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理读书文魁大脑读书会

2017年/第21本--《所有的累都是心累》阅读笔记

2017-04-23  本文已影响185人  时空山庄
《所有的累都是心累》,整书阅完

阅读及笔记时间:2017年4月,23日,约3小时;

阅读书本:《所有的累都是心累》;作者:阿鲁老和尚(译:李晓雪、酸奶);2014年6月第1版;河南文艺出版社;P1-232页;

阅读目标:怎样才能活得不累?

阅读方法:阅读+辨证

整书笔记及感想:

阅读2小时,笔记1小时。

作者是斯里兰卡人,年轻时渡海到日本弘法,是当今日本影响力第一的佛学导师。我比较喜欢本书的前半部分,道理化深为浅令人一眼便能看通透,且能即学即用;后半部分讲得也很浅显但相关佛教教义与我没有共鸣,也许比较适合对佛学感兴趣的读者。

如何才能活得不累?根据本书内容总结了几个小点:

1、摆正自己的位置。

心累的根源:错的不是我,而是你!总是抱着“只有我是重要的”“只有我是正确的”这样的心态存活于世,是活得累、活得痛苦的最大原因。接受自己不是最特别的那个人,我们都只是大海中一滴小小的海水,就能摆正心态,活得轻松。今天,在读这本书之前遇到了一个小小的不愉快,于是我就想着要反驳对方,后来,我看到这本书中的所说的,就立刻平静下来,是呀,我只是大海中的一滴小小的海水,每个人的经历不同、看问题的角度自然也不同,所以我也谈不上是正确的,对方也谈不上是错误的,于是不愉快就很自然地消除了。(现学现用)

2、拥有正确的认知。

(1)运动。

什么是活着?活着就是在运动着(身体在运动,比如呼吸、心脏跳动、血液流动、走路、坐着、站着、睡着…等等)、在认知着(人类内心在运动)。为什么要“运动”呢?为了不痛苦,才一直在运动。简单举例,我们一直呼气必然会很痛苦所以要吸气,我们一直坐着必然会很痛苦所以要站立…活着就是痛苦的轮回和缓解,所有的生命存在无论高低贵贱,都是在运动,是为了不痛苦。

(2)无常。

万事万物都是不断运动的,不管变成什么样的形态,都不固定,所以佛陀说,所有的事物都是无常的。无常的意思是,宇宙中所有的生命、所有的事物都是运动的。精神也好,物质也好,都是无常的。

(3)无明。

对人生没有正确的认识,本身就是痛苦的,人们又将一种痛苦用另外一种痛苦代替,认为这就是幸福。这种根本上的错误、认知上的错误,佛教中称之为“无明”无明就是我们感到苦恼、心累的原因。

(4)认知。

人的认知都是不一样的,不同的人即使听到相同的声音,也不会产生相同的认识;即使看到相同的东西,也不会产生相同的感觉;一个人喜欢的东西,也不会是所有人都喜欢的。要接受“人的认知都是不一样的”这个事实,心才有可能不累。

3、制定目标。

不知道活着的目的,是不可能活得很好的,只会活得很累,所以做任何事都要制定好目标心就不会累。我们活着的目的是要从痛苦中解脱出来(消除痛苦、超越痛苦)。我们通常迫切期待的幸福都是痛苦带给我们的,没有痛苦的话,世间所谓的幸福也就不存在了。

减少妄想,以正确的认知活着,痛苦就能减少。

4、拥有“正知”。

我们所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东西,都要客观地看、听、感受,认真地什么都不要想,不要判断,用这样的方式活着。“正知”,如果能在一瞬间出现的话就足够了,这样所有的错误,所有的痛苦就能消失了。

5、减少妄想、内观冥想。

如果有一个小时,那么我们人类用来思考重要事情的时间,其实30秒钟都没有,剩下的59分30秒才都用来妄想。妄想让我们的心越来越疲倦。我理解的妄想应是用主观去揣测别人、去观察事物。

停止妄想 ,长期使用内观冥想法(明确地观察)能帮助治愈精神的疲惫。

6、幸福就是做减法。

抛弃苦的道路,不执著的道路。理解获得就是执著、束缚,抛弃就是自由。

这本书虽算不上很精彩,但读过后还是有部分内容会对我有些启发。比如说“我是大海一滴小小海水”、“人的认知都有不同”、“制定目标”、“内观冥想法”等。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