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简书电影院

为什么《阿甘正传》能够击败《肖申克的救赎》?

2016-09-17  本文已影响0人  笔酥酥

写这篇文章之前,我有两句话想说:

首先,两部影片都是世界影坛的神作,在艺术价值上无高下之分。

其次,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先说自己的哈姆雷特,作为抛砖引玉之用。欢迎各位评论留下自己的想法,谢谢!

1.神作之心

前段时间,我分别看了《阿甘正传》与《肖申克的救赎》。对于我这个第一次看这两部影片的人来说,两部影片都在我心中占据了不可磨灭的位置。

《阿甘正传》讲述了一个叫阿甘的人,傻人有傻福似的成为人生赢家。

《肖申克的救赎》的主人公Nick却与阿甘截然相反,他是聪明的银行家,却被冤枉送进监狱,在监狱中不放弃自由的内心,玩雕刻建图书馆教人读书,最后越狱成功的故事。

看上去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主人公,核心只有一个:顺从内心。

阿甘是个傻子,但只有傻子才会不考虑别人的看法,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哪怕这与我们聪明人的认知不同。

在年轻时,看到自己的青梅竹马与恋人在车中热吻,聪明人一定会识知趣回避。但是阿甘会很傻很尴尬的把那个男人从车里拉出来。

因为阿甘以为他在欺负她,而他要保护她。

有的人会认为这里是阿甘吃醋了,但是我觉得,爱欲一定先于情欲之前。

而《肖》里的Nick,他是一个聪明人,当一个聪明人被诬陷,最有力的回击就是“当上帝不给我救赎,那我就自己救赎自己”。所以他咬牙坚持挖了二十年的地道,虽然这二十年里他已经做出了种种救赎,但那些都是为这条名为“自由”的地道铺垫。

而他自己的救赎,从刚入监狱的鹤嘴锤开始,就从未停止。

前者是傻子的天性,后者是聪明人的复仇。

两者都是顺从内心,不过一个是天眷的傻子,而后者是被现实挤压的聪明人。

2.遗忘的彼岸

在所讲述的深邃面前,两部神作比拼的不再是演员、拍摄、技巧这些点缀的东西,而是承托这一切的世界观。

《阿甘》的世界观是朴素的追求哲学,《肖》的世界观则是复仇的救赎哲学。

哲学没有高低,但表达哲学的电影却有高低。

《肖》最大的亮点就在于最后Nick越狱的高潮,但正是这份高潮掩盖了他在监狱中所有的努力,最后来到一个无人的小岛,最后只有狱中老友陪伴他。

影片在讲述好自由的啤酒、追求教育之后,看似回到了友情,其实在这背后,是nick对于二十年光阴逝去的无可奈何,对于无的悲叹。

就像那座能够遗忘一切记忆的小岛,虽然拥有蔚蓝的海岸和与太阳般闪耀的沙滩,但拥有这一切的人,却是一个没有记忆的人。

影片的结尾就像人生虚无的死亡,给人静默的无奈的真实。

这种哲学,高于生活,但是却让人无可奈何。这是电影对于人生的终极探讨,把人生优雅的摆在观众面前,让观众除了一起悲叹也一样无可奈何。

因为它带来不了幸福。我在看完之后不愿意再去回想那座忘记一切记忆的小岛,它就像人生的墓地,在踏入之前恐惧而又敬畏。

艺术没有对错,但世人往往更喜欢那种给生活以勇气的艺术。

这一点《阿甘》做到了,而也正是这一点,让阿甘成为马云心中的偶像,马云再成为别人的偶像。

在这一点上,《阿甘》击败了《肖》。

3.人生神作

我曾经参加过一个创业的大学生夏令营,在第一天晚上凌晨三点多,我有种下一秒自己就要死亡,想即刻逃离回到家里的想法。

因为那个时候,我的三个创友,还在谈着自己的项目。

“我现在给去哪儿网做一个培训,900多人这单做成了我能赚100万。”

“来来,帮我推广下我的公众号,这两天它已经火了。”

也许此时阿甘能够呼呼大睡,也许Nick能在床底挖一个通到家里的地道。

而我只能恐惧得想放弃,逃离这个别人都是人生赢家的恐怖夏令营。

我害怕自己成为生活loser的恐惧,大于我顺从内心的意愿。

因此那段时间给了我抑郁与不安。

其实,神作之心并不仅仅相对于影片,自己的人生也是自己的作品,一样可以拥有神作之心。

当别人都在用公众号积攒人气想赚广告费的时候,我在简书写字有什么不好?就像希腊神殿前的那句箴言一样,我写只是为了“认识我自己”,而不是为了炫耀我有多少粉丝我有多少广告费。

当别人都在盲目找工作实习的时候,我停下来想自己未来究竟想做什么有什么不好?对于我这种大二大三已经实习过三四家公司的人来说,我再不需要实习给我带来简历的漂亮,我只是想明白十年后我想成为怎样的我。

当别人都在往前走,有时候停下来不是因为恐惧,而是敢于面对下一步人生的勇气与深思熟虑。

你为什么不敢把自己活成能够激励世人的神作呢?

“人一到群体中,智商就严重降低,为了获得认同。个体愿意抛弃是非,用智商换取那份让人倍感安全的归属感。”----古斯塔夫·勒庞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