从草原迁到了平城,建国初期,无论是鲜卑贵族还是平民,近亲结婚的事情不足为怪,这样的婚俗习惯在鲜卑已经延续了近千年。

梁满仓:当时他们还是处于很原始的时候,只知其父不知其母,那种习惯,就是当时很早的时候,进入中原之后,依然有这些习俗的残余,你比如中原汉族,他是讲究同姓不婚,就是同姓的人是不能通婚的。

显然,这支来自北方草原的少数民族一时间还无法迅速融入华夏文明之中,对于刚刚进入中原的北魏统治者来说,既要巩固政权,又要长居此地,如何改变这一局面呢。初入中原,拓跋鲜卑成功地实施了一国两制,胡汉分治,这个始创于十六国时期的治国手段,也成功缓解了鲜卑与汉族的矛盾,使这个新兴王朝在这片土地上站住了脚,同时朝廷也开始任用汉族官员,北魏形成了鲜卑贵族和汉族共同执政的政权。中原大地上,胡汉杂居的区域不断扩展,仅当时的都城平城地区,在建国短短50年内就有100多万人汉人迁入,胡风汉俗,相互杂糅,成为北魏王朝普遍存在的现象。

楼劲:从整个北魏统治集团跟华夏文化,跟汉族汉人的这种关系的这个走向来看,应该是从一开始的极端尖锐到慢慢缓和,这样的一个发展,中间有波折有起落,应该是这样一个过程。你一开始为什么这么尖锐呀,那你直接就把我们占领了,人都有反侵略,反压迫,对吧。这种,那当然是非常尖锐。

北魏的胡风汉俗要求国家在民族团结和民族矛盾的天平上,时刻保持微妙的平衡,然而,拓跋珪死后,天平开始向民族矛盾方面倾斜,作为征服者,拓跋部将烧杀抢掠之风也带进了中原。建国后,对被征服地区的掠夺和欺压屡见不鲜,这也是他们获得经济收入的主要手法段民族矛盾的集中表现就是农民起义不断爆发,建国后的几十年时间内,先后达八十多次。北魏的统治者必须彻底扭转这一政治局面,公元423年北魏的第三位皇帝,年仅十七岁的拓跋焘即位,进一步解决胡汉矛盾,迫切地提上了议事日程。在拓跋焘即位后的第三年,一个宏伟的建筑在平城的东城外悄然兴建,这个建筑,既不是拓跋焘为自己修建的宫殿,也不是为某位宠妃修建的殿堂。而这次修建的目的是为了供奉一位汉人,他就是儒家思想创始人孔子,此后,拓跋焘经常来此祭拜,他还规定在此建立太学,求鲜卑和汉族贵族的子女必须在此学习儒家经典。拓跋焘希望借助儒家学说,为治国安邦开辟一条新的路径。

楼劲:在北魏统治集团当中,是有几个标志性事件的,前面的话已经开始祭孔,已经承认了,就是说北魏从开国道武帝开国之际开始,设立五经博士,设立太学来进行教学,就已经确立了儒学在国家政治当中的地位,应该说这是没有问题的。

儒家学术只能解决治国思想问题,北魏王朝还需要大批熟悉中原文化的汉臣,拓跋焘开始大量任用汉族知识分子,他聘请了数百名汉族知识分子,虽然为鲜卑贵族,还时时纵马关外,围场狩猎,但中原地区已经普遍大兴农业,开始屯田垦荒,经济上有了迅猛的发展。经过一系列的汉化改革,北魏王朝出现了相对稳定的局面,国力不断增强,拓跋焘指挥北魏铁骑先后灭掉北燕、北凉,使纷扰喧哗达一百二十余年的北方重归统一。然而,封建化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拓跋焘的汉化倾向引起了鲜卑贵族元老的不安,汉族大臣权力的扩张,也造成了他们的疑惧,草原文明与农耕文明之争日益激烈,最终酿成了北魏第一大案—国史之狱。

