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食创业者 01:从未涉略过餐饮的她,开了家不卖肉的餐厅
“Vegland:蔬食创业者 ”是我2017年毕业设计Vegland中衍生出来的项目。2018年☁️深刻感受到创业之不易,于是在2019年开始用采访者的身份去纪录蔬食创业者的故事。
本期为 “ Vegland:蔬食创业者 ” 的第一期,无论你是开素食餐厅,还是研发素食产品,亦或是做自媒体,只要你是素食者/蔬食者都欢迎关注公众号(LittleThinking)与我联系!
本期受访者:张雯捷,恒素恒健康素食餐厅负责人
时间:2019年2月
期刊:第一期
我和雯捷是在素社2018年年会上认识的,一个是在上海开设了一家名叫恒素恒的健康素食餐厅,一个做品牌策划&数字营销,我俩相谈甚欢,于是年后我便邀请雯捷做我的第一位受访者,参加了这一“蔬食创业者”项目。
☁️: 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建立「恒素恒」的?简单介绍一下吧。
雯捷:我开设的时间其实不长,筹备花了半年,真正开业是从2017年7月,7月12日,到现在大概一年半左右的时间。
我是上海人,「恒素恒」用上海话讲叫wǎngsīwǎng,豁出去的意思。想要让自己坚持做这件事吧,每次遇到困难的时候都会看下「恒素恒」,然后又充满干劲了!
☁️: 你之前是做什么的?有做餐饮的经验吗?
雯捷:虽然我认为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但是我此前从未涉略过餐饮行业。我最早是做销售的,房地产行业,那时赚了钱就全世界到处旅行,寻觅各种好吃的。
也正是因为我没有餐饮管理的经验,所以会遇到很多措手不及的问题。
比方说,我觉得开餐厅先把地址什么的选好,厨师什么的后面招也不碍事。但是真正要用到厨子的时候,因为不在那个餐饮的圈子里,不知道怎么招人,也不知道去哪里招人。几经波折后,我也发现了未必一定要招素厨师,只要他愿意做素的东西,哪怕他以前是个做荤食的也没有关系!
还有开业那天,累趴的感觉我记忆犹新。当时周边的上班族已经观望很久一心想要试一下了,于是那天食客爆满。当时前厅只招了两个大学生,没有任何经验的那种,以至于我自己也上场传菜端盘子收钱,那时候我连收银机也不会用。
☁️: 是什么契机让你义无反顾的扎进素食创业中去?
雯捷:这要从我做义工开始说起。我是2014年的时候开始接触到义工的。不谋求目的的做一些事情,让我的心境变得非常平和,我也开始思考我的人生价值。
因为做义工,我渐渐受周边人的影响变成了素食者,从蛋奶素,到奶素,再到净素。除了饮食习惯的改变之外,我的生活也渐渐开始变得简单。当我开始把我以前买的那些名牌包包、首饰全部送人,断舍离让我明白赚钱已经不是人生目标,我需要做一些更有意义的事情了。
一切都自然而然,我在16年有了开素食餐厅的想法,17年花了半年的时间筹备。从17年到现在,虽然过程中会有些磕磕碰碰,商业模式也还在寻找中,但经营状况还不错的,自己也算是从门外汉入门了。
☁️: 在设想阶段时,你以为会遇到的最大问题是什么?在真正落地营业后之后遇见最大的问题又是什么?
雯捷:猜想与实际遇到的问题真的有很大的不同,这个我深有体会。我一开始最担心的问题是没有人来吃,或者说是人们不接受素食。但后来发现这根本不是问题,一家素食餐厅如果没有做好,那是老板没有把它做好,运营、管理一定出了问题,而不是市场问题。就像一些小众的菜系,它照样做的很要呀,关键是看切入点,如何运营,如何管理。
现在90后、00后很多已经不在乎自己吃的是荤还是素,他们只在乎东西好不好吃。我们做素食餐厅,不是说一定要让所有人吃素,我们只是希望可以多一种选择。
至于在做起来之后,我发现最大的问题是在招人。除了前面说的招聘厨师之外,服务员也是很难招的。我没有餐饮的圈子,以至于最开始的时候招了两个大学生,假期工,假放完了我就不知道去哪里招人。前期的时候我一直自己做服务员的,后来我们的厨子看不下去了,说:“老板啊,你这样太辛苦了,我给你老家带几个人来吧。” 于是我才慢慢摸清了招聘的门道。餐饮行业不像其他行业,很多人说不来就不来,人员流动性很大,所以不能按照正常的逻辑来招聘。以至于现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都是老乡带老乡内部推荐制了。
☁️: 你是如何分配自己的生活和工作的?
雯捷:讲真自从我开始做素食,我的生活就是我的工作。我挺有预见性的,以前我每年都会去两三个地方去旅行的,在我知道以后会没有时间之后,我便在筹备前就特地去了一趟印度,先朝圣了一下。
我是一个做事全身心投入的人,我现在除了在店里忙,晚上睡前大脑放松一下之外,其余时间就是看各种关于餐饮、素食方面的资料。我很沉浸在其中,在遇到休息日的时候就会去各种类型的餐厅去体验调研。一旦钻进去了,我什么事情都能往餐饮、往管理上去联想。
☁️: 这一年半,你有什么启发或是感想吗?
雯捷:有些人走着走着就散了,但是相同趣味的人会新聚集在一起。这两年的时间我很感激一起陪我走下来的团队、亲人和朋友。而且我也深刻认识到了餐饮行业的不易。
做餐饮的人平时的饭点和别人是不一样的。顾客在吃饭的时候,我们都是闻着香味忍着干活的,到了大概下午2点,晚上8点多的时候我们才开始吃饭。
刚开始的时候因为人手少压力比较大,大概两个月不到的时候,我们的厨师长胃出血住医院,我们另外一位副厨一个人扛起大梁。那时候我姐也在帮我,过了两个月她也病倒了,腰不大好的趟了将近一个月。
☁️: 对于想要进入餐饮行业的素食者,你有什么话想要说么?
雯捷:我也还是个刚刚入门的人啦,也不是说什么经验分享,就是从我自身角度而言,作为一名餐厅的管理者,他需要去了解各方面的事情,供应链管理、后厨管理、前厅服务、新品设计、菜单设计、营销推广等等都要明白。
我们平时也会受到周边同行的竞争,我们的午市是套餐形式的,很受周围食客的欢迎,时间久了周边的其他餐饮店也开始推出了套餐,于是我们又要开始想新的优化方案。
又或是我们担心食客会吃厌,19年开始便开始做一周不重样的菜单设计,在每个季度也会推出时令新菜,记录好受欢迎程度未更好的发展做准备。
以上的问题采访是在☁️工作之余和雯捷的一次。事后整理文字发现更多的像是一篇回忆性的采访稿,很多的细节都值得后来者借鉴参考。
还有一个感悟,☁️平时也会带非素食的朋友去素食餐厅吃饭,听到的最多的一句话是:“哇,如果素食都做得这么好吃,那我也愿意吃的!” 也有朋友会说:“其实我也不排斥素食啊,自己偶尔也会吃素的呀。”
所以你看,素食/蔬食的发展市场是很大的,我们不奢求所有人都转变为素食者,只是希望人们在就餐时可以多一种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