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说什么》14人间世之二

2023-03-02  本文已影响0人  和弦夜光杯

原文:

颜回曰:“端而虚,勉而一,则可乎?”

曰:“恶!恶可?夫以阳为充孔扬,采色不定,常人之所不违,因案人之所感,以求容与其心,名之曰日渐之德不成,而况大德乎?将执而不化,外合而内不訾(zǐ),其庸讵(jù)可乎?”

“然则我内直而外曲,成而上比。

内直者,与天为徒。与天为徒者,知天子之与己,皆天之所子,而独以己言蕲乎而人善之,蕲乎而人不善之邪?若然者,人谓之童子,是之谓与天为徒。

外曲者,与人为徒也。擎跽(jì)曲拳,人臣之礼也,人皆为之,吾敢不为邪?为人之所为者,人亦无疵焉,是之谓与人为徒。

成而上比者,与古为徒。其言虽教,谪(zhé)之实也,古之有也,非吾有也。若然者,虽直而不病,是之谓与古为徒。

若是则可乎?”

仲尼曰:“恶!恶可?大多政法而不谍,虽固亦无罪。虽然,止是耳矣,夫胡可以及化!犹师心者也。”

颜回曰:“吾无以进矣,敢问其方。”

仲尼曰:“斋,吾将语若。有心而为之,其易邪?易之者,暤(hào)天不宜。”

颜回曰:“回之家贫,唯不饮酒不茹荤者数月矣。如此,则可以为斋乎?”

曰:“是祭祀之斋,非心斋也。”

回曰:“敢问心斋。”

仲尼曰:“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

颜回曰:“回之未始得使,实自回也;得使之也,未始有回也,可谓虚乎?”

夫子曰:“尽矣。吾语若!若能入游其樊而无感其名,入则鸣,不入则止。无门无毒,一宅而寓于不得已,则几矣。

绝迹易,无行地难。为人使易以伪,为天使难以伪。闻以有翼飞者矣,未闻以无翼飞者也;闻以有知(zhì)知(zhī)者矣,未闻以无知知者也。

瞻彼阕(què)者,虚室生白,吉祥止止。夫且不止,是之谓坐驰。夫徇耳目内通而外于心知,鬼神将来舍,而况人乎?是万物之化也,禹、舜之所纽也,伏戏、几蘧之所行终,而况散焉者乎?”

十行采集:

1.庄子面对人世的坎坷与艰难不是无奈与放弃,而是讲了种种在刀尖上行走的方法,甚至把它当作心的修行,从道的高度来看待它。

2.“心斋”,就是要摒除杂念,专一心思。每个人的修心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3.首先使自己专于一心,集于一处,那时候你就不用耳去听,该用心去体会了。

然后,慢慢地进而加深修炼,杂念全无,这时已达到心息相依的地步,那时候用心也听不到了,该用气去感应了。

最后,进入高深层次时,大脑思维也进入了一种极静的状态。渐入混沌之境,神气合一,心中寂然,天人合一。

4.无心,指凝寂虚无的心境,虚弱柔顺而能应待宇宙万物。

唯道集虚,只有大道汇集于凝寂虚无的心境,这虚无空明的心境才叫作“心斋”。

5.苏轼的“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也可以作为对“心斋”的一个形象的说明。这个重要的概念就是《人间世》应对万物的方法,所谓以不变应万变是也。

6.不如顺其自然,静观水流花落,以超然之心对待世事沧桑,既不强人所难,亦不颠倒黑白,反而可以在不经意间归入永恒的境地。

7.可以用感官体验的只是人籁、地籁,但用虚怀之气去对待,却能得闻天籁,可见庄子的学说终究是崇尚自然的学说。

8.虚而待物,便无所谓物我;澄清杂念,摒弃妄见,便能以吐纳宇宙的气势来面对世界。

一行精华:

然则我内直而外曲,成而上比。

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

瞻彼阕者,虚室生白,吉祥止止。

触动,反思,改变:

庄子用儒圣师徒的对话,阐述了老庄学说的精髓。颜回欲劝说卫君是件实事,庄子借孔子之口说的最多的却是一个“虚”字。

可能这就是儒道之间最大的差别吧。

两家都讲求自我修炼,都提倡趋吉避害、用行舍藏,但深层次的虚实之分还是非常明显。难怪最终务实的统治阶层要独尊儒术,实在是老庄之学太过虚无缥缈了,实在难以指导治国(或集权)啊。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