编修国史是汉文化由来已久的传统,拓跋鲜卑进入中原后,以中原文化正统自居,自然希望用国史的形式,记录自己辉煌的过程。鲜卑虽然有自己的语言,却没有自己的文字,他们的历史只能依靠口耳相传,用文字记录北魏国史,必然要任命即了解鲜卑历史,又效命与朝廷的汉族士人,出身汉族的第一高门,文韬武略的三朝元老崔浩成为了纂修国史的最佳人选。公元439年,崔浩奉命编修《北魏》国书,自古以来汉族史家,就有秉笔直书的良史传统,崔浩历经十年之久搜集资料,尽述拓跋部早期历史,详细赅备而无所隐晦,原本按照拓跋焘要求,对鲜卑历史进行的实录,却因为其中记载了许多拓跋鲜卑早期不光彩的历史,招来了众多鲜卑大臣的不满。

罗新:北魏创业历史当中,有哪些是让他们不愉快的呢,一定是那些在价值观,在文化价值上,与后代的北魏的统治者统治阶层所接受的那一套中原的价值观所不相一致的地方,哪一些呢,很有可能就是跟这个婚姻方式,这些对兄弟班辈等等这些有关系的。

崔浩纂编的《国书》,遭到了鲜卑贵族的强烈反对,他们把《国书》看成是汉人对鲜卑人的公然挑衅,甚至是对这个少数民族政权的侮辱,诛杀崔浩和其党羽,成为众多鲜卑贵族的共同呼声。公元450年7月的一天,因为《国书》揭露鲜卑拓拔族国之丑恶,三朝元老崔浩及其家族,以及与崔氏联姻的其他北方望族被满门抄斩,牵连者多达300余人,这就是北魏一朝震动四方的国史之狱。这次打击中,众多北方世家大族几乎遭到灭顶之灾,拓跋焘本想通过撰写《国书》褒扬鲜卑的光辉历史,最终为了平息鲜卑贵族的怒气,诛杀了汉人四大家族,这反而激化了鲜卑与汉族之间的矛盾。

楼劲:这双方确实存在的差异,这个是可以发酵的,它可以导致大量的这个北族人,对于崔浩无好感,这个发酵发酵到一定程度再加上其它的因素,它就可以构成这个岔子,这个岔子最基本最核心的内容应该不是国史,而是胡汉关系。

失去了中原士族的支持,要想在这片土地上长久居住下去,接下来路在何方,此时的拓跋焘犹如盘旋在天空上的一支孤鹰,苦苦寻找着方向,为什么他的祖先要踏过茫茫草原来到此地呢,平城往北是一望无际的草原,再往东北数千里便是巍峨的大兴安岭,松海林涛起伏间,一座石洞隐藏在峭壁之上,这座石洞叫嘎仙洞,据说这里就是拓跋鲜卑的起源地,古老的石洞印证了鲜卑部族的早期生活,如今生活在这里的大郡一家,依然依靠森林维持着生活,大郡每天都要来到森林里割桦树皮,制作桦树皮工艺品是他家的主要经济来源,现在,他女儿正在桦树皮进行加工,这并不能完全维持他的生活,大郡妻子缝制的这些兽皮都从别处运来,由于当地的猎物越来越少,如今已经成为了禁猎区,大郡一家的生活方式,在十几年前已经发生了转变。而在数千年前,生活在这里的拓跋鲜卑,也面临同样的转变。

据推测,公元前二世纪,拓跋鲜卑就世居大兴安岭深处,他们常年以狩猎为生,随着人口不断增加,猎物越来越少,一年中七个月都为冬季,大部分时间是一片白雪皑皑的景象,是继续在这里生活,还是走出丛林,去探寻未知的新生活。最终当时的部族首领率领部族走出了大山,这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旅程,他们越过雪山、穿过丛林,行进的几千公里来到了今天的内蒙古呼伦湖一带,开始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涯,虽然这里水草丰美,但在部落首领看来,这里只是一个临时歇脚点,而非最终目的地,繁华富庶的中原一直在召唤他们。

