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不讲故事的警匪动作片,凭什么豆瓣7.2分?
看《极盗车神》前,我没有做过功课,不知道导演是谁,甚至不知道演员是谁,更没听过电影里面的30多首歌。我就是冲着“盗”跟“车”这两个元素去的。很好奇,这两个元素会不会有新的化学反应。
可是,这部电影竟然不讲故事,可是不讲故事的警匪动作片,豆瓣评分竟然7.2?凭什么?为什么?(更unbelievable的是,IMDb上,九万人打了8.2的高分。)
1.为什么说不讲故事?
因为几乎所有的故事都不是重点。
你以为是警察抓强盗的故事?
在影片中,警察只是象征性地出现以下,警察设置的所有追捕都是为了能够让主角更好地炫技。警察的存在感几乎为零。男主的车技炫到爆炸!
帅小伙与美女的爱情故事?
电影中的情感线,是毫无波澜的。在抢完一波之后,主角Baby会到女主黛博拉打工的地方买咖啡。男女主一见钟情,于是开撩。去女主角打工的洗衣店继续撩;希望开着豪车一路向西一路撩……可是男主是犯罪团伙,怎么办捏?
男主为爱勇退黑帮的故事?
No,男主还完债之后暂时退出。因为被大佬威胁,重新加入。男主一直很怂,没有啥自主权。从来没有为爱拼死拼活地想要退出黑帮。
警匪片的人道主义思辨故事?
No,男主抢车并将婴儿、手提包还给车主,还会说对不起。这跟人道主义完全没有关系,纯粹是男主的性格使然,这样才能突出男主善良啊、可爱啊。
难不成是犯罪团伙内斗的故事?
也不全是,大BOSS木下总统一言不合就说,如果baby想要退出就杀死baby,后来,竟然因为一句“我也爱过”就为了baby舍生赴死?一向怂包的baby,突然反水,生生扎了团伙之一的黑人总统?没有任何铺垫、没有任何前戏,场面瞬间失控。好突然,我好怕怕哦……
2.无音乐不成活,有音乐就疯魔。
将以上所有的故事都替换成不一样的场景,似乎都没有关系。在《极盗车神》中,所有的故事都是无关紧要,所有的故事都只有跟着音乐的节奏才拥有趣味性以及节奏感。音乐和动作的完美结合,才是这部电影的精髓。无音乐不成活,有音乐就疯魔。
导演埃德加•赖特拿出自己珍藏多年的歌单,90年代经典摇滚和蓝调,他脑洞大开地想要给自己珍爱的音乐拍一场电影,于是,他非常有才华地将音乐概念融入人设当中,将人物的声音、动作都放入音乐的节拍当中,电影的起承转合也是跟随着音乐节奏、风格的不同才进行的。
这是一部为音乐而生的电影,所以,故事是什么鬼?
埃德加•赖特本身就不是喜欢以故事动人的导演。血与冰激凌三部曲之一的《僵尸肖恩》,是我唯一看过的一部。看之前,我本来已经准备好了持续1个小时100分贝的笑声,然后,看电影看到打瞌睡。说好的笑点呢?
当然,大概是我皮肤比较白,所以get不到“肖恩”的黑色幽默。大概我有 “大”聪明,所以发现不了别人的小聪明。《僵尸肖恩》是不在乎有没有故事内核的影片,尽管导演将喜剧、血腥、英式幽默和个人风格结合得天衣无缝,我依然觉得《僵尸肖恩》就是导演自high的“无聊”之作。
埃德加·赖特这一次更加任性了,他拍了一部电影只为将中意的歌单做一个串烧。他以自己的“鬼才”将这种歌曲串烧和电影动作结合得恰到好处。音乐和剧情永远同步,完美融合,该潺潺流水,绝不火爆热烈,该激动人心,绝对热血沸腾。我第一次知道原来音乐还可以这么用。漂移、急刹、急转弯、谈恋爱一切都有音乐、一切都搭配着人设,一起都让人身临其境,不自觉的跟着音乐动起来。
最让人惊喜的,是塞尔·艾尔高特的表演。有点婴儿肥,自带baby萌、善良可爱却不失沉稳机智,对音乐痴迷,刺激、专情,就像邻家大哥哥。
3.导演为什么这么拍?
《极盗车神》是一部体验型的作品,观影体验才是最重要的东西。一边听音乐、一边跟着音乐舞蹈,还有那么炫酷的场面,这样的体验几乎从未有过。IMDb的评分会那么高,就在于他抓住了北美的青年一代的party和play的喜好。至于豆瓣从7.9下降到现在7.2,只能怪导演太任性咯。他才不管天朝人民是否能够看懂,有多大的文化代沟呢。在他的心中,音乐至上!
这只是一部娱乐性的电影,并不教化什么,也不传递什么,任性傲娇的导演用拍电影的方式“玩”了一遍自己钟爱的音乐,并且告诉你,看,音乐可以这么玩,贼6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