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篇 “甭”,一个土鳖的非主流逆袭
它能够以一个方言字的“身份”跻身主流文字阵营,突破了地域语音和辐射范围的双重限制。
在现代汉语中,“甭”是一个极为特殊的字。
这不仅仅因为“甭”是一个很少见的合形合音字,更关键的是,它能够以一个方言字的“身份”跻身主流文字阵营,突破了地域语音和辐射范围的双重限制,这令它的同好们望尘莫及。
方言字是在一定区域中流行的地方用字。方言字中有一种特殊类型,是合并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常用汉字而成的,如孬、奀(读作ēn,指瘦弱)等,它们能够在字形上直接显示字义。这种合两字形体并能在字形上显示字义的字,就是合形字。
合形字字形简单,字义浅显,宜于初级文化程度的人使用。合形字一直在民间流行,有的著于古书,历史久远;有的被收录于现代方言词典,仍在一定区域中使用。少数合形字则渐入“庙堂”,被现代汉语通用字所吸收。
合音字,指的是合二字之音为一字。
宋朝人沈括在《梦溪笔谈·艺文二》中写到:“古语已有二声合为一字者,如不可为叵,何不为盍,如是为尔,而已为耳,之乎为诸之类。”
现代汉语中,化学上造新字多使用这种合音字,如“巯”(读作qíu),就是由氢、硫两字合读,化学上的“巯基”就是“氢硫基”,音、义都是氢硫的拼合。再比如“羰”(读作tāng),由碳、氧二字合读,化学上的“羰基”就是“碳氧基”。音、义同样是碳氧的拼合。
“甭”兼具合形合音的造字之法,合并“不用”二字为一字,读音是“不用”的合音,意思也是明白的“不用”之义,形、音、义一目了然。
“甭”最早产生于何时?
有人曾推论其传播路径:以北京、通州、沧州、原直隶诸县呈圆形范围扩展到北方大部分地区,影响直达东北、河南、河北、山东、山西、安徽等地,逐渐成为北方方言通用字。若以此为定论,则“甭”的出现不会太早,其“庙堂”之旅至早也是在清朝。
有趣的是,还有两个至今尚存的合形合音字与“甭”一脉相承,俨然如一条藤上结出的三只孪生瓜,它们分别是覅和嫑。
覅(读作fiào)在现代汉语词典里是查不到的,它是吴越地区的方言字。江浙一带有俗谚为“宁吃开眉粥,覅吃愁眉饭”,也就是“宁在自行车后座上笑,也不在宝马车里面哭”的意思。覅,就是“勿要”的合形合音字。
这个字最早出现在中国最著名的吴语小说,也是中国第一部方言小说《海上花列传》中,但其字形与今不同,“要”右而“勿”左。
电影《海上花》。作者花也怜侬,也就是韩邦庆,在《例言》中曾经明确指出,覅是他自撰的合音字。
他说:“苏州土白、弹词中所载多系俗字,但通行已久,人所共知,故仍用之,盖演义小说不必沾沾于考据也。惟有音而无字者,如说勿要二字,苏人每急呼之,并为一音,若仍作勿要二字,便不合当时神理,又无他字可以替代,故将勿要二字并写一格。阅者须知覅字本无此字,乃合二字作一音读也。”
此字于无中生有之后,顿时在民间拥有了顽强的生命力,因音在而字存。
嫑(读作biáo)是滇东罗平一带的方言字,在四川很多地方也通行,是“不要”的合形合音字。当地有农谚说:“天旱嫑望圪垯云,女穷嫑望娘家人。”
陕西、内蒙古一带也有同样的读音,如“嫑么!”意思是“不要这样!”
这个字到了东北地区,就转化成平声,读作biāo,一般用来形容人傻,比如:“你嫑啊,大冷天穿短裤……”但大多数时候,是见音不存字啦。
如果喜欢,请点个赞。
转载使用请获取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