楼劲:这里的文明对他们的吸引,他们需要,他们的社会也在发展,他们需要交换,他们需要穿丝绸,他们需要照镜子,他们需要去享受那个文明的汉族人的生活。

正当鲜卑部族在中原外围盘桓之时,已被前秦的扩张圈进了中原文化范围的拓跋鲜卑,迎来了一个天赐良机。公元383年,淝水之战爆发,控制北方的前秦政权土崩瓦解,拓跋鲜卑乘机建立北魏政权,结束了游牧生活,如愿以偿入主中原。虽然找到了心仪已久的栖息地,但如何在这里生存下去,却成了最大的问题,对于北魏的第三代皇帝拓跋焘而言,他既是一个国君,也是拓拔部族的首领,他要自己的部落长期在这里生活下去,拓拔鲜卑的历代首领一直肩负着这个神圣的使命,随着国史之狱的恶化,拓跋焘的生命也无奈地走到了尽头。由于宫廷政变,拓跋焘被太监所杀,如何让拓拔鲜卑融入中原文化,是太武帝拓跋焘的未竟事业,只能等待后人来解决。在接下来的二十年中,北魏政权一度陷入混乱之中,整个王朝甚至到了岌岌可危的边缘。

梁满仓:从经济、政治各方面的矛盾,反而就更加尖锐了,更加尖锐了很多的汉族大臣,因为没实行那个俸禄制,又得不到赏赐,立军功才能得到赏赐,所以生活很拮据。

对于住在大同附近的农民来说,是一个特别的日子,女人都会做一顿特别的饭,就是当地的黄糕,大家之所以选择这一天吃黄糕,是因为今天是春耕的第一天,同样是在1500多年前的春耕这一天,穿过田间阡陌,一个垂髫小儿在众多北魏大臣的陪同下来到田间,这个年幼的孩子就是北魏的第六位孝文帝拓跋宏,他旁边那位衣饰高贵的中年妇女是他的祖母冯太后,自秦汉以来,皇帝就带领文武百官进行籍田活动,皇帝亲自进行耕种,充分显示了封建统治者第农业和土地的重视,如今的北魏皇室成员又一次来到这片土地上。

侯旭东:冯太后是名义上是孝文帝的祖母,但是实际上不是亲生的,因为北魏有这个子贵母死的制度,所以孝文帝的亲生的祖母和母亲的都很早就死了。那么冯太后实际上是个汉人哦,那么她从小就给对孝文帝,就是注意对他用汉族的文化来熏陶、影响他。

孝文帝登基以后,农民起义仍然不断爆发,汉族出身独揽大权的冯太后,凭借着自己对胡汉文化的了解,最终找到了破解民族矛盾的办法,孝文帝登基的十三年,在冯太后的鼎立支持下,一场轰轰烈烈的政治经济改革正式启动,时直北魏太和年间,史称太和改制。自从北魏开国,拓拔贵族基本是通过战争掠夺或立功获得巨额赏赐,汉族官僚们的物质生活则十分拮据,太和改制的第一项就是恢复中原实行的百官员俸禄制,使汉族官僚物质待遇得到提高,官员的俸禄归根到底来源于农民,农民的衣食之本则为土地,北魏建立后,北方少数民族大量涌入中原,产生了大量流民。

楼劲:最大的一个推动力应该说,是五胡和北魏接着的这个时期,我们的人在那里当家做主啦,建立了王朝,而这王朝治理得不错,对我们还有很多优厚的待遇,有些优先的待遇,你直接给你分田,计口授田,直接保障你的生活,这是个巨大的刺激,所以我们看到从东汉到魏晋,在进入五胡时期一直到北魏,在整个中国北方,尤其是东北地区开始出现了一股迅猛的长达数百年的移民浪潮,就是北族大量南下。

这些流民成为了社会最不安定因素,也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公元485年,孝文帝在冯太后的支持下,颁布了均田令,均田令的最根本原则,是把国家掌握的无主荒地授给农民,农民以夫妻和耕牛头数授田。

