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格早起成长营成长励志忘忧社

为什么你做事情总是不成功?原因都出在这3点上

2019-01-29  本文已影响98人  Nancy是我啊

#日更Day 30#

生活中经常发生这样的现象:

你和同学两人同时准备马拉松比赛,他两个月之后就跑下了第一场马拉松,而你一年也没能跑下一场马拉松;

你看到别人做一件事很成功,比如经商做生意吧,于是你也去尝试,可是效果却差强人意;

你和小李同时进入一个部门,可是半年之内,他负责的项目都博得满堂彩,而你的项目效果却总是一般般;

是什么促成了失败?

之前我觉得影响事情成败的因素有很多,未曾发现这三件事情之间可以有什么关联,今天在听完得到吴军老师的课后,竟然惊讶地发现原来做成任何一件事情都绕不开这三个因素。

这个理论吴军老师称之为“三条边”法则,大概是英语字母“Z”的样子,上下各有两根线,中间有一根斜线将它们上下相连,斜线下面粗上面细。示意图如下:

做事情的“三条边”法则

01 

下面一条线是基线,这是我们做任何一件事情的基础。对于一个专家,基线会很高,对于一个刚入门的从业者,基线就很低。

特别要强调的是,我们做任何事情都应该建立在基线的基础之上,而不是从它的下面开始做起。吴老师举了一个例子,就像是那些民间发明家的发明创造没有实际价值的原因就是因为他们的基线太低,远远低于这个时代的基线。

因此想要把工作做好,首先就是要提高基线,很多知识对于一些人来说是常识,而对于另一些人来说却是所谓的新知,那么可以想象,这两类人,谁更可能把事情做成功。接受教育的目的,就是提高自己基线的过程。大学毕业肯定相比于中学毕业的基线高很多,而对于我们这些普通人,想要做到专家级固然很难,即便我们可能已经从学校中毕业,但仍然要坚持终身学习,目的就是要不断的提高自己基线。


02

上面那条线是极限,这是我们做某一特定事情的天花板。也就是造物主创造这个宇宙时留下来的,不可突破。

举个例子来说:轮船上使用的涡轮蒸汽机的效率到60%多以后就无法再提高了,热力学上的卡诺定理限死了特定蒸汽温度下发动机的效率的上限,也就是说不论工艺上如何改进,蒸汽的温度是有限的,那是理论给出的极限。

专业人士和业余爱好者的区别就在于专业人士是不会问出为什么蒸汽机的效率到不了90%这样的傻问题,更不会为此花费时间和精力投入。

由此我联想到自己的工作,我自己是负责企业培训工作的,培训对于员工能力的提升肯定是有作用的,但是根据能力养成的721模型,任何一项技能的获得70%都是来自于实践运用中,如果是一场提升员工某项职业技能的培训项目,不论我如何设计培训课程和现场互动,都是很难对员工的能力提升有很大促进作用的,最多也不会超过30%,只有花费精力研究如何推动员工的实践运用,才可能让员工的能力真正得到提升。


03

明确了基线,知道了极限还不够,还需要有一个能够扶着向上攀登的阶梯,借此达成我们的目标。方法比目标更关键,也更考验人的综合能力,中间那条线是下粗上细的,这就表明越是靠近基础的部分,因为做的人很多,各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也很多,而越到上面,越接近高难度的目标,就没有太多的道路可供选择,甚至很多道路要靠自己的智慧去探索,因此会越来越细。


古今中外,大人物的智慧总是如此相似,屈原在《离骚》中曾写过“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都意在告诉我们探索成功之道是不容易的,注定是一条漫长艰难的路;而今天通过吴老师的讲解,我又获得了影响事情成败的新知。

吾将上下而求索

回到文章一开头的三个现象,它们之间并非毫无关联:

虽然同时练习,方法也都差不多,但你却跑不了马拉松,可能是因为你们的基线本就不同,你之前从不运动,而别人之前就养成了运动的好习惯,因此你们训练的效果自然也不相同;

别人做生意可以成功,而你不行,虽然投资的是同一类型产品,但可能你本就不擅长商业投资你们的天赋不同,极限有所差别,采用的方法也该不同,才更容易达成所愿;

虽然同时进入公司,资历和项目目标都差不多,但可能是小李另辟蹊径,运用了更符合公司和客户的方案,才使得工作变得更容易。

常言道:办法总比方法多,可今天我才意识到,任何一件事情我们可以找到不同的方法和建议,但只有在明确了自己的基线在哪里,目标和限制又在哪里,我们找到的方法才能是通往成功的道路,三者缺一不可。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