侯旭东:均田制在北魏孝文帝改革中,是个非常重要的一项,其实北魏因为战乱,所以有很大量的无主的荒地,另外呢就是国家其实也是为了维持稳定的财政收入呢,所以需要不断地提供各种粮食、物资,所以说他采取这个措施,另外它对于这个鲜为人,为北方的胡人的也是让他们能够逐渐改变自己的生产方式,从游牧变成农耕,那么这个均田制在这几方面其实都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农民有了土地收入,要向国家缴纳一定数量的赋税,为了对农业人口实行有效的监管,北魏又实行了三章制,五家立以邻长,五邻立一里长,五里立一党长。孝文帝同时也颁布新的租调制度,农民种地越多赋税越低,这样大大提高了农民的积极性,从草原到中原,拓拔部族整整用了100年的时间,深深领悟到,要想长久生活下去,最根本的依赖便是脚下的沃土。这是按照传统工艺复建的北魏明堂,它的始建正是在太和改制期间,孝文帝曾在此会见群臣,祭祀祖先。明堂,本是古代汉族帝王宣明教化的重要场所,可以想见,当年的北魏,经过太和改制,政治、经济已经极为汉化,已呈现出升平富庶的景象,他们已然成为中原地区的正统。历时六年的改革,将北魏逐步带入了太和盛世,北魏的皇权对农耕文明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孝文帝也在冯太后的历练中长大。

公元490年,冯太后去世,24岁的孝文帝开始了亲政生涯,体内流淌着的野性的拓拔皇族血液与汉文化的熏陶,引导他展开了一场狂飙突进的汉化改革。冯太后去世,孝文帝宣布奉行儒家孝礼,为祖母守孝三年。在历代拓拔君主中,从来没有守孝三年的制度,这根本不符合鲜卑旧俗,鲜卑贵族无法容忍这种违背祖宗家法,离经叛道的行径,他们对此极力反对,当时的汉族大臣不敢直接站出来支持,因为他们不想再次上演国史之狱,不想成为拓跋贵族和汉文化之间博弈的牺牲品。

梁满仓:当时孝文帝有很大的压力,所以他就想了一个办法,就找了三个汉族大臣,让他们提出了反对,然后让对方反对的拓拔贵族呢在旁边听,然后就展开一场辩论,实际上这三人都是赞成孝文帝这个三年守孝制度的,但是这表面上,又提出了很多的理由,不行的理由。既然他们说的这些理由都是这些拓拔贵族所说的理由,最后被孝文帝一一驳倒。

虽然拓跋鲜卑入主中原之后,在制度上有了很大的改进,但和汉族在文化上还存在巨大的差异,是保持旧有的拓拔习惯,还是摒弃旧俗,接受先进的文化在这片土地上获得新生,北魏的统治者必须作出抉择。从小就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孝文帝,在守孝的三年时间里,不停地思考着,如何将改革落实到文化层面。这是孝文帝亲题的文圣尼父,在冯太后去世不久,孝文帝就为孔子修建了独立的庙宇,这在拓跋鲜卑尚属首例。虽然汉族文化早已融入孝文帝的骨髓之中,无奈平城鲜卑旧势力过于强大,孝文帝的改革处处受阻,如何摆开掣肘,让汉族文化融入这支少数民族呢。守孝期满后,孝文帝导演了一出迁都的苦肉戏,他作出了一个无论是鲜卑贵族还是汉族大臣们都匪夷所思的决定,攻打南齐一统天下,这次孝文帝一改往常的方法,并没有像以前那样在朝堂上和大臣们进行分析辩论,他抱着必胜的决心出发了,公元493年九月,孝文帝身穿羽戎服,挥鞭催马,亲率30万大军,特意命令大部分文武朝臣随军南征,此时正值北方多雨季节,一路上秋雨绵绵,道路泥泞,行军艰难,到达洛阳时,已是人困马乏,士气低落。

胡阿祥:他手下的骑兵骑将可能不适合这种天气,因此的大家不愿意来这里,到了差不多的地方,孝文帝就说,如果不南征我们就在这里待下来,那么在孝文帝汉化的诸多措施当中,最重要的措施,我觉得是至关重要的一个措施,是他把首都从平城迁到洛阳,平城就今天的山西大同,迁到了洛阳,洛阳我们称为天下之中,中州之地。

公元494年,孝文帝正式宣布迁都洛阳,从草原深处,来到平城,一百年后,拓拔鲜卑终于来到了中原腹地洛阳,这里有极为深厚的汉文化底蕴,孝文帝用尽心思来到这里,就是为了摆脱鲜卑旧族的束缚,这为他后来的强制性汉化改革打下了最有力的基础。一场汉族仪式的皇家婚礼正在洛阳的皇宫中举行,婚礼的主角是孝文帝和北方汉族卢氏之女,孝文帝迁都之后,他一改鲜卑早期的婚俗,带头和汉族高门通婚。至此,孝文帝的汉化改革正式来开序幕,在颁布婚禁诏令的同时,汉文帝汉语为官方语言,禁止三十岁以下的年轻官员在朝堂上讲鲜卑语,皇宫里的拓拔皇室也一律说汉语说汉话。在当时洛阳城周围分布着众多的尼寺,其中一座为瑶光寺,在孝文帝迁都两年后,一天瑶光寺迎来了一位不同寻常的人物,竟然是孝文帝的皇后,据说在孝文帝禁止讲鲜卑语后,皇后仰仗自己的身份,在宫廷里一直讲鲜卑语,这无疑是对孝文帝改革的公然挑衅,皇后被孝文帝发现后,最终被贬为庶民,在瑶光寺里终老一生。就在皇后被贬为尼前不久,在皇宫身穿汉族衮冕的孝文帝在皇宫光极堂班赐汉式冠服,命令群臣不准在公众场合着鲜卑服装。

梁满仓:鲜卑呢,当时他们举行大典就是胡人打扮,短衣,裤子一种武士的打扮,后来孝文帝为了改制,就穿汉代的礼服,就是当年都没举行大典,因为没讨论好穿什么衣服,直到讨论好之后,穿汉族的礼服,第二年后才采取行动。

除此之外100多个鲜卑族姓也统统改为汉姓,拓跋皇室改姓为元,从此,孝文帝拓跋宏成为元宏,就在孝文帝迁都后的第二年他率领群臣离开洛阳,去拜访一位他仰慕已久的汉人,队伍来到了当时的鲁城,也就是今天的山东曲阜,他要拜访的不是别人,正是儒家思想的创立者孔子。

楼劲:迁都以后,那么他已经进到中原内地,他到曲阜去就有了条件,他就可以亲眼看到他向往已久的圣人故里,这个当然又是一个姿态,表明他,我就是要用孔子的学说来做国家的基本意识形态,来做国家的指导思想。

迁都以后,孝文帝为了防止鲜卑贵族们再回大同,他颁布了一道法令,把迁到洛阳鲜卑人籍贯改为河南郡洛阳县,死后安葬洛阳,不得迁回大同,孝文帝还给自己在洛阳附近的邙山,亲自选了墓地,命名为长陵,邙山埋葬着孝文帝之后的北魏皇帝和迁来洛阳的鲜卑大臣。

楼劲:都要做你的籍贯是洛阳,你不再是代人,你是洛阳人,这个是跟他的语言,衣服,这些改革是配套的,他就是要让你做一个华夏人。

卜宪群:我们从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的历史的这个角度来看,孝文帝的改革对于推动我们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如今在孝文帝陵墓的周围散落着无数村庄,千古皇陵已逝,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已经分不出谁是鲜卑人,谁是汉人了。表面看来,孝文帝的改革,是拓拔族改变了自己的民族传统的习惯,但作为部落首领,他完成了祖先的意愿,使整个拓拔鲜卑彻底融入华夏文明之中,北方众多少数民族,在他的带领下,一起投入民族大融合的高潮中,正是有了这样一次次的民族大融合,才使华夏民族的发展犹如滔滔江水,奔流不息。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